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针灸治疗概论 1
1.1 针灸治疗原则 1
上篇 临床病证的治疗 1
1.2 腧穴处方的组成原则 2
1.3 选穴原则 2
1.3.1 近部取穴 2
1.3.2 远道取穴 2
1.3.3 随证取穴 3
1.4 常用配穴法 3
1.4.3 前后配穴法 4
1.4.4 上下配穴法 4
1.4.2 表里经配穴法 4
1.4.1 本经配穴法 4
1.4.5 左右配穴法 5
1.5 特定穴的应用 5
1.5.1 五输穴的应用 5
1.5.2 俞募穴的应用 6
1.5.3 原络穴的应用 7
1.5.4 八脉交会穴的应用 8
1.5.5 八会穴的应用 8
1.5.7 下合穴的应用 9
1.5.6 郄穴的应用 9
2 内科病证 10
2.1 脑血管意外(中风) 10
2.2 高血压 12
2.3 头痛(附:偏头痛) 14
2.4 脑震荡 16
2.5 震颤麻痹 18
2.6 面神经炎 19
2.7 面肌痉挛 20
2.9 重症肌无力 21
2.8 枕大神经痛 21
2.10 神经衰弱(附:失眠) 22
2.11 癔病 25
2.12 晕厥 27
2.13 心律失常 28
2.14 心脏神经官能症 30
2.15 感冒 31
2.16 咳嗽 32
2.17 哮喘 33
2.18 胃病 35
2.19 膈肌痉挛 37
2.20 病毒性肝炎 38
2.21 细菌性痢疾 39
2.22 腹泻 40
2.23 便秘 42
3 骨伤、外科病证 43
3.1 落枕 43
3.2 颈椎病 44
3.3 肩关节周围炎 45
3.4 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 47
3.5 桡骨茎突腱鞘炎 48
3.6 腕管综合征 48
3.8 胸胁痛 49
3.7 腱鞘囊肿 49
3.9 急性腰扭伤 50
3.10 腰肌劳损 51
3.11 腰背痛相关病证 52
3.12 坐骨神经痛 54
3.13 腓肠肌痉挛 55
3.14 急性阑尾炎 56
3.15 急性肠梗阻 57
3.16 踝关节扭伤 58
4 妇产科和泌尿、生殖系统病证 58
4.1 月经不调 59
4.2 痛经 60
4.3 闭经 62
4.4 带下病 63
4.5 子宫脱垂 64
4.6 胎位不正 65
4.7 滞产 66
4.8 更年期综合征 67
4.9 尿潴留 68
4.10 尿失禁 69
4.11 遗精 70
4.12 阳痿 71
5 儿科病证 72
5.1 大脑发育不全 72
5.2 脑炎后遗症 73
5.3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 74
5.4 遗尿 75
5.5 疳疾 76
6 五官和皮肤科病证 77
6.1 急性结膜炎 77
6.2 中心性视网膜脉络膜炎 78
6.3 视神经萎缩 79
6.4 近视 80
6.5 眼肌麻痹 81
6.6 耳鸣、耳聋 82
6.7 鼻炎 83
6.8 慢性咽、喉炎 84
6.9 喉肌疲劳(附:声带小结) 85
6.10 口疮 86
6.11 牙痛 87
6.12 颞下领关节功能紊乱症 87
6.13 荨麻疹 88
6.14 皮肤瘙痒症 89
6.15 带状疤疹 90
6.16 痤疮 91
中篇 经络腧穴 93
7 经络腧穴概论 93
7.1 经络 93
7.1.1 十二经脉 93
7.1.2 奇经八脉 94
7.2 腧穴 94
7.2.1 腧穴的分类 95
7.2.2 腧穴的治疗作用 95
7.2.3 特定穴 95
7.2.4 腧穴的定位方法 96
8.1.2 孔最(郄穴) 100
8.1.1 尺泽(合穴) 100
9.5 留针与出针 100
8.1 手太阴肺经穴 100
8 十四经脉及常用腧穴 100
8.1.3 列缺(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 101
8.1.4 经渠(经穴) 101
8.1.5 太渊(输穴、原穴、脉会) 102
8.1.6 鱼际(荥穴) 102
8.1.7 少商(井穴) 102
8.2 手阳明大肠经穴 103
8.2.1 商阳(井穴) 103
8.2.3 合谷(原穴) 104
8.2.2 三间 104
