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 1
一、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 1
目 录 1
绪论 1
目 录 1
二、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2
二、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2
三、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9
三、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9
四、中医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 24
四、中医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 24
模拟试题 28
模拟试题 28
试题答案 29
试题答案 29
第一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和主要 31
思维方法 31
概说 31
思维方法 31
第一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和主要 31
概说 31
第一节 精气学说 32
第一节 精气学说 32
一、精气学说的主要内容 32
一、精气学说的主要内容 32
二、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34
二、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34
第二节 阴阳学说 45
第二节 阴阳学说 45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46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46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47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47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50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50
第三节 五行学说 68
第三节 五行学说 68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 69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 69
二、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 70
二、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 70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73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73
第四节 中医学的主要思维方法 94
第四节 中医学的主要思维方法 94
模拟试题 113
模拟试题 113
试题答案 119
试题答案 119
第一节 气 127
第二章气血津液 127
概说 127
第一节 气 127
第二章气血津液 127
概说 127
一、气的基本概念 128
一、气的基本概念 128
二、气的生成 129
二、气的生成 129
三、气的运动 130
三、气的运动 130
四、气的生理功能 131
四、气的生理功能 131
五、气的分类 133
五、气的分类 133
第二节 血 155
第二节 血 155
三、血的循行 156
三、血的循行 156
二、血的生成 156
一、血的基本概念 156
一、血的基本概念 156
二、血的生成 156
四、血的生理功能 157
四、血的生理功能 157
一、津液的基本概念 163
第三节津液 163
第三节津液 163
一、津液的基本概念 163
二、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 164
二、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 164
三、津液的功能 165
三、津液的功能 165
第四节 气血津液的关系 169
第四节 气血津液的关系 169
一、气和血的关系 170
一、气和血的关系 170
二、气与津液的关系 171
三、血和津液的关系 171
二、气与津液的关系 171
三、血和津液的关系 171
模拟试题 176
模拟试题 176
试题答案 180
试题答案 180
概说 184
第三章脏腑 184
概说 184
第三章脏腑 184
一、肾 188
第一节 五脏 188
第一节 五脏 188
一、肾 188
二、脾 194
二、脾 194
三、肺 197
三、肺 197
四、肝 200
四、肝 200
五、心 203
五、心 203
第二节 六腑 233
第二节 六腑 233
一、胆 234
一、胆 234
二、胃 234
二、胃 234
五、膀胱 235
三、小肠 235
四、大肠 235
五、膀胱 235
四、大肠 235
三、小肠 235
六、三焦 236
六、三焦 236
一、脑 247
第三节 奇恒之腑 247
第三节 奇恒之腑 247
一、脑 247
二、女子胞 248
二、女子胞 248
第四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252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252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252
