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吕振羽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郑培民 1
在全国吕振羽学术研讨会上的书面讲话 江明 6
在全国吕振羽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胡良甫 9
吕振羽史学的始创性贡献 蒋大椿 13
走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开创之路——吕振羽的学术思想述要 朱政惠 31
纪念中国第一代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吕振羽校长 徐泰来 45
论吕振羽对中国历史科学理论和方法论建设的重要贡献 钟觉民 54
吕振羽对中国古代消费研究的贡献 刘爱文 70
吕振羽对中国民族史的新开拓 刘茂林 81
略论吕振羽在民族史研究领域的贡献——重读《中国民族简史》 伍新福 93
浅谈吕著《中国民族简史》的几点特色 欧阳洲 101
凿破鸿蒙开新天——吕振羽对中国原始社会史研究的开拓 朱发建 108
论吕振羽对殷商研究的贡献 吴兴勇 122
吕振羽墨学观评析 杜蒸民 132
吕振羽早年的孔子观述评 舒文 145
吕振羽与抗日文化宣传 范忠程 157
德业长存策后人——吕振羽的思想情操和道德风貌 刘茂林 170
论吕振羽的爱国主义思想 翟清福 183
吕振羽史德的启示 陈瑞云 200
论吕振羽的使命感意识 萧海军 212
论吕振羽的道德思想 彭忠信 225
论吕振羽的教育思想和实践 萧钟生王菡 236
吕振羽早年与村治运动 戴开柱 247
到中流击水——读吕振羽《史学新论》杂感 彭先国 260
以史为鉴,振兴中华——重读吕振羽《怎样学习历史》 谭梦龙 268
《史学评论》读后 吕坚 273
中古研究的总结,史论探索之升华——读《中国历史讲稿》的体会 郭金芳 289
吕振羽与南京谈判 傅颐 298
吕振羽中学时代思想发展浅议 萧时升 307
从魏源、李剑农到吕振羽——评邵阳三位国际大史学家 萧致治 312
吕振羽研究述评 傅德华 325
全国吕振羽学术研讨会概述 史柱 338
贺函·贺电·贺诗选 341
后记 编者 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