目录 1
第一章绪论 1
1.1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1
1.2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基本内容和教学基本要求 2
1.2.1 近代物质结构理论 2
1.2.2化学平衡理论 2
1.2.3 元素化学 2
1.2.4物质组成的化学分析法及有关理论 3
1.2.5 比色分析和分光光度分析 3
1.3定量分析方法简介 3
1.3.1化学分析方法 3
1.3.2仪器分析方法 4
第二章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基础 6
2.1 基本概念和术语 6
2.1.1 系统和环境 6
2.1.2过程和途径 6
2.1.3 状态函数 7
2.2热力学第一定律 7
2.2.1 功和热 7
2.2.2 内 能 7
2.2.3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 8
2.3 热化学 8
2.3.1 反应热与反应焓变 8
14.4.1 多组分的同时测定 (41 9
2.3.3 反应热的求算 10
2.3.2 热化学方程式 10
2.4化学平衡 13
2.4.1 化学平衡状态 13
2.4.2化学平衡常数 14
2.4.3标准平衡常数 16
2.4.4 多重平衡规则 17
2.4.5 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 17
2.5化学反应方向和限度的判断 19
2.5.1 化学反应的自发性 19
2.5.2 化学反应的熵变 20
2.5.3 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 22
2.5.4 化学反应限度的判据 23
2.6化学平衡的移动 25
2.6.1 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25
2.6.2 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26
2.6.3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27
2.7化学反应速率 29
2.7.1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9
2.7.2化学反应速率理论 31
2.7.3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33
习 题 38
第三章误差与数据处理 43
3.1 基本概念和术语 43
3.1.1 准确度和误差 43
3.1.2精密度和偏差 45
3.1.3 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 46
3.2有限实验数据的数理统计 47
3.2.1 置信区间和置信度 47
3.2.2 平均值的置信区间 47
3.2.3 可疑数据的取舍 49
3.3.2 消除系统误差 50
3.3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50
3.3.1 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 50
3.3.3减小测量误差 51
3.3.4减小偶然误差 52
3.4有效数字及运算规则 52
3.4.1 有效数字 52
3.4.2有效数字的修约规则 52
3.4.3 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 53
习 题 54
第四章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 56
4.1 酸碱平衡的理论基础 56
4.1.1酸碱解离理论 56
4.1.2 酸碱质子理论 61
4.2酸碱溶液有关组分浓度和溶液pH值的计算 65
4.2.1 分布系数和分布曲线 65
4.2.2 酸碱溶液pH值的计算 67
4.3缓冲溶液及酸碱指示剂 74
4.3.1 缓冲溶液 74
4.3.2 酸碱指示剂 77
4.4滴定分析法概述 80
4.4.1 滴定分析的基本过程 80
4.4.2 滴定分析法分类及滴定方式 81
4.4.3基准物质和标准溶液 82
4.4.4 滴定分析中的计算 84
4.5酸碱滴定法 87
4.5.1 酸碱滴定曲线和指示剂的选择 87
4.5.2 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96
4.5.3 酸碱滴定法应用示例 96
*4.5.4 终点误差 98
习 题 100
第五章沉淀溶解平衡与沉淀分析法 104
5.1沉淀溶解平衡 104
5.1.1 沉淀溶解平衡的特征常数 104
5.1.2 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 105
5.2.1 溶度积规则 109
5.2溶度积规则及应用 109
5.2.2 溶度积规则的应用 109
5.3沉淀的形成与沉淀条件 114
5.3.1 沉淀的类型 114
5.3.2 沉淀的形成过程 114
5.3.3 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 115
5.3.4 沉淀条件的选择 117
5.4沉淀分析法 118
5.4.1 重量分析法 118
