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什么是美学 1
第二节 为什么学习美学 8
第三节 怎样学美学 12
第四节 教学基本内容的安排 14
第二章 美的本质及特征 16
第一节 美的本质 16
一、美的本质和人的本质、生活的本质的关系 17
二、美和自由创造 19
第二节 美和真善 26
第三节 美和丑 31
一、什么是丑 32
二、美与丑的关系 36
第四节 美的主要特征 39
第三章 美的产生 44
第一节 从石器的造型上看美的产生 45
第二节 从古代“美”字的含义看美的产生 48
第三节 从彩陶造型和纹饰看美的产生 49
第四章 社会美 60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美 60
第二节 人的美 61
一、人的美和理想有紧密的联系 61
二、人的美重在内容 65
第三节 劳动产品的美和环境美 76
第五章 自然美 83
第一节 美学中的一个难点 83
第二节 自然美是一定社会实践的产物 84
第三节 自然美的各种现象及其根源 90
第四节 自然美重在形式、自然特征的审美意义 96
第六章 艺术美 105
第一节 美是艺术的一种重要特性 105
第二节 生活是艺术创造的基础 110
第三节 艺术美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 115
第七章 意境与传神 134
第一节 意境 134
第二节 传神 145
第八章 艺术的分类及各类艺术的审美特征 158
第一节 艺术分类的原则 158
第二节 各类艺术的审美特征 161
第九章 形式美 181
第一节 形式美的特征 181
第二节 形式美的主要法则 184
第十章 优美与崇高 201
第一节 优美与崇高的对比 201
第二节 美学史上对崇高的探讨 204
第三节 崇高的表现 211
第十一章 悲剧 225
第一节 悲剧的本质 225
第二节 悲剧的几种类型 233
第三节 社会主义社会中的悲剧 238
第十二章 喜剧 242
第一节 喜剧的本质 242
第二节 喜剧的特征是“寓庄于谐” 248
第三节 喜剧形式的多样性 254
第十三章 美感的本质特征 260
第一节 美感的形象直接性 261
第二节 美感的精神愉悦性 266
第三节 美感的潜伏功利性 270
第四节 美感的想象创造性 276
第十四章 美感的心理因素 281
第一节 感觉、知觉和表象 281
第二节 联想和想象 289
第三节 情感 302
第四节 理解 311
第十五章 美感的个性与共性 320
第一节 美感的差异性 320
第二节 美感的普遍性 331
第十六章 现代西方审美心理学主要流派介绍 342
第一节 “移情说” 342
第二节 “心理距离说” 347
第三节 “直觉说” 354
第四节 “格式塔心理学”派 359
第五节 “心理分析学”派 366
第七章 美育 375
第一节 美学史上对美育的探讨 375
一、中国古代关于美育的论述 375
二、西方古代关于美育的论述 379
第二节 美育的本质特征 383
一、以情感人,理在情中 385
二、美育以生动鲜明的形象为手段 387
三、美育是在个人爱好兴趣的形式中、在娱乐中接受教育 388
第三节 美育的任务和意义 390
一、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是时代的要求 390
二、美育的基本任务 392
第四节 美育的实施 400
后记 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