8.2.4 手三里 105
8.2.5 曲池(合穴) 105
8.2.6 肩髃 105
8.2.7 天鼎 106
8.2.8 迎香 106
8.3 足阳明胃经穴 107
8.3.1 承泣 107
8.3.2 地仓 107
8.3.5 头维 109
8.3.3 颊车 109
8.3.4 下关 109
8.3.9 乳根 110
8.3.6 人迎 110
8.3.8 气舍 110
8.3.7 水突 110
8.3.10 梁门 111
8.3.11 天枢(大肠募穴) 111
8.3.12 归来 111
8.3.13 梁丘(郄穴) 111
8.3.14 犊鼻(附:膝眼) 111
8.3.16 上巨虚(大肠下合穴) 112
8.3.17 条口 112
8.3.15 足三里(合穴) 112
8.3.18 丰隆(络穴) 113
8.3.19 解溪 113
8.3.20 内庭(荥穴) 114
8.4 足太阴脾经穴 114
8.4.1 隐白(井穴) 114
8.4.2 公孙(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 114
8.4.3 三阴交 114
8.4.4 地机(郄穴) 115
8.4.5 阴陵泉(合穴) 116
8.4.6 血海 116
8.5.1 极泉 117
8.5.2 少海(合穴) 117
8.5.3 通里(络穴) 117
8.5 手少阴心经穴 117
8.5.4 神门(原穴) 118
8.6 手太阳小肠经穴 119
8.6.1 后溪(八脉交会穴之一) 119
8.6.2 腕骨(原穴) 119
8.6.6 肩外俞 121
8.6.4 肩贞 121
8.6.5 天宗 121
8.6.3 养老(郄穴) 121
8.6.7 肩中俞 122
8.6.8 颧髎 122
8.6.9 听宫 122
8.7 足太阳膀胱经穴 123
8.7.1 睛明 123
8.7.5 大杼(骨会) 125
8.7.4 天柱 125
8.7.2 攒竹 125
8.7.3 通天 125
8.7.6 风门 126
8.7.7 肺俞 126
8.7.8 心俞 126
8.7.9 膈俞(血会) 128
8.7.10 肝俞 128
8.7.11 胆俞 128
8.7.12 脾俞 128
8.7.13 胃俞 128
8.7.18 白环俞 129
8.7.19 次髎 129
8.7.14 三焦俞 129
8.7.17 中膂俞 129
8.7.16 大肠俞 129
8.7.15 肾俞 129
8.7.20 承扶 130
8.7.21 殷门 130
8.7.22 委中 130
8.7.27 跗阳(阳?脉郄穴) 131
8.7.26 承山 131
8.7.25 秩边 131
8.7.24 志室 131
8.7.23 膏盲俞 131
8.7.28 昆仑 132
8.7.29 申脉(八脉交会穴之一) 133
8.7.30 至阴(井穴) 133
8.8 足少阴肾经穴 133
8.8.1 涌泉(井穴) 133
8.8.2 太溪(输、原穴) 133
8.8.3 照海(八脉交会穴之一) 134
8.8.6 阴谷(合穴) 135
8.8.5 交信(阴?脉郄穴) 135
8.8.4 复溜 135
8.9 手厥阴心包经穴 136
8.9.1 曲泽(合穴) 136
8.9.2 郄门(郄穴) 136
8.9.3 间使 137
8.9.4 内关(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 137
8.9.5 大陵(输、原穴) 138
8.9.6 劳宫 138
8.10 手少阳三焦经穴 139
8.10.1 液门(荥穴) 139
8.10.4 外关(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 140
8.10.2 中渚 140
8.10.3 阳池(原穴) 140
8.10.7 翳风 141
8.10.5 支沟 141
8.10.6 肩髎 141
8.10.8 角孙 142
8.10.9 耳门 142
8.10.10 丝竹空 142
8.11 足少阳胆经穴 143
8.11.1 瞳子髎 143
8.11.2 听会 143
8.11.3 曲鬓 143
8.11.4 率谷 145
8.11.5 本神 145
8.11.6 阳白 145
