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新剂型》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朱盛山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3
  • ISBN:7117017635
  • 页数:308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药物剂型与新剂型 1

第一节 新剂型的内容 2

一、速度性控释给药系统 3

二、方向性控释剂型 3

二、科学技术的发展 4

三、药物透皮吸收机理 4

一、临床用药的需要 4

第二节 新剂型发展的动力 4

第三节 新剂型的研究 5

一、设计 5

五、剂型价值的提高 5

四、剂型的发展已成为医药工业前进的动力 5

三、合成新药推向市场困难 5

二、试制 6

三、质量研究 7

第四节 研究新剂型的问题和展望 8

第二章 口服控速释药剂型 9

第一节 控速释药剂型概述 9

一、控释剂型的优缺点 9

二、控释剂型的基本组成 9

三、控释剂型的分类 10

四、控释剂型的设计 10

第二节 渗透压控释体系 15

一、口服渗透泵释药机制 15

二、影响渗透泵释放药物的因素 17

四、渗透泵的制备和举例 19

三、渗透泵的组成 19

第三节 膜扩散控释剂型 21

一、膜扩散控制释药机制 22

二、影响扩散控速释药的因素 23

三、膜扩散控释剂型的组成 24

四、膜控释剂型的制备及举例 25

第四节 控制溶解释放体系 27

一、控制溶解释药的机制 27

第五节 控制蚀解释放体系 28

三、控制溶解释药剂的制备和举例 28

二、控制溶解体系释药恒速的可能性 28

第六节 其它口服控释剂型 29

一、控释微囊 29

二、交联层包膜控释凝胶体系 29

三、骨架扩散控释体系 29

四、双层控释片 30

第七节 胃驻留控释剂型 30

一、胃内漂浮片 31

二、胃内漂浮-控释组合给药系统 34

三、胃内膨胀-控释组合给药系统 34

一、体外释放度测定 35

四、其它胃驻留控释系统 35

第八节 口服控释剂型的释放度测定 35

二、体内释药试验 36

三、体内外试验相关性 38

四、体内外试验相关性问题 39

第九节 口服控释剂型的首过效应 42

第三章 透皮给药系统 45

第一节 透皮给药系统的优缺点 45

第二节 透皮吸收 45

一、皮肤的构造 45

二、透皮吸收途径 46

二、皮肤的部位 53

三、角质层的贮存 53

第三节 影响透皮吸收的因素 53

一、皮肤的水合程度 53

四、动物与人的皮肤差异 54

五、活性皮肤层 54

六、药物的结构和性质 54

七、赋形剂 55

八、其它 56

第四节 透皮给药系统设计 56

一、裱背层 58

第五节 透皮给药系统的组成 58

二、药物库 59

三、控释膜 59

四、粘附层 59

五、保护膜 59

第六节 透皮给药系统的制备和举例 59

一、微孔膜控释系统 59

二、骨架(基质)扩散控释系统 60

三、微小型贮库控释系统 61

五、其它系统 62

四、粘胶剂层扩散系统 62

第七节 透皮给药系统的质量研究 63

一、体外溶出试验 63

二、透皮试验 64

三、药效学试验 68

四、刺激性试验 68

第八节 透皮给药系统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68

一、物理方法 69

二、化学方法 69

三、物理化学法 70

二、释药面积 73

第三节 影响眼科用给药系统释放的因素 73

一、控释膜的厚度 73

第二节 眼科用给药系统控释机制 73

第一节 眼科用给药系统的优缺点 73

第四章 眼科用给药系统 73

三、药物分子的大小 74

四、EVA膜中EVA的规格 74

五、膜涂布板温 74

第四节 眼科用给药系统的设计 74

第五节 眼科用给药系统的组成 75

第六节 眼科用给药系统的制备和举例 75

一、膜扩散控释眼膜 75

第七节 眼科用给药系统的质量研究 76

三、渗透压控释眼科用给药系统 76

二、控制溶解眼科用给药系统 76

一、体外释药试验 77

二、眼内释药试验 77

三、眼内外释药相关性 78

四、药效学试验 78

五、刺激性试验 78

第五章 子宫和阴道内给药系统 79

第一节 子宫和阴道内给药系统的优缺点 79

第二节 子宫和阴道内给药系统的释放机制 79

第三节 影响体系药物释放的因素 79

三、温度与释放速度的关系 80

一、膜材料(EVA)的性质 80

二、EVA膜的厚度 80

第四节 子宫和阴道内给药系统的设计 81