5.4.2 沉淀滴定法 120
习 题 124
6.1 氧化还原的基本概念及其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127
6.1.1 氧化还原的基本概念 127
第六章氧化还原平衡与氧化还原滴定法 127
6.1.2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128
6.2 原电池及电极电势 130
6.2.1 原电池 130
6.2.2 电极电势的产生 131
6.2.3 标准电极电势 132
6.2.4 电极电势的理论计算 134
6.2.5 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能斯特方程式 135
6.2.6 条件电极电势 137
6.3 电极电势的应用 139
6.3.1 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及电动势的计算 139
6.3.2 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和次序 140
6.3.3 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限度 141
6.3.4 计算解离常数(K?)和溶度积常数(K?) 142
6.3.5 元素标准电极电势图及其应用 144
6.4氧化还原滴定基本原理 145
6.4.1 氧化还原滴定法定量滴定的依据 146
6.4.2 氧化还原滴定曲线 146
6.4.3氧化还原指示剂 150
6.4.4 氧化还原滴定预处理 151
6.5 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法 153
6.5.1 高锰酸钾法 153
6.5.2 重铬酸钾法 155
6.5.3碘量法 156
6.5.4其他氧化还原滴定法 159
6.5.5 氧化还原滴定法结果计算示例 160
习 题 161
第七章配位平衡和配位滴定法 165
7.1配合物的基本概念 165
7.1.1 配合物的定义 165
7.1.2配合物的组成 166
7.1.3配合物的化学式和命名 167
7.1.4 螯合物 168
7.2.1 配位解离平衡和平衡常数 170
7.2配合物的稳定性 170
7.2.2 配离子稳定常数的应用 172
7.3.1 EDTA的解离平衡 174
7.3 EDTA及其配合物的稳定性 174
7.3.2 EDTA与金属离子配合物的稳定性 175
7.3.3 影响EDTA金属离子配合物稳定性的外部因素 176
7.4配位滴定法 180
7.4.1 配位滴定曲线 180
7.4.2金属指示剂 183
7.4.3 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途径 185
7.4.4 配位滴定方式及应用 190
7.4.5 配位滴定法结果计算示例 191
习 题 191
第八章原子结构 195
8.1 氢原子光谱和玻尔理论 195
8.1.1 氢原子光谱 195
8.1.2 玻尔理论 196
8.2.1 微观粒子的渡粒二象性 198
8.2 量子力学原子模型 198
8.2.2 波函数和原子轨道 198
8.2.3 四个量子数 201
8.3.1 多电子原子轨道的能级 203
8.3 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布 203
8.3.2 基态原子中电子的分布原理 206
8.3.3 基态原子中电子的分布 207
8.3.4 简单基态阳离子的电子分布 212
8.4 元素周期系和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 213
8.4.1 原子的电子层结构和元素周期系 213
8.4.2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 214
习 题 218
第九章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 221
9.1键参数 221
9.1.1 键 能 221
9.1.2 键 长 222
9.1.3 键 角 222
9.2晶体及其内部结构 223
9.2.1 晶体的特征 223
9.2.2 晶体的内部结构 224
9.3.1 离子的特征 226
9.3 离子键和离子晶体 226
9.3.2离子键的形成及特征 227
9.3.3 离子晶体的特征和性质 228
9.3.4 三种典型的AB型离子晶体 228
9.3.5 离子半径比与晶体构型 229
9.3.6 离子晶体的稳定性………………………………………………………(230 )9.4共价键和原子晶体 231
9.4.1 现代价键理论 231
9.4.2 共价分子的空间构型 235
9.4.3分子轨道理论 239
9.4.4 原子晶体 244
9.5 分子间力、氢键和分子晶体 245
9.5.1 分子的极性和极化 246
9.5.2 分子间作用力 248
9.5.3 氢键 250
9.5.4 分子晶体 251
9.6.1 金属晶体 252
9.6金属键和金属晶体 252
9.6.2 金属键——改性共价键理论 253
9.7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254
9.6.3 晶体的四种基本类型对比 254
9.7.1 价键理论 255
*9.7.2 晶体场理论 260
习 题 266
第十章主族元素 268
10.1 非金属元素通论 268
