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年儿童文史百科》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岱年主编
  • 出 版 社:杭州: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534219922
  • 页数:482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为主干,全面系统地展现中华民族的文明成就。全书约450条目,每个条目配一至二幅资料、实物的图片,彩色印制。

民族·历史卷 1

中国溯源 3

“中国”一词的历史文化含义 3

中国的文化地理环境 4

中华文明的摇篮——黄河与长江 5

中华民族的象征——龙 6

从秦长城到明长城——万里长城的历史 7

中国历代疆域的沿革 8

华夏-汉族的区域文化格局 9

中国著名的六大古都 10

历史上经济中心区域的变迁 11

历史上文化中心区域的变迁 12

中国最早的直立人——元谋猿人 13

北京猿人与山顶洞人 14

中原新石器文化代表——仰韶文化 15

长江下游的河姆渡文化 16

新石器晚期的龙山文化 17

北方地区的红山文化 18

青藏地区的卡若文化 19

台湾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20

盘古开天与女娲造人的传说 21

燧人氏、伏羲氏与神农氏 22

炎黄子孙的始祖——炎帝与黄帝 23

尧舜禅让的传说 24

大禹治水的故事 25

中华民族的形成 26

56个民族的源与流 26

从华夏族到汉族 28

南方民族的先民——百越 29

西南民族的先民——西南夷 30

古代西南的巴蜀民族 31

古代南方的理、僚 32

瑶族的祖先——莫徭 33

以蚩尤为祖先的苗族 34

西南民族的先民——乌蛮、白蛮 35

历史悠久的僮——壮族 36

台湾的高山族 37

东北的高句丽——朝鲜族 38

北方强胡——匈奴 39

古代东胡部落联盟 40

东胡的分支——乌桓 41

东胡的分支——鲜卑 42

历史悠久的氐和羌 43

古老的游牧部族——铁勒 44

辉煌一时的北方突厥 45

回纥-畏兀儿-维吾尔 46

藏族的祖先——吐蕃 47

建立西夏国的党项 48

建立北方强国辽朝的契丹 49

马背民族——室韦-蒙古 50

元代的色目人——回回 51

满族的祖先——女真 52

民族融合与国家统一 53

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族大融合 53

西汉与匈奴的和战关系 54

西汉张赛开通西域 55

从胡饼、胡床看民族生活习俗的交融 56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 57

岭南冼冯家族及其与中原的关系 58

盛唐时期的民族大融合 59

唐朝与北方突厥的关系 60

唐朝与北方回鹘的关系 61

唐蕃会盟——唐朝与吐蕃的和战 62

唐朝与南诏的关系 63

五代十国时期的民族文化交流 64

北宋与契丹-辽的关系 65

北宋与西夏的和战 66

宋朝与大理国的关系 67

宋金南北对峙 68

从绢马贸易到茶马贸易 69

元代民族大融合 70

元代的宣政院与帝师制度 71

黄教的创立与发展 72

凉州乐与龟兹乐 73

明朝与蒙古各部的关系 74

清兵入关与清帝国的建立 75

清代多伦会盟 76

从胡服骑射到旗袍礼服 77

王朝的开基与更迭 78

中国第一朝——夏朝 78

商汤革命——商朝建立 79

武王伐纣——周朝建立 80

诸侯争霸的春秋 81

群雄角逐的战国 82

秦始皇统一中国 83

刘邦开创汉朝 84

托古改制的王莽新朝 85

刘秀建立东汉王朝 86

鼎足而立的三国 87

内乱不已的西晋 88

偏安江南的东晋 89

频繁更迭的南朝 90

列国纷争的北朝 91

重新统一的隋朝 92

雄视天下的唐帝国 93

战乱不休的五代十国 94

陈桥兵变与宋朝的建立 95

一朝两制的辽国 96

党项族建立的西夏 97

偏安江南的南宋 98

与南宋对峙的金朝 99

横跨欧亚的蒙古帝国 100

朱元璋建立明朝 101

末代王朝——清帝国 102

历史事件 103

陈胜、吴广起义 103

巨鹿之战 104

楚汉之争 105

白登之围 106

苏武牧羊 107

司马迁著《史记》 108

