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产士手册》PDF下载

  • 购买积分:17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庞秩东等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60
  • ISBN:14048·2338
  • 页数:567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编 妇产科基础知识 1

第一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1

第一节 外生殖器 1

一、阴阜 1

二、大阴唇 1

三、小阴唇 1

四、阴蒂 1

八、防道口及处女膜 2

七、尿道口 2

六、前庭大腺 2

五、前庭 2

九、会阴 3

第二节 内生殖器 3

一、阴道 3

二、子宫 4

三、输卵管 7

四、卵巢 8

第三节 女性生殖器的邻近器官 9

一、尿道 9

五、阑尾 10

四、直肠 10

第一节 胎儿及胎儿附属物 10

三、输尿管 10

二、膀胱 10

第四节 女性生殖系统的血管、淋巴和神经 11

一、血管 11

二、淋巴 13

三、神经 14

第五节 女性骨盆 15

一、骨盆的组成 15

二、大骨盆(假骨盆)和小骨盆(真骨盆) 16

三、冀骨盆各平面及其径线 16

四、骨盆轴 19

第六节 骨盆底组织、盆腔腹膜、盆腔结缔组织 19

一、骨盆底组织 19

第一节 妇女一生各个阶段的生理特点 22

一、新生儿期 22

三、盆腔结缔组织 22

第二章 女性生殖生理 22

二、骨盆腔腹膜 22

二、婴儿及儿童期 23

三、青春期 23

四、性成熟期 23

五、更年期 23

六、老年期 24

第二节 月经与经期卫生 24

一、月经的临床表现 24

二、经期卫生 25

一、卵巢的周期变化 26

第三节 卵巢周期变化与卵巢激素 26

二、卵巢激素 27

第四节 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 30

一、增殖期 30

二、分泌期 30

一、垂体促性腺激素 32

第五节 性周期及共调节机制 32

三、月经期 32

二、卵巢激素的反馈作用 34

三、下丘脑释放因子 34

四、月经周期的调节 35

第一章 妇科检查法 38

第一节 一般检查法 38

一、问诊 38

第二编 妇产科检查法 38

二、视诊 39

三、触诊 40

四、内诊、双合诊及三合诊 42

五、直肠诊 45

六、窥阴器检查法 45

第二节 特殊检查法 47

一、阴道分泌物涂片检查法、悬滴检查法 47

二、检查卵巢功能常用的方法 49

三、防癌检查法 52

四、子宫探针检查法 56

五、后穹窿穿刺法 57

六、尿妊娠试验 58

七、超声波检查 58

八、用于不孕症的检查方法 58

九、诊断性刮宫术 60

十、匹拉米洞试验 61

(一)问诊 63

(二)视诊 63

一、一般检查法 63

第一节 孕妇检查法 63

第二章 产科检查法 63

(三)腹部触诊 64

(四)腹部听诊 66

(五)腹部测诊 69

(六)骨盆测量法 71

(一)妊娠生物学诊断法——雄蟾蜍妊娠试验 75

二、特殊检查法 75

(七)内诊 75

(二)妊娠免疫试验 76

(三)黄体酮试验 77

(四)超声波检查 77

(五)胎儿心电图检查法 77

(六)分娩监视器诊查法 77

(七)妊娠的X线诊断法 78

(八)尿蛋白检查法 78

(九)尿沉渣检查法 79

(十)粪便寄生虫卵检查法 80

(十一)血液检查法 81

(十二)肾功能试验 91

(十三)肝功能试验 94

六、骨盆测量 97

四、触诊 97

五、听诊 97

三、视诊 97

二、全身状态检查 97