第五节 子宫和阴道内给药系统的组成 81

第六节 子宫腔内给药系统 82

一、含孕激素的IUD 82

二、带铜的宫内节育器 83

第七节 阴道给药系统 83

第八节 子宫和阴道内给药系统的质量研究 83

一、体外释放度试验 83

二、体内释放度试验 84

四、对生殖轴影响试验 86

三、体内外释放试验比较 86

第六章 植入给药系统 88

一、膜--扩散控释植入给药系统 88

二、渗透压控释植入给药系统 90

三、溶解扩散控释植入给药系统 92

四、溶蚀扩散控释植入给药系统 92

五、骨架扩散控释植入给药系统 92

第七章 其它控释给药系统 94

一、直肠给药系统 94

二、口腔内给药系统 94

三、静脉给药系统 95

五、自动反馈控制系统 96

四、肌内或腹腔注射给药系统 96

第八章 延缓释放制剂 98

第一节 延缓释药的机制 99

一、固体药物分散于凝胶(骨架)层中 99

二、药物分散于孔道骨架中 99

三、药物分散于膨胀(水化)的凝胶骨架中 100

四、包衣制剂 100

五、药物在油溶液中 100

六、离子交换药树指制剂 101

第二节 延缓释药制剂的设计 101

第三节 延缓释药制剂举例 104

第二节 固体分解药剂的组成 109

第一节 固体分解药剂的优缺点 109

第九章 固体分散药剂 109

第三节 固体分散药剂的分类 110

一、按药剂释放性能分 110

二、按药剂的分散状态分 110

三、其它 112

第四节 固体分散药剂的增溶机制及影响因素 112

一、聚乙二醇(PEG) 112

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114

三、胶体二氧化硅(SiO2) 115

四、其它载体 116

五、载体类型对增溶的影响 116

一、熔融法 117

第五节 固体分散药剂的制备和举例 117

二、溶剂法 119

三、溶剂-熔融法 120

四、研磨法 120

五、溶剂分散法 120

六、喷雾包埋法 121

第六节 固体分散药剂的质量研究 121

一、固体分散药剂的鉴别 121

二、溶出度测定 125

三、溶解度测定 125

四、稳定性测定和老化 125

五、生物利用度 127

一、肠溶性固体分散药剂 128

第七节 其它固体分散药剂 128

二、缓(控)释固体分散药剂 130

第十章 环糊精包合物 132

第一节 包合物的优缺点 132

第二节 环糊精的结构和性质 132

第三节 包合物的形成和包合作用 134

第四节 环糊精包合物的分类 136

第五节 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和举例 136

一、饱和溶液法 136

二、溶液-搅拌法 137

五、中和法 138

三、研磨法 138

四、冷冻干燥法 138

六、其它方法 139

第六节 环糊精包合物的质量研究 139

一、包合物的鉴别 139

二、包合物的收得率、包合率和药物利用率 145

三、包合物的含量测定 146

四、包合物的溶解性能测定 146

五、包合物的稳定性 148

六、体内释药试验 149

一、甲基化CD 151

第七节 环糊精衍生物包合物 151

七、包合物的刺激性试验 151

二、羟烃基化CD 152

三、作为缓释载体的CD 153

第十一章 微型胶囊 156

第一节 微囊的优缺点 156

第二节 微囊的形成机制 156

第三节 微囊的组成 158

一、囊材 158

二、囊心物 158

第四节 微囊的分类 158

第五节 微囊释放药物的机制 159

第六节 影响微囊释放药物的因素 160

一、囊材 160

二、囊膜厚度(h) 160

三、工艺条件 162

四、囊心物 163

第七节 微囊的制备方法和举例 164

一、单凝聚法 164

二、复凝聚法 166

三、溶媒--非溶媒法 168

四、液中干燥法 169

五、界面缩聚法 170

六、喷雾干燥法 171

七、滴入冻凝法 172

八、辐射化学法 173

九、静电沉积法 173

十、制备微囊方法的选择 173

第八节 微囊的质量研究 174

一、微囊的外形 174

二、微囊的粒度 174

三、微囊的稳定性 176

四、成囊率 177

五、包囊率 178

七、微囊的溶出度测定 179

六、微囊的含量测定 179

八、体内释放试验 180

九、其它质量控制指标 181

第九节 双(层)膜微囊和人工细胞 181

一、双膜微囊的制备和举例 181

二、人工细胞的应用原理 182

第十二章 脂质体 186

第一节 脂质体的优缺点 186

第二节 脂质体的结构 186

第三节 脂质体的分类 189

一、按脂质体的结构类型分 189