昭君出塞 109

赤壁之战 110

淝水之战 111

玄武门之变 112

唐蕃和亲 113

玄奘西行 114

鉴真东渡 115

安史之乱 116

王安石变法 117

靖康之难 118

襄樊之战 119

郑和下西洋 120

于谦与北京保卫战 121

戚继光抗击倭寇 122

张居正改革 123

徐光启研究西学 124

郑成功收复台湾 125

康熙平定三蕃 126

鸦片战争 127

洪秀全与太平天国 128

洋务运动 129

甲午战争 130

戊戌变法 131

辛亥革命 132

民俗·民生卷 133

岁时篇 135

辞旧迎新的春节 135

张灯结彩的元宵 136

踏青祭祖的清明节 137

初入仲夏的端午节 138

乞求智巧的七夕节 139

花好月圆的中秋节 140

寓意天长地久的重阳节 141

欢快的傣族泼水节 142

不忘民族母亲的瑶族达努节 143

载歌载舞的景颇族木脑节 144

开怀对唱的三月三歌会 145

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 146

藏族传统佳节——雪顿节 147

喜庆丰收的藏族望果节 148

穆斯林的古尔邦节 149

穆斯林的斋月与开斋节 150

少数民族的新年习俗 151

信仰篇 152

祭天与天象崇拜 152

先民的图腾崇拜 153

先民的祖灵信仰 154

古老的占卜习俗 155

祭山与对山的崇拜 156

沿海人民对妈祖的祭祀 157

广为流行的祭祖 158

祭灶神与门神 159

祈求财源的供财神 160

虔诚的城隍信仰 161

对孔子的神化与祭孔 162

由人变“神”的关公 163

祭拜行业祖师 164

社会篇 165

十二生肖 165

订婚与送聘礼 166

热闹隆重的婚礼 167

喜庆吉祥的做寿习俗 168

哀悼死者的丧礼 169

严格的居丧守制 170

褒贬一生的谥法 171

雄伟宏大的帝王陵墓 172

家庭日常礼仪 173

亲属关系和称谓 174

妇女和我国的家政传统 175

封建家族制和聚族而居 176

渗透着封建意识的门第观念 177

饮食篇 178

古代的饮食习俗 178

茶与茶文化 179

洒与酒文化 180

丰富多彩的节日食俗 181

四大菜系 182

独树一帜的素食 183

古代饮食中的养生之道 184

炊具与餐具 185

油盐酱醋的来历 186

少数民族食俗 187

衣饰篇 188

影响深远的先秦服饰 188

华丽精致的汉代服饰 189

随意的魏晋士人服装 190

色彩浓烈的唐代服饰 191

“东方女装”旗袍 192

汉族的发式 193

妇女的头饰 194

视女子为玩偶的缠足陋习 195

形形色色的古代佩饰 196

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 197

性别与服饰 198

年龄与服饰 199

等级与服饰 200

古代的礼服 201

吉服和凶服 202

居住篇 203

穴居的初民生活 203

汉代廊院制建筑 204

唐宋宅第的发展 205

堪称古代建筑精华的清代皇苑 206

幽静舒适的北京四合院 207

“逐水草而居”的蒙古包 208

徽州民居和牌坊 209

船民的水上之家 210

客家人的土楼住宅 211

傣族的干栏式住宅 212

富有特色的白族民居 213

交通篇 214

古代的乘车之礼 214

古代主要的代步方式——骑马 215

轿子的演变 216

江南水乡的乌篷船 217

穿行于深山密林的马帮 218

沙漠之舟——骆驼 219

高原之舟——牦牛 220

客舍与驿站 221

行旅禁忌种种 222

古人的饯行赠别 223

溜索·竹索桥·天梯 224

“拖日气”与“萨拉” 225

生产篇 226

“鞭打春牛”俗 226

民间“祈年丰”俗 227

浙江蚕民的祷神俗 228

渔民的生产习俗 229

民间工匠的敬业俗 230

善歌动听的市声叫卖 231

招揽生意的商店幌子 232

行商与坐贾 233

行会与会馆 234

集市与庙会 235

正月初五开市 236

游艺篇 237

舞龙灯和舞狮子 237

流传千年的踩高跷活动 238

文雅游戏行酒令 239

妇女酷爱的荡秋千 240

风靡古代的斗鸡 241

备受青睐的古代足球 242

龙舟竞飞传千年 243

纸鸢翻飞风筝热 244

“乌号之弓”与射箭 245

博戏和赌博 246

象棋和围棋 247

少数民族钟情的赛马运动 248

