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1
大事记 7
第四节 代理期票 44
第一篇 建置 53
第一章 建置 53
第一节 沿革 53
第二节 县城 54
第二章 行政区划 55
第一节 民国时期 55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57
第三章 镇乡 64
第一节 镇 64
第二节 乡 66
第二篇 自然地理 77
第一章 境域 77
第一节 民国时期县境域 77
第二节 建国后县境域 78
第一节 地层 79
第二章 地质 79
第二节 构造 81
第三节 岩浆岩 82
第四节 地质发展史 83
第三章 地貌 84
第一节 地貌特征 84
第二节 地貌类型 84
第四章 地震 86
第一节 郯庐断裂带 86
第二节 断裂构带分布 87
第二节 气候要素 91
第五章 气候 91
第一节 四季 91
第三节 灾害性天气 95
第六章 水系 水文 96
第一节 河流 96
第二节 湖泊 水库 98
第三节 水文 99
第一节 土壤类型及分布 100
第七章 土壤 100
第二节 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 104
第三节 土壤分级 107
第八章 植物 动物 110
第一节 植物 110
第二节 动物 111
第九章 环境保护 112
第一节 环境现状 112
第二节 环境治理 113
第十章 自然灾害录 116
第一节 特种非金属矿藏 121
第一章 非金属矿藏 121
第三篇 矿藏 121
第二节 化工原料非金属矿藏 123
第三节 冶金辅助原料非金属矿藏 125
第四节 建筑材料非金属矿藏 126
第六节 宝玉石 132
第五节 天然磨料非金属矿藏 132
第七节 其它非金属矿藏 133
第二章 金属矿藏 134
第一节 金红石(钛) 134
第三章 地下水资源 135
第一节 地下热水(温泉) 135
第四节 其它金属矿藏 135
第三节 镁 135
第二节 金 135
第二节 矿泉水 136
第三节 普通地下水 137
第四章 矿藏管理 137
第四篇 人口 141
第一章 规模 141
第一节 总人口 141
第二节 自然变动 143
第三节 机械变动 145
第四节 人口分布与密度 146
第一节 民族 149
第二章 结构 149
第二节 性别 150
第三节 年龄 152
第四节 文化程度 157
第五节 职业 158
第六节 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 159
第三章 人口控制 161
第一节 计划生育概况 161
第二节 晚婚 161
第三节 节育 162
第四节 优生优育 164
第一章 县城建设 167
第一节 县城规划 167
第五篇 城乡建设 167
第二节 基础设施 168
第三节 市容建设 172
第四节 抗震防震 173
第五节 城市建设管理 173
第二章 农村建设 174
第一节 集镇建设 174
第二节 村庄建设 175
第三章 房地产 177
第一节 房产管理 177
第二节 征地拆迁 179
第三节 住宅建设 181
第四章 建筑业 182
第一节 施工队伍 182
第二节 建筑能力 183
第三节 劳务输出 185
第四节 建筑施工管理 186
第一章 社会经济综述 189
第一节 社会总产值 189
第六篇 经济综述 189
第二节 国民收入 190
第三节 国民生产总值 191
第四节 国民财产 192
第五节 工农业总产值 193
第一节 农民生活 195
第二章 人民生活 195
第二节 职工生活 197
第七篇 农业 205
第一章 生产关系变革 205
第一节 土地私有制及土地改革 205
第二节 互助合作化 209
第三节 人民公社化 210
第四节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212
第二章 种植业 213
第一节 耕地利用 213
第二节 农业区划 214
第三节 耕作制度 215
第四节 作物分布与产量 216
第五节 良种推广 219
第六节 间作套种 222
第八节 作物保护 223
第七节 高产栽培 223
第三章 水稻 224
第一节 品种 224
第二节 栽培 225
第三节 病虫草害发生与防治 226
第四章 小麦 228
第一节 品种 228
第三节 病虫草害发生与防治 229
第二节 栽培 229
第一节 品种 230
第五章 花生 230
第二节 栽培 231
第三节 病虫害发生与防治 231
第六章 玉米 232
第一节 品种 232
第二节 栽培 232
第三节 病虫害发生与防治 233
第七章 山芋 233
第一节 品种与保种 233
第二节 栽培 234
第三节 病害发生与防治 234
第八章 肥料与激素应用 235
第一节 有机肥料应用 235
第二节 无机肥料应用 236