8.11.7 风池 145
8.11.8 肩井 146
8.11.9 带脉 146
8.11.10 环跳 146
8.11.11 风市 147
8.11.14 悬钟(髓会) 148
8.11.13 光明(络穴) 148
8.11.12 阳陵泉(合穴) 148
8.11.15 丘墟(原穴) 149
8.11.16 足临泣(八脉交会穴之一) 149
8.11.17 侠溪(荥穴) 149
8.12 足厥阴肝经穴 149
8.12.1 大敦(井穴) 151
8.12.2 行间(荥穴) 151
8.12.3 太冲(输、原穴) 151
8.12.4 曲泉(合穴) 152
8.12.5 章门(脾募、脏会) 152
8.13.1 长强(络穴) 153
8.12.6 期门(肝募) 153
8.13 督脉经穴 153
8.13.2 腰阳关 154
8.13.3 命门 154
8.13.4 至阳 155
8.13.5 身柱 156
8.13.6 大椎 156
8.13.7 哑门 156
8.13.10 上星 157
8.13.11 水沟(又名人中) 157
8.13.9 百会 157
8.13.8 风府 157
8.14 任脉经穴 158
8.14.1 中极(膀胱募穴) 159
8.14.2 关元(小肠募穴) 159
8.14.3 气海 160
8.14.4 神阙 160
8.14.5 中脘(胃募、腑会) 160
8.14.6 膻中(心包募、气会) 160
8.14.7 天突 160
8.15.1 四神聪 161
8.15 经外奇穴 161
8.14.9 承浆 161
8.14.8 廉泉 161
8.15.2 印堂 162
8.15.3 鱼腰 163
8.15.4 太阳 163
8.15.5 球后 163
8.15.6 金津、玉液 163
8.15.7 安眠 163
8.15.8 华佗夹脊 164
8.15.9 十宣 166
8.15.16 八风 166
8.15.10 四缝 166
8.15.11 八邪 166
8.15.12 落枕 167
8.15.13 腰痛点 167
8.15.14 胆囊 167
8.15.15 阑尾 168
下篇 刺灸法 169
9 针刺法 169
9.1 毫针基本知识 169
9.1.1 毫针的结构和规格 169
9.1.3 针刺前的准备 170
9.1.2 针刺法的练习 170
9.2 毫针刺法 173
9.2.1 进针法 173
9.2.2 针刺的角度和深度 174
9.3 行针与得气 176
9.3.1 行针的基本手法 176
9.3.2 辅助手法 176
9.4 针刺补泻 178
9.5.2 出针 180
9.5.1 留针 180
9.6 针刺异常情况的处理和预防 181
9.6.1 晕针 181
9.6.2 滞针 181
9.6.3 弯针 182
9.6.4 断针 182
9.6.5 血肿 182
9.6.6 针刺注意事项 183
10.1.1 艾炷灸 184
10.1 常用灸法 184
10 灸法(附:拔罐) 184
10.1.2 艾条灸 186
10.1.3 温针灸 187
10.2 灸法的注意事项 187
[附]拔罐法 188
11 其他针法 192
11.1 三棱针 192
11.1.1 针具 192
11.1.2 操作方法 192
11.2 皮肤针 193
11.2.1 针具 193
11.1.3 适应证 193
11.1.4 注意事项 193
11.2.2 操作方法 194
11.2.3 叩刺部位选择 194
11.2.4 适应证 195
11.2.5 注意事项 195
11.3 皮内针 195
11.3.1 针具 195
11.3.2 操作方法 195
11.3.4 注意事项 196
11.4 电针 196
11.3.3 适应证 196
11.4.1 器具 197
11.4.2 操作方法 197
11.4.3 适应证 198
11.4.4 注意事项 198
11.5 耳针 199
11.5.1 耳廓的表面解剖 199
11.5.2 耳穴的分布 199
11.5.3 耳穴的探查方法 202
11.5.4 耳针的应用 202
11.6 头针 204
11.6.1 刺激区的定位和主治 204
11.6.2 操作方法 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