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页 1
第一章 来认识中国传统科学与技术 1
(一)小引 1
(二)你曾听过有一本古书叫「天工开物」的吗? 2
(三)模糊的典范 5
(四)中国有没有科学? 8
文物选粹 9
(五)中国古代的科学 12
(六)中国古代的科学家 15
(一)初识「天工开物」 20
第二章 来认识「天工开物」 20
(二)「天工开物」回娘家 25
原著者简介 25
编撰者简介 26
致读者书 27
(三)宋应星这个人 30
第三章 来认识「天工开物」的时代背景 34
(一)前言 34
(二)黑暗的政治 35
1.牢固的专制体制 35
2.八股文与读书人 37
(三)政经分离的社会 38
(四)经济文化重心的南移 39
1.大运河--南北大动脉 39
2.生产力蓬勃的南方 41
(五)经济因素下传统农业社会的初步瓦解 42
1.棉纺织业的发达 42
2.纺织业的分化 45
3.银的流通 47
4.一条鞭法 48
5.农村调敝 49
(六)「天工开物」的社会背景 50
1.农村社会结构 51
2.蓬勃的农村副业 55
3.兴旺的都市 59
4.都市手工业 63
(七)结语 66
第四章 「天工开物」里的农业技术 69
(一)大地之恋 69
(二)「天工开物」虽不是农书,但三分之一的内容在讲农事 72
(三)中国最早的农业生产统计 73
(四)种稻 76
1.稻的栽培 76
2.稻的肥料学 77
3.田间管理 78
4.水从哪里来? 79
(五)种麦及其他 80
1.麦的栽培 80
2.麦的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 81
3.关于其他作物 83
(六)谷类的加工调制 85
(七)主要的经济物--甘蔗 87
第五章「天工开物」里的食品制造技术 94
(一)明代的食生活 94
(二)制盐 96
1.海盐 97
2.池盐 99
3.井盐 99
(三)制糖 102
(四)制油 104
(五)制麴造酒 107
(一)金属器物的文化 116
第六章 「天工开物」里的金属冶炼技术 116
(二)钢铁的冶炼 117
(三)铁的铸造·锻造技术 123
第七章 「天工开物」里的染织技术 137
(一)小引 137
(二)丝织技术的起源 138
(三)丝织技术的发展 139
(四)中西丝路 142
(五)天工开物所记载桑蚕丝织 143
(六)天工开物所记载特殊的丝织品 148
1.龙袍 148
2.倭缎 149
(七)天工开物记载其他种类的衣料 149
1.棉布 150
2.麻料 152
3.皮裘 154
(八)毛织 157
(九)染色技术 159
1.红色 159
2.蓝色 160
3.绿色 161
(十)结语 161
第八章 「天工开物」里的陶瓷技术 169
(一)小引 169
(二)陶器发展简史 170
(三)瓷器源于陶器 173
(四)瓷器的进一步发展 174
(五)施「釉」原理 175
(六)宋瓷 177
(七)由「天工开物」所见的明代制瓷技术 178
(八)瓷器的外传 181
第九章「天工开物」里的造纸技术 185
(一)小引 185
(二)早期的书写材料 185
(三)简牍与缣帛 186
(四)制纸的源起 188
(五)蔡伦改进造纸技术 190
(六)造纸术的进一步发展 193
(七)天工开物中的造纸技术 195
(八)造纸术的外传 197
(一)小引 201
第十章 「天工开物」里的造船技术 201
(二)古代的造船和航海 202
(三)郑和下西洋 207
(四)漕舫 209
(五)海舟 216
(六)造车 217
(一)明代的武器 224
第十一章 「天工开物」里的兵器和火药技术 224
(二)弓与矢 225
(四)铜的冶炼和锻造 228
(三)弩 228
(五)银的冶炼 229
(四)火药的发明和应用 230
(五)火药武器的发展 233
(六)火药、火药武器的外传和交流 237
附录一 思虑与悲悯 243
附录二 野议 257
附录三 原典精选 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