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生物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6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熊治廷编著
  • 出 版 社: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307029219
  • 页数:549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绪论 1

一、环境生物学的定义 1

二、环境生物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4

三、环境生物学的发展简史 8

四、环境生物学的分类地位与分支学科 12

第二章 人为逆境 17

第一节 环境的化学性污染 17

一、大气的化学性污染 17

二、水体的化学性污染 20

三、土壤的化学性污染 23

第二节 环境的物理性污染 24

一、电离辐射污染 24

二、非电离辐射污染 28

三、噪声污染 32

四、热污染 33

第三节 病原体传播和外来物种引入 34

一、病原体传播 34

二、外来物种引入 36

第四节 自然资源过度开发 37

一、水资源的过度开发 37

二、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 39

三、生物资源的过度开发 40

第三章 异生素在生物体内的归宿 42

第一节 吸收 43

一、生物膜的基本结构和物质的跨膜转运 43

二、吸收途径 51

第二节 分布 59

一、外来物质与内源性物质结合 59

二、运输途径 61

三、外来物质在不同器官组织中的分布 62

第三节 生物转化 67

一、生物转化的基本阶段和反应类型 67

二、生物转化中酶的诱导和抑制 81

三、生物转化的物种与个体差异 85

第四节 排泄 91

一、动物的排泄 91

二、植物的排泄 95

第五节 生物蓄积 98

一、概述 98

二、生物蓄积的定量测定方法 99

三、超量蓄积现象 104

第六节 异生素动力学简介 104

一、概述 104

二、模型 105

第四章 异生素的毒性效应 115

第一节 毒物的种类 116

一、无机毒物 116

二、有机毒物 117

第二节 毒性效应及其测定 122

一、毒性效应的类型 122

二、毒性参数 125

三、毒性分级 128

四、毒性试验 132

五、剂量与毒性 146

六、联合毒性 148

第三节 典型毒物的毒性效应 153

一、有机合成杀虫剂的毒性效应 153

二、除草剂的毒性效应 158

三、重金属的毒性效应 161

四、有害气体的毒性效应 167

第四节 毒性作用的机理 169

一、对酶的抑制 170

二、与受体结合 177

三、生物膜通透性改变 180

四、自由基反应 181

第五节 异生素的分子结构与生物毒性 185

一、概述 185

二、有机物的定量结构与活性相关 186

第五章 物理因素对生物体的损伤 193

第一节 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 193

一、电离辐射对细胞的损伤 193

二、电离辐射的躯体效应 199

三、电离辐射的生物化学效应 204

第二节 紫外辐射的生物效应 213

一、生物组织对紫外线的吸收与传输 213

二、紫外辐射对躯体的损伤 214

三、紫外辐射对DNA的损伤 216

四、紫外辐射对蛋白质的影响 218

第三节 微波和射频辐射的生物效应 222

一、机体对微波和射频能量的吸收 222

二、微波辐射的热效应 227

三、微波和射频辐射的非热效应 231

四、微波和射频辐射对机体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234

第四节 红外辐射的生物效应 242

一、对眼睛的损伤 242

二、对皮肤的损伤 243

三、其他效应 244

第五节 超声波的生物效应 245

一、生物组织的超声特性 245

二、对机体的影响 247

三、对细胞的影响 248

四、分子效应 249

第六节 噪声的生物效应 249

一、对听觉的影响 249

二、其他生理效应 251

三、心理效应 252

第六章 遗传毒理学 254

第一节 突变的基本类型 255

一、染色体结构变异 255

二、染色体数目变异 257

三、基因突变 260

第二节 诱发突变 263

一、诱变因素 263

二、化学诱变剂诱发的突变 266

三、辐射诱发的突变 275

第三节 诱发突变的后果 282

一、显性致死和遗传疾病 282

二、体细胞突变与肿瘤 285

三、体细胞突变与致畸作用 288

第四节 遗传毒理学试验 291

一、试验系统的分类 291

二、一些常用的试验 294

三、方法的选择与结果的评价 306

第七章 污染的种群生物学效应 312

第一节 污染对种群动态的影响 313

一、生活史及其对污染的敏感性 313

二、污染对种群增长率的影响 319

三、污染胁迫种群的调节 323

第二节 污染对种间关系的影响 331

一、污染对捕食的影响 332

二、污染对竞争的影响 339

三、污染对寄生的影响 345

四、污染对食草作用的影响 352

第三节 污染与种群进化 358

一、抗污染变异及其机制 359

二、抗性种群的形成 373

三、抗性进化的代价 386

第八章 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归宿与效应 390

第一节 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归宿 391

一、归宿的一般特征 391

二、污染物在食物链中的转移 399

三、污染物环境归宿的实验研究方法 402

第二节 污染物的群落与生态系统效应 404

一、研究方法 405

二、结构效应 412

三、功能效应 417

四、生态系统的功能冗余问题 427

第三节 污染与生态系统演替 430

一、污染对水生生态系统演替的影响 430

二、污染对陆生生态系统演替的影响 433

第九章 生物多样性及其人为丧失 435

第一节 什么是生物多样性 435

一、生物多样性的层次 436

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443

第二节 生物多样性的分布 448

一、概述 448

二、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区域 450

三、生物多样性特丰的国家 454

第三节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456

一、物种的灭绝速度 457

二、物种的脆弱性 459

三、栖息地丧失和片断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465

四、过度开发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470

五、环境污染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471

六、外来种引入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476

第四节 灭绝的群落和种群生物学理论 478

一、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 478

二、异质种群理论 481

三、最小生存种群理论 484

第十章 应用环境生物学 494

第一节 生物监测 494

一、生物监测的基本概念 494

二、生物监测的特点 496

三、监测生物及指标的选择 499

四、生物监测的基本方法 502

第二节 危害性与风险评价 504

一、危害性与风险评价的总体程序 505

二、危害性鉴别 507

三、危害性评价 508

四、风险评价 510

五、风险管理 511

第三节 环境生物技术 513

一、概述 513

二、污染水体与污水的生物处理 514

三、大气污染的生物防治 518

四、土壤污染的生物治理 520

五、固体废弃物的生物处理 521

第四节 生物多样性保护 523

一、就地保护--保护区 523

二、迁地保护 530

三、新种群重建 534

四、受损生态系统恢复 536

参考文献 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