思想·文化卷 249

博大精深的学术思想 251

最早的学术著作——《周易》 251

周公与周礼 252

屈原与《天问》 253

至圣先师孔子 254

老子与《道德经》 255

墨子及其“兼爱”说 256

“亚圣”孟子 257

庄子的相对主义哲学 258

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 259

集法家学说之大成的韩非子 260

孙子与《孙子兵法》 261

影响深远的经学传统 262

董仲舒与“独尊儒术” 263

魏晋玄学与魏晋名士 264

儿童教育的学问:蒙学 265

朱熹与理学 266

强调心性的陆王心学 267

李贽和他的“童心”说 268

明清启蒙思想 269

修身养性的处世之道 270

诸德之首:仁 270

礼乐与礼乐教化 271

人伦之本:孝与悌 272

君子之风 273

修身是根本的处世之道 274

人贵在有知耻之心 275

安贫乐道的生活方式 276

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 277

内圣外王的做人方式 278

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279

义利合一的处世之道 280

知行合一的成才之道 281

经世致用的学问之道 282

耕读传家的治家之道 283

可贵的人定胜天思想 284

安身立命之本:中庸之道 285

追求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 286

不朽之道:立德、立功、立言 287

源远流长的文化教育 288

汉字之祖:甲骨文 288

秦始皇统一文字 289

少数民族文字 290

先秦的官学制度 291

有教无类的私学 292

古老的国立大学:太学 293

以举荐选人才的九品中正制 294

以考试选人才的科举制度 295

贡生·举人·状元 296

书院与私学的再度兴盛 297

以史为鉴的《资治通鉴》 298

卷帙浩繁的《永乐大典》 299

兼收并蓄的宗教信仰 300

从儒学到儒教 300

道家与道教 301

佛教的传人与中国化 302

明心见性的禅宗 303

藏传佛教:喇嘛教 304

中国的伊斯兰教:回教 305

傣族的小乘佛教 306

景教与其他外来宗教 307

三教合一的中国文化 308

文学·艺术卷 309

书画艺术 311

涎生于原始时期的岩画 311

意境悠远的山水画 312

寄寓情怀的花鸟画 313

《清明上河图》与风俗画 314

神形皆备的人物画 315

率性抒情的文人画 316

富丽华贵的宫廷画 317

气势磅礴的寺观壁画 318

地下画廊——墓室壁画 319

藏族的壁画与唐卡 320

《南诏图传》与《大理国梵像卷》 321

与印刷业同步发展的版画 322

吉祥喜庆的年画 323

古朴典雅的汉隶 324

王羲之与行书 325

颜真卿与楷书 326

张颠素狂与草书 327

明清以前的古代印章 328

明清文人篆刻艺术 329

根深叶茂的文学创作 330

远古歌谣“诗三百” 330

屈原与楚辞 331

两汉乐府诗 332

“古诗十九首” 333

建安诗歌 334

陶渊明与田园诗 335

“大、小谢”与山水诗 336

南北朝民歌 337

盛唐边塞诗 338

诗画交融的王维诗 339

诗仙李白 340

诗圣杜甫 341

唐诗中坚白居易 342

唐诗殿军“小李杜” 343

皇帝词人李煜 344

横放杰出的苏轼词 345

婉约清丽的李清照词 346

陆游的爱国诗篇 347

横竖烂漫的辛弃疾词 348

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 349

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 350

柯尔克孜英雄史诗《玛纳斯》 351

《山海经》与古代神话 352

少数民族神话 353

先秦历史散文 354

先秦诸子散文 355

《史记》与《汉书》 356

“一代之文学”——汉赋 357

六朝的志怪小说与志人小说 358

唐代骈文和名家名作 359

唐人传奇 360

唐宋散文与“八大家” 361

宋元话本小说 362

明代的拟话本“三言两拍” 363

民间的水浒故事与《水浒传》 364

从《三国志》到《三国演义》 365

