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帝国主义体制的危机——农村危机和新军阀的抬头 1
第一节 政党政治的极盛时期 1
两大政党对立的体制 1
田中内阁的垮台及其原因 8
滨口内阁和坚决实行解除黄金出口禁令 14
伦敦条约问题和政党势力错过时机 19
第二节 大危机和农村危机 24
解除黄金出口禁令和大危机的重奏 24
农业危机和农村危机 28
天皇制固有基础的瓦解 31
农村的阶级斗争 33
第三节 阶级斗争和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涨 33
殖民地的群众斗争 35
工人阶级的组织化和政治斗争 37
第四节 新军阀的形成和发动武力 42
樱会的组成和“三月事件” 42
在野右翼势力的活动及其性质 46
若槻内阁的组成及其政策 49
“满蒙”问题的提出和发动武力 51
“九一八”事变的政治意义 55
第二章 帝国主义战争的发动——从“九一八”事变到日中战争 59
第一节 在“满蒙”确立军事统治 59
斋藤内阁的成立和“救农”国会 66
事变后的工人运动 71
第二节 军部、政党、官僚和财阀争夺政府内的主导权 73
退出国际联盟和国际形势的变化 73
政党、财阀的反扑和政党联合运动 75
阶级运动的转向和悲惨结局 82
军部、右翼势力的反击和冈田内阁时期对“天皇机关说”的抨击 84
革新派军部分裂和“皇道派”与“统制派”的对立 87
“经营满洲”和垄断资本主义 91
天皇制的两条道路 95
第三节 经济军事化 97
战争经济的准备阶段 97
官办和民办军事工业的急剧膨胀 99
垄断资本对军事生产的控制 102
国家资本同私人垄断资本的结合 105
重工业化学工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变化 107
农业的资本主义发展 109
第四节 “军阀和财阀联袂”和新战争政策 110
“二二六”事件和“统制派”在陆军中称霸 110
广田内阁和“国策准则” 113
军部同政党的冲突和宇垣、林两内阁 118
内外政策的再度危机和近卫内阁 124
日中战争开始 128
第三章 帝国主义战争的长期化——从日中战争到太平洋战争 130
第一节 帝国主义战争的歧路 130
帝国主义自取灭亡的开端 130
战争目的不明确和指导战争的弱点 134
近卫内阁时期在和平问题上的斗争 136
近卫内阁垮台和战争的长期化 142
第二节 向战时经济体制过渡 145
从经济上的准战时体制到战时体制 145
重工业化学工业的战时改组 149
军事工业的扩充和中小工业的地位 151
日本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57
殖民地战时体制和军事掠夺 161
粮食问题和农业生产关系的分化 165
第三节 战争指导方面的僵化和混乱 167
因战局僵持而造成的政治和战略上的混乱 167
欧洲战争爆发、结束日中战争的良机 173
“新体制”运动和南进战略的竞争 178
第四节 “新体制”和走向冒险战争的道路 184
第二次近卫内阁成立和“新体制”运动的变质 184
南进开始和对外关系的变化 190
官僚和垄断资本家争夺统制经济的主导权 193
从德苏开战到日美开战 196
第一节 天皇制军事专政 201
太平洋战争的进攻阶段 201
第四章 帝国主义战争的毁灭——战争失败和双重帝国主义体制的瓦解 201
东条独裁和“翼赞政治体制” 205
天皇制军阀专政的东条内阁 209
第二节 指导战争的危机 213
东西方战局的转变 213
反东条运动 217
指导战争中的新矛盾和新方式 220
东条独裁的崩溃 223
第三节 战争经济的限度和解体 226
战时统制经济的最后阶段 226
重工业化学工业的“决战体制” 230
垄断资本的战时牟利及其限度 233
土地革命基本条件的潜在发展 236
第四节 太平洋战争的失败 238
向结束战争过渡的中间内阁小矶—米内内阁 238
结束战争的内阁和结束战争的工作 243
天皇制军国主义和双重帝国主义的瓦解 248
附录 251
日本帝国主义文献解说(三) 251
日本帝国主义简略年表(1868—1945年)(第一、二、三卷) 257
译后记 266
“十月事件”失败和“五一五”事件 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