一、问诊 97

第二节 临产妇检查法 97

七、内诊 98

八、直肠诊 99

(一)胎儿的发育 100

二、胎儿 100

一、胎儿附属物 100

第一章 正常妊娠 100

第三编 生理产科及其处理 100

(二)足月胎儿的特征 101

(三)足月胎儿的头部 102

(四)胎儿血液循环 104

第二节 妊娠期母体的变化 107

一、全身变化 107

二、局部变化 108

一、妊娠诊断 109

第三节 妊娠的诊断,确定妊娠的各时期及预产期 109

二、妊娠的早期诊断 111

三、妊娠的晚期诊断 112

四、胎儿在子宫内的姿势、产式、先露及胎方位 112

五、确定妊娠时期及预产期 118

六、妊娠期间胎儿生死的诊断 121

七、初孕妇和经产妇的鉴别 124

第四节 孕期保健及孕期卫生 124

一、孕期保健 124

二、孕期卫生 126

第二章 正常分娩 127

第一节 分娩的先兆 127

一、子宫底下降 127

二、前驱期子宫收缩 127

三、尿便频数 127

四、血性分泌 127

第二节 产力 127

一、阵缩 128

一、开口期(第一产程) 129

第三节 正常分娩的临床经过 129

三、提肛肌的收缩 129

二、腹压 129

二、胎儿娩出期(第二产程) 130

三、胎盘娩出期(第三产程) 131

第四节 分娩机转 131

一、胎头娩出的机转 131

二、胎盘剥离和排出的机转 131

第五节 分娩引起母体和胎儿的变化 133

一、母体方面 133

二、儿体方面 134

第六节 正常分娩的处理 135

一、分娩处理应掌握的原则 135

二、分娩各期的处理和应注意的事项 136

[附]胎盘取血法 142

第七节 胎儿窘迫的防治和新生儿窒息的急救 143

一、胎儿窘迫的防治 143

二、新生儿窒息的急救 145

一、呼吸 147

二、脉搏 147

三、体温 147

四、皮肤 147

第八节 新生儿的护理 147

五、消化 148

六、大小便 149

七、脐带 149

十、环境及新生儿卫生 150

八、体重 150

九、乳腺及性器官 150

十一、隔离制度 151

十二、预防接种 151

第三章 正常产褥 151

第一节 生殖器官的复旧 151

一、子宫体的复旧 151

三、卵巢的变化 152

四、恶露的变化 152

二、子宫颈的复旧 152

第二节 乳房的变化 153

一、乳房 153

二、乳汁的分泌 153

第三节 全身变化 153

一、体温 153

二、脉搏 153

三、腹壁 153

四、体重 153

五、胃肠 153

六、尿 153

七、皮肤 153

四、饮食 154

七、产后体操 154

五、注意大小便通畅 154

六、注意乳房清洁 154

三、防止感染 154

二、充分睡眠 154

一、卧床休息 154

第四节 产后卫生保健 154

八、产后检查 155

九、性交 155

第四编 病理产科及其处理 156

第一章 异常妊娠 156

第一节 妊娠中毒症 156

(二)妊娠剧吐(妊娠恶阻) 157

(一)流涎及妊娠呕吐 157

一、妊娠前牛期中毒症 157

二、妊娠后牛期中毒症 160

(一)妊娠水肿 160

(二)妊娠肾病(轻症先兆子痫) 161

(三)先兆子痫 162

(四)子痫 163

第二节 胚胎发育异常及附属物异常 167

一、胎盘异常 167

二、脐带异常 168

三、水泡状胎块(葡萄胎) 168

(一)羊水过多症 170

四、羊水异常 170

(二)羊水过少症 172

五、胎膜破裂时间异常 172

(一)胎膜早破(早期破水) 172

(二)胎膜迟破(迟滞破水) 174

(三)胎膜牢固愈着 174

六、胎儿发育异常 174

(一)畸形 174

(二)子宫腔内胎儿死亡 175

第三节 各种疾病对妊娠和分娩的影响 176

一、局部性疾病 176

(一)妊娠与生殖器官炎症 176

(二)妊娠和子宫位置异常(子宫后屈) 177