神魔小说《西游记》 366

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367

蒲松龄与《聊斋志异》 368

曹雪芹与《红楼梦》 369

精彩纷呈的表演艺术 370

艺术的萌芽——原始舞蹈 370

舞蹈艺术的繁荣与演变 371

先秦礼乐与政治教化 372

清雅脱俗的文士音乐 373

直率质朴的民间音乐 374

曲艺的演变与繁荣 375

少数民族戏剧 376

少数民族音乐 377

南戏与民间戏曲 378

元代的杂剧 379

人民戏剧家关汉卿 380

马致远的《汉宫秋》 381

王实甫的《西厢记》 382

汤显祖的“临川四梦” 383

《桃花扇》与《长生殿》 384

婉媚柔丽的昆曲 385

表演艺术的卓越典范——京剧 386

工艺艺术与综合艺术 387

史前彩陶艺术 387

灿烂辉煌的青铜艺术 388

世界第八奇迹——秦兵马俑 389

富丽雅致的唐三彩 390

景德镇与官窑艺术 391

异彩纷呈的民窑艺术 392

玉雕艺术 393

再造自然的木雕与竹刻艺术 394

熠熠生辉的漆器艺术 395

绚丽多姿的织锦艺术 396

精美雅致的刺绣艺术 397

印染艺术 398

剪纸艺术 399

皮影艺术 400

古朴典雅的紫砂壶 401

富丽堂皇的景泰蓝艺术 402

麦积山石窟 403

炳灵寺石窟 404

云冈石窟 405

龙门石窟 406

四川石窟 407

艺术宝藏——敦煌莫高窟 408

克孜尔千佛洞 409

聚景园——承德避暑山庄 410

诗情画意的苏州园林 411

江南三大名楼 412

创造·发明卷 413

巧夺天工的技艺 415

堪称经典的青铜冶炼技术 415

持续进步的钢铁冶炼技术 416

巧用自然能的“水排” 417

历经多次发展的指南车 418

从司南到罗盘 419

蔡伦与造纸术 420

炼丹炉中诞生的火药 421

从雕版印刷到活字印刷 422

瓷器与中国 423

源远流长的丝绸工艺 424

独具一格的制曲和酿酒 425

茶、《茶经》、茶叶 426

精美的古代漆器 427

重要的灌溉工具——翻车 428

意义非凡的车舆技术 429

船舶制造中的一系列创举 430

解放了人类的取火术 431

黄道婆与棉纺技术的改进 432

五彩灿然的壮族纺织品 433

独树一帜的建筑工程 434

绵延万里的长城 434

京杭大运河 435

都江堰与春秋大型水利工程 436

邗沟、鸿沟与先秦人工水系 437

潘季驯对黄河的有效治理 438

隋朝都城与古代城市建设 439

我国现存最早的砖塔——嵩岳寺塔 440

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木塔——应县木塔 441

雪域奇观布达拉宫 442

天坛建筑中的奇妙知识 443

清初太和殿重建工程 444

砖石筑成的地下宫殿——陵墓 445

特殊的古代交通工程——栈道 446

鬼斧神工的赵州桥 447

西域奇迹——新疆坎儿井 448

情趣独具的园林建筑 449

中国园林的精华——廊与假山 450

术穷天地的科学 451

阴阳合历与二十四节气 451

张衡与水运浑象 452

最古老的天文钟——水运仪象台 453

郭守敬对天文仪器的改进 454

以水计时的“漏刻” 455

算筹与十进位制 456

不可缺少的常数——圆周率 457

从天元术到四元术 458

中国古代的小孔成像研究 459

振动现象与声音的本质 460

世界首台测震仪器——地动仪 461

中国古代的地图 462

郦道元与《水经注》 463

炼丹术——中国古代化学的生长点 464

中国古代对生命的探究 465

天人相应的古代医学 466

《黄帝内经》——祖国医学宝库中的瑰宝 466

“起死回生”的神医扁鹊 467

首创麻醉手术的华佗 468

医方之祖张仲景 469

王叔和与诊脉技术 470

药王孙思邈 471

针灸铜人——中国科技史上的重大发明 472

刻意求学的朱丹溪 473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474

成绩斐然的古代外科手术 475

奇妙的人痘接种术 476

举世瞩目的针灸疗法 477

针灸学的理论核心——经络学说 478

古老而神秘的气功 479

魅力无穷的舌诊 480

具有鲜明特色的藏医学 481

蒙医与蒙药 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