第四节 靶向给药评价 190

一、以t时药物浓度评价 190

二、按脂质体结构性能分 190

三、按脂质体荷电性分 190

二、以AUC评价 191

三、以AUQ评价 191

第五节 脂质体的作用机制 192

一、吸附 192

二、交换 192

三、内吞 192

一、脂质体的大小 193

第六节 影响脂质体作用的因素 193

七、磷酸酯酶消化 193

六、扩散 193

五、渗漏 193

四、融合 193

二、脂质体的表面电荷 194

三、脂质体的组成 194

四、药物包封方式 194

五、给药途径 194

第七节 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和举例 195

一、薄膜法 195

二、注入法 197

三、乳化法 197

四、熔融法 199

五、冷冻干燥法 200

六、超声法 200

七、其他方法 201

八、脂质体制备方法比较 201

第八节 脂质体的质量研究 202

一、包封率 202

二、稳定性与渗漏 205

三、粒径和分布 209

四、表面电性测定 210

五、体内分布试验 211

六、药效学试验 212

七、安全试验 214

第九节 特殊性能脂质体 215

一、免疫脂质体 215

二、多糖(糖脂)被复的脂质体 218

三、热敏感脂质体 219

四、pH敏感脂质体 219

第十三章 微球 223

第一节 微球的优缺点 223

第二节 微球的靶向和释放 223

一、微球的靶向作用 223

二、微球的释药机制 224

三、影响微球的释药因素 225

第三节 微球的组成 226

第四节 微球的分类 228

一、按基质分类 228

二、按微球的性状分类 228

三、按给药途径分类 228

第五节 微球的制备和举例 229

一、加热固化法 229

二、加交联剂(催化剂)固化法 229

三、挥散溶媒聚合法 230

第六节 微球的质量研究 231

一、载药量 231

四、照射聚合法 231

二、微球粒子大小和粒度分布 232

三、溶出度测定 232

四、溶胀率和溶胀压测定 233

五、体内分布试验 234

六、栓塞性试验 234

第七节 免疫微球和免疫毫微球粒 235

第十四章 新型乳剂 237

第一节 静脉营养输送乳剂 239

一、静脉营养输入乳剂的优缺点 241

二、制备和举例 241

一、靶向作用 242

第二节 靶向给药乳剂 242

二、靶向一级乳剂 244

三、复乳 244

第三节 新型乳剂的质量研究-稳定性试验 246

一、一级乳剂的稳定性 247

二、复乳的稳定性 250

第四节 提高乳剂稳定性的方法 254

一、明胶微球乳 255

二、聚丙烯酰胺凝胶乳 255

三、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凝胶乳 255

四、其它方法加工乳剂 256

第一节 毫微囊 258

第十五章 毫微体系 258

第二节 毫微球粒 259

第三节 毫微脂粒 261

第四节 微孔 261

一、表面活性剂和辅助表面活性剂选择 262

二、制备方法 262

三、应用 263

第十六章 磁性药物制剂 264

第一节 磁性药物制剂的优点、问题和要求 264

一、磁性物质的磁化 265

第三节 磁控定位机制 265

第二节 磁性物质 265

二、磁控定位 266

第四节 影响磁控定位的因素 267

一、磁性物质 267

二、制剂的粒度 267

三、介质(血液)流速 268

四、受试管(道)的粗细及其壁的厚薄 268

五、给药部位 268

六、外加磁场 268

第五节 制备和举例 269

一、磁性微球 269

七、给药剂量 269

八、其他 269

二、磁性微囊 271

三、包封型磁性微球 271

四、磁性毫微粒 271

五、磁性片剂和磁性胶囊 272

第六节 磁控定位试验 272

一、体外磁控定位试验 272

二、体内磁控定位试验 273

第十七章 靶向前体药物 275

一、肿瘤 276

二、免疫 276

第一节 肿瘤与免疫 276

三、肿瘤抗原 278

第二节 单克隆抗体 279

一、制备单克隆抗体 281

二、单克隆抗体的应用 283

第三节 药物--单克隆抗体结合物 284

一、制备结合物的意义和应用结合物的局限性 284

二、药物--单克隆抗体结合物靶向作用机制 285

三、药物、抗体交联方法 286

四、药物--抗体结合物的制备和举例 291

五、药物--抗体结合物的质量研究 297

第四节 其他大分子前体药物 300

附 一般前体药物简介 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