(三)妊娠和生殖器肿瘤 177

二、全身性疾病 179

(一)妊娠与心脏病 179

(四)妊娠与子宫发育缺损 179

(二)妊娠与肾炎 182

(三)妊娠与高血压 182

(四)妊娠与结核病 183

(五)妊娠与传染病 184

(六)妊娠与阑尾炎 184

(七)妊娠与内分泌病 184

一、流产 185

第四节 流产和早产 185

二、早产 190

三、早产儿的护理 190

第五节 子宫外孕 192

一、输卵管妊娠 192

二、卵巢妊娠及膜腔妊娠 193

第六节 妊娠中的阴道流血 194

一、妊娠前半期出血 194

(一)宫缩无力 195

第一节 产力异常 195

一、宫缩异常 195

三、妊娠全期的出血 195

二、妊娠后半期出血 195

第二章 异常分娩 195

(二)宫缩过强 198

(三)痉挛性宫缩 198

二、腹压不全(腹肌乏力) 199

第二节 骨产道异常 199

一、骨盆上口狭窄 200

第三节 软产道异常 201

一、子宫颈口狭窄 201

三、骨盆出口狭窄 201

二、骨盆中段狭窄 201

二、阴道及会阴部异常 202

第四节 产式及先露异常 202

一、儿头先露异常 202

(一)顶先露 202

(二)额先露 203

(三)面先露 205

二、臀先露及其各种类型 206

(一)臀先露(单臀先露) 207

(二)足先露和膝先露 210

(三)完全臀先露 211

三、横位、斜位、复杂先露 211

(一)横位、斜位 211

(二)复杂先露 214

第五节 多胎妊娠 215

一、双胎妊娠的诊断 215

二、对妊娠的影响 215

三、对分娩的影响 215

一、前置胎盘 217

四、分娩引导 217

第六节 妊娠晚期及分娩时出血 217

二、胎盘早期剥离 220

第七节 产后出血 222

一、产后即时出血 223

(一)子宫乏力性出血(弛缓性出血) 223

(二)胎盘滞留 223

(三)胎盘或胎膜残留 224

第八节 分娩损伤 225

一、子宫破裂 225

二、产后晚期出血 225

二、子宫颈裂伤 227

三、阴道裂伤 228

四、会阴裂伤 228

五、阴道和外生殖器血肿 229

六、瘘管 229

(三)产后感染的分类 230

(二)威染经过 230

(一)病原菌 230

第一节 产褥感染 230

第三章 异常产褥 230

(四)诊断 232

(五)治疗 233

(六)预防 235

第二节 子宫复旧不全和乳房疾患 235

一、子宫复旧不全 235

二、乳腺炎 236

第三节 产褥中暑 237

三、乳汁不足 237

第四节 尿闭 240

第五节 尿失禁 241

第五编 妇产科手术 242

第一章 妇产科手术总论 242

第一节 手术前准备及手术后处理(护理) 242

一、术前各种手术用品的准备 242

二、患者术前的准备 242

三、术后处理(护理) 243

第二节 手术时患者应采取的位置 244

一、腹部手术 244

二、阴道手术 244

第三节 妇产科手术时的麻醉法 244

一、硬膜外麻醉 245

二、阴部神经阻滞麻醉与局部麻醉 246

三、针刺麻醉 247

二、手术部位的消毒 248

第四节 消毒法 248

一、手部消毒 248

三、手术器械及用品的消毒法 249

第二章 产科手术各论 250

第一节 钳刮术(刮宫术) 250

第二节 吸宫术 254

[附]火罐式负压瓶的制备 255

第三节 引产术 256

一、适应症 256

二、条件 256

三、方法 256

(一)新针引产 256

(二)药物引产 257

(三)激素引产 257

(四)手术引产 258

第四节 会阴切开术及会阴缝合术 262

一、会阴切开术 262

二、会阴缝合术 263

第五节 子宫颈管裂伤缝合术 266

第六节 胎盘用手剥离术 266

第七节 产钳术 268

第八节 胎头吸引术 275

第九节 回转术 276

一、外回转术 277

