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口号 钱湜辛 1
莫把人才放错位置 宗文 3
勿做穿凿文章 寸言 5
世上事无十全十美 罗荣兴 7
“棺”未盖,且莫匆匆论定 宗文 9
“慧眼奖” 李仁臣 11
迟发的议论 潇雨 13
说“北京话”也有讲究 理朴 15
“搬家还得乱几天” 徐逊 17
“打擦边球”危险 理朴 19
把精力用到琢磨事业上去 李德民 21
应当减少的“曲线” 潇雨 23
在“参加革命”的新阶段 张何平 25
说比 徐逊 27
“原则干部”小议 高占祥 29
反求诸己 万仕同 31
从“会哭的娃娃有奶吃”说开去 孙士杰 33
莫作金钱的奴隶 丁己 35
不要怕“磨嘴皮” 孙敦修 37
有感于“中国的世界之最” 吴昊 39
纳税与守法 舒展 41
失误与奴性 吴昊 43
说“压力” 白玉 45
“平衡哲学”与平均主义 王小吾 47
请时间作答 刘格文 49
扫除一种“人际公害” 张静涛 51
给“门卫”以“守门权” 赵蓓蓓 53
受骗起于昏者 曹瑞天 55
惩治诬告 天公地道 夏雨 57
思想工作中的“微笑服务” 赵振宇 59
“近亲繁殖”和回避制度 陈小川 61
有“糊涂”才有创新 张雷克 63
愿三十多岁当教授不再是新闻 李德民 65
淡化、净化和“难化” 徐逊 67
开放、搞活和语言障碍 钟怀 69
出力和“越位” 孙起孟 71
“请记住,您是人民公仆” 张松山 73
我算来参加讨论 李荒 75
党员、干部都是普通人 钟怀 77
化不掉的根 刚建 79
怪事引起的反思 李禹兴 81
公民要运用法律武器 夏珺 83
企业与大学应该“联姻” 李晓平 85
用法律保护知识产权 米博华 87
745个公章和45次进京 黄胜平 89
从繁多的评比中解脱出来 陈仁杰 91
打落门牙不再吞 刚建 93
“定心丸”疗效的长与短 朱维群 95
“梧桐树”与“金凤凰” 储瑞耕 97
公罪与私罪 郜名芳 99
请君嘴下留财 安子贞 101
想起了“厨子训猫” 毛书征 103
龙年之忧 潇雨 105
舆论监督之后 夏雨 107
一行白鹭上青天 马立诚 109
“官场”的拥挤和“市场”的空旷 林保全 111
别忘了“我们” 徐逊 113
血写的呼吁:保护先锋! 艾丰 115
金钱与自由 李德民 117
不仅仅是“望子成龙”的悲剧 官伟勋 119
宾馆里还缺点什么 申今 121
长城与中国文化 徐逊 123
中国人失掉自力更生精神了吗? 申今 125
不应冷落农家肥 项南 127
爱护我们的语言和文字 马为民 129
棚架现象 季音 131
“纽扣效应”评说 雨晴 133
说“条子” 牧惠 135
析“经济过热” 项南 137
又见打鱼船 李仁臣 139
竞赛者·组织者·旁观者 许士杰 141
从“跟着感觉走”说起 吴滤 143
办事与受礼 李淳 145
重说自我批评 孙起孟 147
“令行”之道 李庚辰 149
知名度,多少伪劣假汝而行 汪义群 151
反思之思 李庚辰 153
“容”与“欲” 许士杰 155
乡里人需要好电影 金海 157
说一种享受观 龚志聪 159
罂粟、蔚蓝色文明及其他 吕祖荫 161
记住“我是中国人” 王恬波 164
基层欢迎“田家英” 辛敏 167
真假两种反腐败 李德民 170
谨防任人唯“甜” 肖万君 172
调子的高低 鄢烈山 174
平均主义也是分配不公 黄春萼 176
“老舍茶馆”与老舍的《茶馆》 段心强 178
“办法总比困难多” 王映明 180
聂卫平与袁隆平 官伟勋 182
“思想境界”高低说 高闻 184
出国归来话消费 李松晨 186
两条消息的启迪 官伟勋 188
“七尺”、“八尺”之间 沈九涛 190
听听海外学子的心声 钟怀 192
感情投资析 谭健 195
“国宝”与“国妖” 范松青 197
成功与失败同是开始 曲汉洙 199
“人心是肉长的” 陈升钧 201
研讨会也有灾情 张雨生 203
一片真情话“依靠” 米博华 205
“迟效”实事也要办 张安生 207
吃的文化和吃的丑行 钟怀 209
说“找找” 张和义 211
消除“锦囊情结” 安立志 213
“机不可失,时不我待” 吴建平 215
“开水不响,响水不开” 于国建 217
可贵的坦率 周继忠 219
喇叭花和无花果 靳维钧 221
凝血酶、和氏璧及其他 毛书征 223
舆论监督要加强 季音 225
来点“自选动作”好 吕洪义 227
说服“关羽张飞”们 张德印 229
广州的“奇迹” 钟怀 231
坚持“烧水”的辩证法 许是 233
“严先生”不能走 赵加积 235
“好八连”的热情观 钱华飞 237
争荣种种 薛宝生 239
“居安”应该“思危” 张万堂 241
“小气”与“大方” 戚忠顺 243
重奖之外 钟怀 245
谈谈民办学校 马立诚 247
连小学生都在思考 李德民 249