第三节 激素应用 238
第九章 商品粮基地建设 238
第一节 建设概况 238
第二节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239
第三节 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239
第四节 农田小型水利配套工程建设 240
第一节 树木种类与分布 243
第二节 育苗 243
第一章 林业 243
第八篇 多种经营 243
第三节 造林 244
第四节 病虫防治 244
第五节 国营林场 245
第二章 茶桑 246
第一节 茶 246
第二节 桑 246
第三章 果树 247
第一节 果树面积与产量 247
第二节 果园 248
第四章 畜牧业 249
第一节 畜禽品种 249
第二节 养殖 250
第三节 疫病防治 251
第四节 畜场 252
第五章 水产 253
第一节 海洋捕捞 253
第二节 淡水渔业 254
第三节 水产养殖场 255
第六章 蔬菜 256
第一节 蔬菜品种 256
第二节 蔬菜生产 256
第一节 四大动脉工程 263
第九篇 水利 263
第一章 河道治理 263
第二节 主要河道治理 264
第二章 水库、涵闸工程 266
第一节 水库工程 266
第二节 涵闸工程 270
第三章 排灌工程 271
第一节 翻水工程 271
第二节 排灌工程 273
第一节 东部湖洼地区工程 275
第三节 井灌工程 275
第四章 农田水利工程 275
第四节 灌区工程 276
第二节 中部平原坡地工程 276
第三节 西部丘陵山区工程 276
第五节 水土保持工程 277
第五章 防汛抗旱 278
第二节 防汛抗旱准备 278
第一节 防汛抗旱组织 278
第三节 抗旱排涝 279
第六章 工程管理 279
第一节 管理体制 279
第二节 用水管理 280
第三节 河渠堤绿化管理 280
第一节 机具动力 285
第一章 农业机具 285
第十篇 农业机械 285
第二节 耕整地机具 287
第三节 播种机具 288
第四节 中耕机具 289
第五节 排灌机具 289
第六节 植保机具 290
第七节 收获机具 290
第八节 运输机具 291
第九节 加工机具 292
第二章 农机经营与作业 293
第一节 农机经营 293
第二节 农机作业 295
第三章 农机修理 297
第一节 修理体制 297
第二节 修理与零件修配 298
第四章 农机管理 299
第一节 机具使用管理 299
第二节 农用油管理 301
第三节 安全管理 302
第十一篇 工业 305
第一章 工业体制 305
第一节 个体手工业 305
第四节 乡(镇)村工业 306
第三节 县属集体工业 306
第二节 全民工业 306
第五节 合资工业 307
第六节 体制改革 307
第二章 机械工业 308
第一节 发展概况 308
第二节 主要企业简介 308
第三章 化学工业 309
第一节 化肥 310
第二节 农药 310
第三节 橡胶制品 311
第四节 其它日用化工品 311
第一节 水晶开采及制品 312
第四章 非金属矿开采及制品 312
第二节 石英开采及加工 314
第三节 蛇纹石 315
第四节 白云石采掘及加工 316
第五章 建材工业 317
第一节 砖瓦 317
第五节 煤炭开采及加工 317
第二节 水泥 318
第三节 水泥制品 319
第四节 石灰 319
第五节 玻璃 319
第六节 采石及其加工 320
第七节 新型建材 320
第一节 发电 322
第二节 输变电 322
第六章 电力工业 322
第三节 供用电 323
第七章 粮油食品工业 325
第一节 粮油加工 326
第二节 酿造业 328
第五节 糖果 糕点 罐头 饮料 329
第三节 酱品 329
第四节 制糖 329
第九节 乳制品 330
第六节 淀粉 粉丝 330
第七节 豆制品 330
第八节 肉类加工 330
第十节 饲料加工 331
第八章 纺织工业 332
第一节 棉纺织 332
第二节 化纤、毛、麻纺织 332
第三节 针织品 333
第一节 缝纫 334
第九章 轻工工业 334
第二节 塑料 皮革 335
第四节 工艺美术品 335
第三节 家具 335
第五节 造纸 印刷 336
第六节 日用五金 小型农具 337
第七节 玻璃制品 337
第二十篇 交通 343
第一章 公路 343
第一节 公路网络 343
第二节 桥梁 345
第三节 运输工具 347
第四节 客货运输 348
第三节 运输 351
第二章 水路 351
第二节 港口 码头 351
第一节 航道 351
第三章 铁路 航空 352
第一节 铁路 352
第二节 航空 355
第五章 交通管理 356
第一节 路政管理 356
第二节 搬运装卸工具 356
第一节 搬运装卸业 356
第四章 搬运装卸 356
第三节 运输管理 358
第二节 航政管理 358
第四节 汽车维修行业管理 359
