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1
第一章 景观机制 7
第一节 特征透视 8
一、历史特征 8
二、地域特征 12
第二节 生态机制 14
一、文化生态 14
二、生态制约 15
第三节 人口迁移 18
一、迁移的障碍 19
二、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20
三、人口重心南移 30
第四节 文化扩散 34
一、扩散 35
二、辐射 36
第五节 分化与整合 39
一、“一点四方”:民族文化结构的模式 39
二、文化整合:汉文化之多民族化 50
三、文化整合:胡文化之汉化 55
四、文化整合:中国文化对外来文化之吸收 58
第二章 景观过程 64
第一节 定居前时代 65
一、早期和中期 65
二、晚期 67
第二节 定居时代 67
一、黄河流域 69
二、长江流域 71
第三节 多核时代 72
一、中国文化核心区之形成 72
二、文化核心区之一:黄河流域 75
三、文化核心区之二:长江流域 77
第四节 中原时代 80
一、文化源地 80
二、势能扩散 86
第五节 江南时代 89
一、文化中心南移 89
二、人才渊薮 91
第三章 环境背景 96
第一节 地缘文化舞台 96
一、地理屏障 97
二、文化腹地 102
一、季风文化 105
第二节 气候与文明 105
二、气候与土地生产率 107
三、气候与农业类型 109
四、气候区与人口分布 116
第三节 地貌与文化 117
一、流域与水的文化 119
二、平原文化 122
三、山地文化 124
四、岛屿文化 127
第四节 文化景观对自然环境之响应 128
一、语言文字 130
二、神话和命相 132
三、学术文化 134
第四章 聚落景观 136
第一节 演化过程 136
一、聚落的产生 136
二、聚落的扩展 140
三、聚落风水 142
第二节 农村聚落 145
一、个体类型 146
二、聚落群类型 148
三、农村聚落体系 151
四、中国农村聚落区 153
第三节 城市 155
一、城的分布 155
二、城的布局 159
三、城的防御功能 170
四、城市的近代化 173
五、现代城市景观 178
第五章 产业景观 182
第一节 中国农业文明 182
一、理论总结 183
二、农具的进步 184
三、农业耕作技术 186
第二节 农业景观 187
一、耕地系统 188
二、刀耕火种的畲田 194
三、北方:旱地 195
四、南方:圩田(垛田、垸田) 197
五、山区:梯田 202
六、作物培育与食物构成 205
七、农业区 211
第三节 工商业景观 215
一、手工业 215
二、传统商业 220
三、近现代工业区 226
第六章 公共事业景观 231
第一节 政治和经济边界 231
一、疆界 232
二、行政区界线和经济边界 242
三、意境边界 246
第二节 水利工程 247
一、大运河 248
二、农田灌溉工程 253
三、堤防工程 258
四、海塘 259
第三节 水陆交通景观 261
一、陆上交通与驿道系统 262
二、丝绸之路 273
三、水上交通与漕运 276
第四节 旅游名胜景观 281
一、中国人的旅游行为 281
二、园林景观 288
三、旅游名胜区 292
第一节 特征 296
一、具有农业文明特征的中国民俗 296
第七章 民俗景观 296
二、民俗的地域特征 298
第二节 生·婚·死 301
一、生的庆祝 301
二、婚嫁礼俗 305
三、死的祭奠 308
第三节 节庆活动 312
一、农事节日 312
二、春节 314
三、中秋 317
一、祖先祭祀 318
第四节 纪念与纪念物 318
二、纪念物 327
第八章 语言文学景观 330
第一节 语言的演进 330
一、距离 331
二、自然条件 333
三、其他因素 333
四、人口迁移 334
五、语言的整合 334
第二节 中国语言地图 335
一、汉藏语系 336
二、其他语系 338
第三节 现代汉语方言 340
一、现代汉语方言区 341
二、方言岛 356
第四节 地名景观 357
一、中国地名的起源与移植 358
二、中国地名的特征 361
三、双语(多语)地名 363
第五节 文学景观 366
一、文学艺术景观 366
二、诗的地理景观 374
第九章 宗教景观 386
第一节 发展过程 387
一、人为宗教前的信仰 387
二、儒教的发展 397
三、道教的发展 398
四、佛教的传入与兴衰 400
五、中国宗教文化区 401
第二节 佛教景观 402
一、佛教名山 402
二、佛寺 404
三、佛塔 407
四、石窟和摩崖造像 409
第三节 道教景观 412
五、藏传佛教寺庙景观 412
一、道教名山 413
二、道教宫观 416
三、道教意象景观 419
第四节 其他宗教景观 421
一、伊斯兰教:清真寺景观 421
二、基督教景观 424
第一节 文化区概念 427
一、文化区 427
第十章 中华文化景观区划 427
二、文化区的模糊性 429
第二节 划分中国文化区的判据 430
一、环境指标 430
二、时态指标 439
三、区位指标 441
第三节 中国的文化区 442
一、中国文化区地图 442
二、东南部农业文化大区(A)概述 445
三、西北部牧业文化大区(P)概述 461
参考文献 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