沦“我们也来竞富” 米博华 251
谁为勇士解忧愁? 于宁 253
小处不可随便 胡立人 255
漫议“炒星” 米博华 257
“义演”不义 潇雨 259
滥建庙宇害处多 马立诚 261
摒弃形式主义 季音 263
“致丽”悲剧引发的思考 钟怀 265
赌博猛于虎 李德民 267
丧事还是要简办 春丝 269
新闻也要打假 马立诚 271
“死后不用任何赞美之词” 甘惜分 273
为“志愿者”喝彩 大保 275
“奉法者强则国强” 肖玉璋 277
“三把火”与“三块碑” 马立诚 279
荒诞的“石狮子大战” 张先昌 282
挡得住么? 米博华 284
三万“面的”闹京城 吴昊 286
谨防“豆桨里翻船” 卫晋 288
《“垃圾故事”》感言 于宁 290
饭桌上的议论 李庄 292
还是要有忧患意识 大保 295
不许亵渎忠魂 柴米河 297
清除泛起的沉渣 陈祖甲 299
驳“‘三陪’有理”论 于宁 301
朋友的忠告 钟怀 303
不要“日计有余,岁计不足” 卫晋 305
讲真活 动真情 换真心 李德民 307
厕所与文明 季音 309
常香玉的忠告 卫晋 311
坚持操守不是保守 杨积立 313
“看法”与“办法” 毛志远 316
“七夕”有感 燕凌 318
对领导干部应定期进行知识测验 高扬 321
“跑官”析 柴米河 324
谈“实惠” 于宁 327
让孩子交个“手拉手”好朋友 卢勤 329
弘扬国学 米博华 332
重提语言的纯洁和健康 马立诚 335
可敬的“黄盔” 卫晋 337
又想起了《女篮五号》 卫晋 339
民族团结 国之宝也 宦爵才郎 341
用实力赢得敬重 高凤来 344
无私奉献 高占祥 346
永葆热情 高占祥 348
有感于陈和景先生在香港倡导推广普通话 张志公 350
古籍今译岂可草率为之 吴琼 352
“工作香烟”“业务麻将”及其它 柴米河 355
向新华书店的一鞠躬 文哲 357
话说大白菜 弘之 359
让文明行为在全国“走红” 郑根岭 362
养狗、爆竹及其它 齐海滨 364
足球的哲学 文哲 367
孩子们该唱什么歌? 李泓冰 370
要“聚焦”,不要“散光” 李德民 372
人间自有真情在 金开诚 375
勿忘“母亲” 夏珺 378
新闻界的一条新闻 钟怀 380
由“军嫂”想到“红嫂” 晓平 382
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 何祚庥 384
“何梁何利”联想 王乾荣 387
“政者,正也” 于宁 390
形式主义害死人 马立诚 392
增强“分母”意识 于宁 394
愚昧的新包装 韩钟昆 397
说应酬 严泽铣 399
让孩子喊出:“我能行!” 卢勤 401
治盛世也“用重典” 李庄 404
重启蒙 大有益 金梦玉 朱竞若 407
寄语“有关机关” 钟怀 410
从“儒商”说徽商 盛禹九 413
科学,不容迷信玷污 赵振宇 416
抓好精神文明工程建设 沙英 418
“十水言”碑前的思索 萧竹乔 420
县志与治县 冬雪 422
学孔繁森,也要学王庆芝 李殿仁 424
赞《焦点访淡》 季音 426
呼唤“中华牌”的“卡通明星” 金梦玉 428
“为了二十一世纪多一个人才” 金梦玉 431
黎族舞和芭蕾舞 李德民 434
从井盖井箅子被盗谈起 郑根岭 436
领导交友之道 李德民 438
给自己定好位 韩钟崑 440
当一回“顾客”,当一回“病人” 史占旗 442
感念悲鸿到沂蒙 杨达林 444
《人学大辞典》出版感言 季羡林 446
“八· 一五”感言 季音 448
两个不忘:胜利日·国耻日 钟怀 451
从一位老将军的困惑想到的 李庄 454
“背负着民族的希望” 于宁 457
五十响礼炮的蕴涵 张虎生 459
日军眼里的八路军 尚朴 462
建设文明的语言环境 王乾荣 464
掷笔三叹说国耻 米博华 467
勇敢的“待剖者” 叶于 470
警惕“殖民文化”的苗头 赵应云 472
西方传媒的悲哀 卫晋 474
喜看电脑热 朽木 476
名牌是民牌 艾丰 478
我看文艺作品小的脏活 王乾荣 480
脱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王庚南 482
在国外有感天安门升旗仪式 易之 485
此碗堪称无价宝 朱广院 487
戒“溺” 陈沙 489
戒“逸” 卫晋 491
戒“盈” 于宁 494
防“渐” 卫晋 497
防“诱” 齐海滨 499
风光尽在“敢争光” 谢宏 502
“美加净”回归感言 马立诚 504
两个世纪末的两个五年 安立志 507
戒贪 向贤彪 510
政绩与包袱 米博华 512
再谈“一把手坚持两手抓” 陈沙 514
后记 钱湜辛 于宁 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