第五节 交通监理 359
第十三篇 邮电 363
第一章 邮电机构 363
第一节 县局 363
第二节 分支机构 363
第二章 邮政 364
第一节 邮政业务 364
第三节 邮政设备 367
第二节 邮路网络 367
第三章 电信 368
第一节 电信业务 368
第二节 电路与设备 370
附:苏鲁交通线 372
第十四篇 商业 375
第一章 经济成份 375
第一节 私营商业 375
第二节 国营商业 375
第三节 集体商业 377
第四节 个体商业 378
第一节 生产资料购销 379
第二章 商品购销 379
第二节 日用品销售 383
第三节 药品购销 386
第四节 农副产品收购 386
第五节 废品收购 387
第三章 对外贸易 388
第一节 外贸渠道 388
第二节 出口 388
第三节 主要出口产品 388
第四节 进口 390
第二节 物资交流大会 391
第一节 集市 391
第四章 农村初级市场 391
第三节 专业市场 392
第五章 饮食服务业 395
第一节 饮食业 395
第二节 名菜名点 396
第三节 服务业 397
第六章 仓储 399
第一节 仓库 399
第二节 堆场 399
第三节 油库 399
第四节 冷库 400
第二节 议购议销 403
第一章 市场贸易 403
第一节 粮油市场 403
第十五篇 粮油 403
第二章 粮食收购 404
第一节 统购 404
第二节 合同定购 405
第三章 粮食销售 406
第一节 城镇定量供应 406
第二节 行业用粮 407
第三节 农村销售 408
第四节 票证管理 409
第一节 收购 410
第五节 粮站 410
第四章 油脂购销 410
第二节 销售 411
第五章 仓储 412
第一节 粮油库 412
第二节 储备 413
第三节 设施 414
第四节 保管 415
第五节 检验 化验 416
第二节 计划调拨 417
第一节 支前 417
第六章 调运 417
第三节 运输 418
第十六篇 金融 423
第一章 金融机构 423
第一节 当铺 423
第二节 银楼 423
第三节 钱庄 423
第四节 银行 423
第五节 信用合作社 424
第一节 民国时期货币 425
第二章 通用货币 425
第六节 保险公司 425
第二节 人民货币 426
第三节 人民币投放与回笼 427
第三章 存款 427
第一节 对公存款 427
第二节 城乡储蓄 429
第三节 储蓄利率 430
第四章 放款 432
第一节 工商业贷款 432
第二节 农业贷款 433
第三节 乡镇企业代款 434
第四节 信用社贷款 434
第五节 基本建设拨款及贷款 436
第六节 其它贷款 436
第五章 保险 437
第一节 保险业务 437
第二节 防灾理赔 438
第六章 代理业务与结算方式 439
第一节 代理国库 439
第二节 公债发行 439
第三节 国库券发行 440
第五节 结算方式 440
第三节 现金管理 441
第二节 金银管理 441
第一节 机构管理 441
第七章 金融管理 441
第十七篇 财政 445
第一章 财政体制 445
第一节 县财政体制 445
第二节 乡(镇)财政体制 446
第二章 财政收支 447
第一节 财政收入 447
第二节 财政支出 450
第三节 收支平衡 453
第一节 财政管理 456
第三章 财政管理与监督 456
第二节 财政监督 457
第十八篇 税务 461
第一章 工商税收 461
第一节 民国政府工商税收 461
第二节 民主政府工商税收 462
第三节 建国后工商税收 463
第二章 农业税收 471
第一节 民国时期田赋 471
第二节 建国后农业税 476
第三章 税务管理 478
第一节 税务机构 478
第二节 征收管理 479
第三节 票证管理 481
第四节 协税护税 481
第五节 促产增收 482
第十九篇 综合经济管理 485
第一章 计划 485
第一节 工业生产计划 485
第二节 农业生产计虹 486
第三节 贸易计划 487
第四节 固定资产投资计划 487
第二节 社会统计 488
第一节 统计沿革 488
第二章 统计 488
第三节 重大国力国情调查 489
第三章 物价管理 489
第一节 市场物价 489
第二节 物价监督检查 491
第三节 物价调整和改革 492
第四章 工商行政管理 495
第一节 机构沿革 495
第二节 市场管理 495
第三节 企业登记管理 496
第五节 经济合同管理 498
第六节 商标广告管理 498
第四节 个体经济管理 498
第五章 审计管理 499
第一节 国家审计 499
第二节 社会审计 500
第三节 内部审计 500
第六章 标准计量管理 501
第一节 计量沿革 501
第二节 计量管理 502
第三节 标准化管理 502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 505
第一节 组织 505
第二十篇 政党社团 505