二、内回转术 278

三、双合回转术 282

第十节 臀牵引术 283

第十一节 剖腹产术 288

第十二节 毁胎术 294

一、穿颅术与碎颅术 294

二、断头术 297

三、内脏取出术 298

四、脊椎切断术 298

五、锁骨切断术 298

第一节 无月经 299

一、生理性无月经 299

第一章 月经异常 299

第六编 妇科疾病及处理法 299

二、病理性无月经 301

三、精神性无月经 306

第二节 月经过少和稀发月经 307

一、月经过少 307

二、稀发月经 307

第三节 月经过多和频发月经 308

一、月经过多 308

二、频发月经 312

第四节 早发月经 313

第五节 晚发月经 313

第六节 经前期紧张症 314

第七节 痛经 315

第八节 功能性子宫出血 322

第九节 更年期障碍(更年期综合症) 329

第二章 生殖器官畸形 332

第一节 生殖器闭锁(锁阴) 332

第四节 子宫阴道畸形 334

第二节 外生殖器畸形 334

第三节 阴道缺损 334

第五节 输卵管及卵巢畸形 335

第三章 外阴部疾患 335

第一节 外阴炎 335

第二节 外阴搔痒症 336

第三节 尖头湿疣 338

第四节 前庭大腺炎 338

[附]前庭大腺囊肿摘除术 338

第五节 外阴溃疡 340

第六节 女阴肿瘤 341

[附]女阴软性纤维瘤切除术 342

第四章 尿路疾患 345

第一节 尿道肉阜 345

第二节 尿道炎 345

第三节 膀胱炎 346

第四节 肾盂炎(肾盂肾炎) 347

第一节 白带过多 349

第五章 阴道疾患 349

第二节 阴道炎 351

霉菌性阴道炎 353

滴虫性阴道炎 354

第三节 阴道壁囊肿 364

第四节 阴道癌瘤 366

第五节 阴道绒毛膜上皮癌 367

第六节 其他阴道肿瘤 367

第七节 阴道痉挛 367

一、急性子宫内膜炎 368

第六章 子宫疾患 368

第一节 子宫炎症 368

二、慢性子宫内膜炎 369

三、慢性子宫颈炎及宫颈糜烂 369

第二节 子宫位置异常 370

一、子宫后倾及子宫后屈 370

二、子宫重度前屈 371

三、子宫脱垂 371

四、子宫内翻 378

第三节 子宫颈息肉 380

第四节 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腺瘤) 381

第五节 子宫良性肿瘤 382

一、子宫颈粘膜下肌瘤 382

二、子宫肌瘤 382

第六节 子宫恶性肿瘤 389

一、子宫肉瘤 389

(一)子宫颈癌 390

二、子宫癌瘤 390

(二)子宫体癌 396

(三)绒毛膜上皮癌 397

第七章 卵巢疾患 400

第一节 卵巢炎 400

一、急性卵巢炎 400

二、慢性卵巢炎 401

第二节 卵巢肿瘤 402

一、卵巢囊肿 402

二、实质性卵巢瘤 404

第一节 输卵管炎 406

第八章 输卵管疾患 406

第二节 输卵管肿瘤 408

第九章 骨盆结缔组织及骨盆腹膜疾患 408

第一节 急性子宫旁组织炎 408

第二节 盆腔腹膜炎 409

第十章 生殖器结核 411

第十一章 不孕症 413

第十二章 妇产科常见症状的鉴别诊断 417

第一节 阴道出血 418

第二节 白带增多 419

第三节 盆腔(下腹部)肿块 419

第四节 腹痛(下腹痛) 421

第五节 腰背痛 424

一、由于盆腔器官病变引起的腰痛 425

二、由盆腔外原因引起的腰痛 425

二、阻止孕卵着床法 426

一、抑制排卵法 426

第七编 计划生育 426

第一章 节育的原理 426

三、阻止卵子和精子结合的方法 427

第二章 避孕的方法 427

第一节 药物避孕法 427

一、口服避孕药及避孕针剂 427

(一)短效口服避孕药 428

(二)探亲避孕药 428

(三)长效避孕针 429

(一)避孕药膏 430

二、局部用药法 430