10.1.1 非金属单质 268
10.1.2 非金属元素的氢化物 275
10.1.3 非金属含氧酸及其盐 276
10.2 常见的重要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279
10.2.1 常见的卤素及其化合物 279
10.2.2 常见的氧和硫的主要化合物 285
10.2.3 氮和磷及其常见的重要化合物 292
10.2.4 硼、碳、硅的重要化合物 298
10.3主族金属元素 304
10.3.1 主族金属元素的基本性质和单质的主要性质 304
10.3.2 主族金属元素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酸碱性 310
10.3.3 主族金属元素主要化合物的氧化还原性 311
10.3.4 主族金属元素的重要盐类 312
习 题 316
第十一章过渡元素 319
11.1 过渡元素的通性 319
11.1.1 原子的电子层结构 319
11.1.2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 320
11.1.3 氧化值 321
11.1.4 过渡元素单质的金属活泼性变迁 322
11.1.6 过渡元素配合物的颜色 322
11.1.5配位性质 322
11.1.7 其他物理化学性质 323
11.2钛、钒 323
11.2.1 钛 323
11.2.2 钒 326
11.3 铬、锰 328
11.3.1 铬 328
11.3.2 锰 333
11.4.1铁、钴、镍单质 337
11.4 铁、钴、镍 337
11.4.2铁、钴、镍的主要化合物 338
11.5.1铜、银、金单质 344
11.5铜族元素 344
11.5.2铜族元素的主要化合物 345
11.6锌族元素 350
11.6.1锌、镉、汞单质 350
11.6.2 锌族元素的主要化合物 351
11.7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 355
11.7.1 镧系元素的通性 356
11.7.2 镧系收缩 356
11.7.3 镧系元素的重要化合物 357
11.7.4 锕系元素的通性 358
11.7.5 镧系和锕系元素的用途 359
习 题 359
第十二章常见混合离子的定性分析 364
12.1概述 364
12.1.1 鉴定反应进行的条件 364
12.1.2 鉴定反应的灵敏度 365
12.1.3 鉴定反应的选择性 366
12.1.5 空白试验和对照试验 367
12.1.4 系统分析和分别分析 367
12.2.1 常见阳离子与常用试剂的反应 368
12.2.2 常用的系统分析法 368
12.2常见阳离子的系统分析 368
12.2.3 硫化氢系统分析法的详细讨论 371
12.2.4 硫化氢气体的代用品——硫代乙酰胺简介 374
12.2.5 常见阳离子的鉴定反应 375
12.3 常见阴离子的分别分析 380
12.3.2 阴离子的初步分析 381
12.3.1 阴离子分析试液的制备 381
12.3.3 常见阴离子的鉴定 382
习 题 385
第十三章无机及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方法 386
13.1沉淀分离法 386
13.1.1 无机沉淀剂沉淀分离法 386
13.1.2 有机沉淀剂沉淀分离法 388
13.1.3 共沉淀分离法 389
13.2层析分离法 390
13.2.1 柱层析法 390
13.2.2 纸层析法 391
13.2.3 薄层层析法 392
13.3 离子交换分离法 393
13.3.1 离子交换剂的种类和性质 393
13.3.2 离子交换的亲和力 394
13.3.3 离子交换法的操作 395
13.3.4 离子交换法在无机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396
13.3.5 离子交换层析法 396
13.4.1 分配系数和分配比 397
13.4革取分离法 397
13.4.2 萃取效率和分离因素 398
13.4.3 重要的萃取体系 399
13.4.4 萃取条件的选择 400
13.4.5 萃取分离法在无机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401
13.5挥发和蒸馏分离法 402
习 题 403
14.1.1 光的基本性质 404
第十四章吸光光度法 404
14.1 吸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 404
14.1.2 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 405
14.1.3 光的吸收基本定律——朗伯—比耳定律 406
14.1.4 偏离朗伯—比耳定律的因素 409
14.2 光度分析方法及仪器构造 410
14.2.1 光度分析方法 410
14.2.2 分光光度计的基本构造 411
14.3 显色反应及分析条件的选择 412
14.3.1 显色剂和显色反应 412
14.3.2 显色条件的选择 414
14.3.3 光度测量条件的选择 416
14.4 分光光度法的应用 418
14.4.2 示差分光光度法 419
14.4.3 配合物组成的测定 420
14.4.4 酸碱解离常数的测定 420
习 题 422
附录 425
主要参考文献 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