第二节 代表会议和代表大会 509
第三节 党的建设 514
第四节 党的统一战线工作 517
第五节 纪律检查 518
第六节 信访工作 519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 521
第一节 组织机构 521
第二节 三民主义青年团 522
第三章 社会团体 523
第一节 职工团体 523
第二节 农民团体 525
第三节 青少年团体 526
第四节 妇女团体 529
第五节 工商团体 532
第六节 科教文卫团体 533
第七节 社会公团 534
第二十一篇 政务 537
第一章 人民代表大会 537
第一节 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和人民代表大会 537
第二节 县人大常委会 541
第二章 县政权 543
第一节 民国政府 543
第二节 伪政权 545
第三节 民主政府 545
第四节 人民政府 546
第五节 县以下机构 549
第三章 人民政协 550
第一节 历届委员会议 550
第二节 机构设置 553
第三节 重要活动 553
第四章 议政机构 554
第一节 议事会 554
第二节 参议会 555
第二十二篇 治安司法 559
第一章 治安 559
第一节 治安机构 559
第二节 治安管理 560
第三节 监狱 看守所 564
第四节 户政和外事管理 564
第五节 消防 565
第六节 内部保卫 565
第二章 检察 566
第一节 检察机构 566
第二节 刑事检察 566
第三节 法纪检察 567
第四节 经济检察 567
第一节 审判机构 568
第三章 审判 568
第六节 监所检察 568
第五节 控告申诉检察 568
第二节 刑事审判 569
第三节 民事审判 571
第四节 经济审判 571
第五节 告诉申诉 572
第六节 行政审判 572
第七节 执行 573
第四章 司法行政 573
第一节 司法机构 573
第二节 法制宣传 573
第五节 基层调解 574
第四节 公证 574
第三节 律师工作 574
第二十三篇 民政 577
第一章 优抚 577
第一节 拥军 577
第二节 优属 578
第三节 国家抚恤 581
第四节 烈士褒扬 582
第二章 安置 582
第一节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 582
第一节 五保供养 583
第三章 社会福利 583
第二节 军队离退休干部安置 583
第二节 “四残”安置 584
第三节 收容遣送 584
第四章 社会救济 584
第一节 灾害救济 584
第二节 因难救济 586
第三节 农村扶贫 587
第五章 婚姻、殡葬管理 588
第一节 婚姻管理 588
第二节 殡葬管理 589
第一节 地名普查 590
第二节 地名标准化 590
第六章 地名管理 590
第二十四篇 人事劳动 593
第一章 人事 593
第一节 机构编制管理 593
第二节 干部管理 600
第三节 工资福利 604
第四节 离休 退休 退职 608
第二章 劳动 609
第一节 职工就业 609
第二节 职工工资 610
第三节 劳动保护和保险 612
第四节 劳动仲裁 613
第二十五篇 军事 617
第一章 兵备 617
第一节 军事地理环境 617
第二节 军事要地 617
第三节 军事设施 618
第四节 战时动员能力 618
第二章 驻军 619
第一节 民国时期驻军 619
第二节 建国后驻军 621
第三章 地方武装 622
第一节 民国县政府所属武装 622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地方武装 623
第二节 伪政府地方武装 623
第四节 人民武装机构 624
第四章 民兵 626
第一节 民兵组织 626
第二节 主要活动 627
第三节 民兵会议及民兵代表大会 630
第五章 战事 631
第一节 土地革命战争 631
第二节 抗日战争 631
第三节 解放战争 636
第二节 征兵 639
第三节 志愿兵 639
第一节 募兵 639
第六章 兵役 639
第四节 义务兵役 640
第五节 预备役 640
第二十六篇 教育 643
第一章 幼儿教育 643
第一节 发展概况 643
第二节 幼师队伍 643
第三节 幼儿园选介 644
第二章 初等教育 645
第一节 发展概况 645
第二节 学制 课程 647
第三节 特殊教育 648
第四节 小学选介 649
第三章 中等教育 651
第一节 普通中学教育 651
第二节 中等专业教育 657
第三节 中学选介 659
第四章 高等教育 661
第一节 电视大学 661
第二节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661
第五章 成人教育 662
第一节 农民教育 662
第二节 职工教育 663
第三节 干部业余教育 664