第四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252
二、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255
二、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255
三、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256
三、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256
模拟试题 268
模拟试题 268
试题答案 273
试题答案 273
第四章经络 277
概说 277
概说 277
第四章经络 277
一、经络的概念 279
第一节 经络的概念和经络系统 279
二、经络系统 279
二、经络系统 279
一、经络的概念 279
第一节 经络的概念和经络系统 279
第二节 经络的基本生理功能 283
第二节 经络的基本生理功能 283
一、运行全身气血,营养脏腑组织 284
二、联络脏腑器官,沟通上下内外 284
二、联络脏腑器官,沟通上下内外 284
一、运行全身气血,营养脏腑组织 284
三、感应传导信息,调节机能平衡 285
三、感应传导信息,调节机能平衡 285
一、名称 289
第三节 十二经脉 289
一、名称 289
第三节 十二经脉 289
二、循行部位 290
二、循行部位 290
三、循行规律 297
三、循行规律 297
第四节 奇经八脉 308
一、督脉 308
第四节 奇经八脉 308
一、督脉 308
二、任脉 309
二、任脉 309
三、冲脉 309
三、冲脉 309
四、带脉 310
五、阴阳跷脉 310
五、阴阳跷脉 310
四、带脉 310
六、阴阳维脉 311
六、阴阳维脉 311
一、经别 319
第五节 经别、别络、经筋、皮部 319
第五节 经别、别络、经筋、皮部 319
一、经别 319
二、别络 321
二、别络 321
三、经筋 322
三、经筋 322
四、皮部 323
四、皮部 323
模拟试题 328
模拟试题 328
试题答案 331
试题答案 331
第一节 形体 336
概说 336
第五章形体和官窍 336
第一节 形体 336
概说 336
第五章形体和官窍 336
一、皮 337
一、皮 337
二、肉 338
二、肉 338
三、筋 339
三、筋 339
四、骨 340
四、骨 340
第二节 官窍 348
一、耳 348
第二节 官窍 348
一、耳 348
二、眼 349
二、眼 349
三、鼻 350
四、口齿舌 350
三、鼻 350
四、口齿舌 350
五、咽喉 351
五、咽喉 351
六、前阴 352
六、前阴 352
七、肛门 353
七、肛门 353
模拟试题 363
模拟试题 363
试题答案 365
试题答案 365
概说 369
第六章病因 369
概说 369
第六章病因 369
第一节 外感病因 373
一、六淫 373
一、六淫 373
第一节 外感病因 373
二、疠气 378
二、疠气 378
一、七情 394
第二节 内伤病因 394
一、七情 394
第二节 内伤病因 394
三、饮食失宜 396
二、劳逸 396
二、劳逸 396
三、饮食失宜 396
第三节 病理产物形成的病因 406
第三节 病理产物形成的病因 406
一、水湿痰饮 406
一、水湿痰饮 406
二、瘀血 408
二、瘀血 408
三、结石 409
三、结石 409
第四节 其他病因 418
一、外伤 418
一、外伤 418
第四节 其他病因 418
二、诸虫 419
二、诸虫 419
三、药邪 420
三、药邪 420
四、医过 421
四、医过 421
五、先天因素 422
五、先天因素 422
模拟试题 429
模拟试题 429
试题答案 431
试题答案 431
第一节发病原理 432
概说 432
第七章发病 432
概说 432
第一节发病原理 432
第七章发病 432
一、发病的基本原理 433
一、发病的基本原理 433
二、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 435
二、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 435
第二节 发病的类型 446
第二节 发病的类型 446
四、继发 447
三、徐发 447
一、感邪即发 447
二、伏而后发 447
三、徐发 447
二、伏而后发 447
一、感邪即发 447
四、继发 447
五、合病与并病 448
五、合病与并病 448
六、复发 448
六、复发 448
模拟试题 455
模拟试题 455
试题答案 457
试题答案 457
概说 459
概说 459
第八章病机 459
第八章病机 459
第一节基本病机 468
第一节基本病机 468
一、邪正盛衰 469
一、邪正盛衰 469
二、阴阳失调 473
二、阴阳失调 473
三、气血失常 478
三、气血失常 478
四、津液代谢失常 484
四、津液代谢失常 484
第二节 疾病传变 505
第二节 疾病传变 505
一、病位传变 506
一、病位传变 506
二、寒热转化 511
二、寒热转化 511
三、虚实转化 512
三、虚实转化 512
模拟试题 517
模拟试题 517
试题答案 523
试题答案 523
第九章养生与治疗原则 538
概说 538
第一节 养生 538
第一节 养生 538
概说 538
第九章养生与治疗原则 538
一、养生的基本原则 539
一、养生的基本原则 539
二、养生的常用方法 540
二、养生的常用方法 540
一、早治防变 558
第二节 治疗原则 558
第二节 治疗原则 558
一、早治防变 558
二、治病求本 559
二、治病求本 559
三、扶正与祛邪 562
三、扶正与祛邪 562
四、调整阴阳 563
四、调整阴阳 563
五、调理气血 564
五、调理气血 564
六、调理脏腑 565
六、调理脏腑 565
七、三因制宜 567
七、三因制宜 567
模拟试题 581
模拟试题 581
试题答案 582
试题答案 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