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第一部分 理论界定 27
引言 27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缘起的背景和条件 28
(一)中国农业的本质性弱点:对市场经济不适应 28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村经济深化改革与发展的产物 31
(三)产业化经营是市场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33
(四)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需具备一定的条件 35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经济学界定 37
(一)若干概念的说明 37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政治经济学 38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内涵和标准 47
(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外延特征 50
(五)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理论支点 54
(六)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评价方法 60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方式 65
(一)组织的涵义和作用 65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原则和结构 67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模式 74
(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类型 82
(一)“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原则 95
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运行机制 95
(二)利益联结和分配方式 98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系统的营运约束机制 104
(四)农业产业化经营系统的保障机制 107
五、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施步骤 111
(一)做好市场调查,努力开拓多元市场 111
(二)因地制宜,确立主导产业 112
(三)建设好产业化经营的“第一车间”——商品生产基地 113
(四)着重抓好“龙头”企业建设 114
(五)建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115
(六)逐步完善内部经营体制和运行机制 116
六、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演进方式和政策与策略 118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演进方式 118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与政府角色 120
(三)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若干政策问题 122
小结 127
第二部分 个案考察 133
引言 133
一、诸城市对外贸易集团公司 135
二、广东金曼集团有限公司 144
三、石家庄三鹿乳业集团 153
四、北京泰华食品饮料有限公司 161
五、得利斯集团公司 167
六、温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175
七、莱阳宏达果蔬加工合作社 182
八、诸城市绿宝蔬菜协会 187
九、邯郸农业服务协会 193
小结 201
第三部分 国际经验 207
引言 207
(一)社会生产力达到很高的水平,农业生产率增长很快 208
一、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的特点 208
(二)在以没有雇工的家庭农场经营为主的条件下实现了土地相对集中 209
(三)在市场需求拉动下实现结构变革和劳动力转移 209
(四)农业一体化是二战后农业发展的新特点 210
(五)农业合作社有新的发展,成为农业一体化的重要载体 211
(六)农业经贸国际化,跨国农业综合企业的崛起 212
二、农业一体化的起源、形式和作用 215
(一)农业一体化的由来和形式 215
(二)农业专业化与一体化 220
(三)农业一体化与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市化 223
(一)美国农业的优势、问题和最新政策 225
三、美国的农业一体化 225
(二)农业一体化的起源和发展 227
(三)美国农业一体化的组织形式 230
四、农业合作社与农业一体化 234
(一)合作社的种类和作用 234
(二)二战后农业合作社发展的新特点 236
(三)合作社:农业一体化的重要载体 239
五、养鸡产业一体化 241
(一)美国 241
(二)日本 243
(三)韩国 244
(四)泰国 245
六、农业经贸国际化和农业产业化全球化 247
(一)农业国际化和比较利益的衡量 247
(二)农业产业化全球化的基本特征 251
(三)农业产业化全球化的影响 255
七、农业一体化发展的基本经验和中外异同 257
(一)一般规律 257
(二)基本经验 258
(三)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国外农业一体化经营的异同 261
小结 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