第六章 教师 665
第一节 教师队伍 665
第二节 社会地位 666
第三节 工资 福利 667
第七章 教学研究 668
第一节 教研组织 668
第二节 教学研究 669
第三节 教研成果 669
第八章 教育经费 670
第一节 经费 670
第二节 设施 671
第九章 勤工俭学 672
第一节 校办企业 672
第二节 校园经济 673
第三节 校办厂选介 673
第二十七篇 科学技术 677
第一章 科研机构及科技推广 677
第一节 科研机构及推广中心 677
第二节 科技推广 678
第二章 科技队伍及成果 680
第一节 技术力量 680
第二节 职称评定和改革 681
第三节 科技成果 682
第三章 科学普及 684
第一节 科技团体 684
第二节 科普活动 685
第四章 沼气利用 686
第一节 沼气推广 686
第二节 制气用气技术 687
第五章 地震测防与气象测报 688
第一节 地震测防 688
第二节 气象测报 689
第二节 文化馆、站和农村文化中心 693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 693
第二十八篇 文化 693
第一章 文化事业单位 693
第三节 工人文化宫 俱乐部 694
第四节 电影公司 电影院 695
第五节 戏院 会堂 书场 696
第六节 图书馆(室) 博物馆 697
第七节 书店 698
第八节 档案馆 699
第二章 文艺表演团体 700
第一节 京剧班 京剧团 700
第二节 吕剧团 701
第五节 皮影戏班 702
第三节 淮海剧团 702
第四节 杂技团 702
第六节 柳琴戏班 703
第七节 民间曲艺组织 703
第三章 文学艺术 704
第一节 文学创作 704
第二节 艺术创作 704
第三节 版画创作 705
第四章 民间文化 706
第一节 民间故事 706
第二节 民间歌谣 708
第三节 民间曲艺 710
第四节 民间游艺 712
第一节 报纸 714
第二节 广播 714
第五章 报纸 广播 电视 714
第三节 电视 716
第六章 文物名胜 716
第一节 古遗址 古墓葬 716
第二节 文物藏品 718
第三节 纪念园地 720
第四节 名胜 721
第一章 内部差异 725
第一节 语音差异 725
第二十九篇 方言 725
第二节 词汇差异 726
第二章 方言特点 726
第一节 语音 727
第二节 地名词读音 728
第三节 语法 729
第三章 语音分析 733
第一节 声韵调 733
第二节 声韵配合关系 734
第四章 同音字汇 734
第五章 方言词语 747
第一节 物质生产 769
第三十篇 民俗 宗教 769
第一章 经济生活 769
第二节 手工艺匠 771
第三节 金融贸易 773
第四节 衣食住行 775
第二章 社会风尚 778
第一节 社交 778
第二节 宗亲 780
第三节 娱乐 781
第四节 崇拜 781
第五节 消灾求吉 782
第一节 婚姻 783
第三章 人生礼仪 783
第二节 生育 786
第三节 寿诞 788
第四节 丧葬 788
第四章 岁时节令 790
第一节 传统节日 790
第二节 时节 792
第五章 宗教 792
第一节 宗教信仰 792
第二节 宗教节日 794
第一章 医疗事业 797
第一节 医疗机构 797
第三十一篇 卫生 797
第二节 医疗队伍 800
第三节 医疗技术 801
第四节 医疗设备 804
第二章 疾病防治 805
第一节 预防接种 805
第二节 传染病防治 805
第三节 寄生虫病、地方病防治 806
第三章 卫生与保健 807
第一节 爱国卫生 807
第三节 劳动卫生 808
第二节 改水降氟 808
第四节 学校卫生 809
第五节 食品卫生 809
第六节 妇幼保健 810
第四章 医药管理 811
第一节 医政管理 811
第二节 药政管理 812
第五章 医疗制度 813
第一节 公费医疗 统筹医疗 813
第二节 劳保医疗 814
第三节 合作医疗 814
第二节 农村体育 817
第一节 民间传统体育 817
第一章 社会体育 817
第三十一篇 体育 817
第三节 职工体育 818
第四节 老年人体育 819
第二章 学校体育 819
第一节 幼儿体育 819
第二节 中小学体育 819
第三节 伤残人体育 822
第四节 业余体校 822
第三章 体育队伍 823
第一节 运动员 823
第二节 裁判员 教练员 823
第一节 县级竞赛 824
第四章 体育竞赛 824
第二节 县田径比赛最高纪录 825
第三节 参加市(地)以上竞赛成绩 826
第四节 承办省体育竞赛 827
第五章 设施 经费 828
第一节 设施 828
第二节 经费 828
第三十三篇 人物 831
一、人物传略 831
二、先进人物表 848
三、革命烈士英名录 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