(二)避孕栓剂 431

(三)避孕药片 431

(四)避孕药膜 431

第二节 工具避孕法 432

一、阴茎套 432

二、阴道隔膜 433

三、宫内节育器 436

第一节 节育环放置术 437

第三章 节育手术 437

第三节 安全期避孕法 437

第二节 节育环取出术 442

第三节 女性节育手术 444

输卵管结扎术 444

输卵管粘堵术 451

第八编 妇幼保健 452

第一章 妇女保健 452

一、妇女保健工作的重要意义 452

二、妇女保健工作的范围 452

三、妇女保健工作的措施 453

第二章 儿童保健 455

第一节 散居儿童保健(地段工作) 455

一、地段工作的任务和对象 455

二、开展地段儿童保健工作前的准备 455

三、地段儿童保健工作内容 457

(一)宣传教育 457

(二)家庭访视 458

(三)健康检查及缺点矫治 459

(五)预防接种 461

(四)传染病管理 461

(六)疾病治疗 462

第二节 集体儿童保健工作 462

一、托幼机构的类型 462

二、托幼机构的编班原则 462

三、托幼机构的保健工作 462

(一)健康检查 462

(二)个人卫生 463

(四)营养 464

(三)环境卫生与安全设备 464

(五)生活制度 466

(六)体格锻炼 466

(七)传染病管理 467

(八)家长联系工作 468

(九)种经心理方面的教养 468

(三)缺点矫治 469

(二)健康检查 469

(一)宣传教育 469

二、保健门诊的工作内容 469

一、保健门诊的任务与对象 469

第三节 儿童保健门诊工作 469

(四)预防接种 470

第三章 儿科常见疾病 471

第一节 新生儿常见疾病 471

一、新生儿颅内出血 471

二、一般产伤 472

三、新生儿出血症 473

四、新生儿硬肿症 474

五、新生儿脐炎 475

六、新生儿败血症 475

七、新生儿肺炎 477

八、新生儿破伤风 478

第二节 小儿常见传染病 480

一、麻疹 480

二、风疹 484

四、水痘 485

三、幼儿急疹(婴儿玫瑰疹) 485

五、腮腺炎 486

六、传染性肝炎(病毒性肝炎) 488

七、脊髓灰质炎 490

八、猩红热 493

九、百日咳 493

十、细菌性痢疾 496

十一、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 499

一、上呼吸道感染 500

二、支气管炎 502

三、支气管肺炎 503

四、婴幼儿腹泻(婴幼儿消化不良) 505

五、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510

六、婴儿手足搐搦症 512

一、围产期的概念 513

第四章 围产期保健 513

二、围产期保健工作的意义 514

(二)关于新技术的应用 515

(一)围产期保健工作的内容 515

三、围产期保健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515

第九编 妇产科常用药物 517

第一章 消毒防腐药 517

第二章 磺胺类及呋喃类抗菌药 518

第三章 抗菌素 520

第四章 抗结核药 524

第五章 抗恶性肿瘤药 525

第六章 催眠药及安神药 527

第七章 镇静药、抗癫痫药及抗惊厥药 528

第八章 镇痛药 529

第九章 解热药 531

第十章 中枢兴奋药 532

第十一章 主要作用于传出神经药物 533

第十二章 强心甙类药物 535

第十三章 血管扩张药及抗高血压药 536

第十四章 止血药 538

第十五章 抗凝血药 540

第十六章 治疗贫血药 540

第十七章 苦味药及助消化药 541

第十八章 泻药 542

第十九章 子宫收缩药和调经药 543

第二十章 利尿药 545

第二十一章 抗组织胺药 546

第二十二章 激素类药 547

第二十三章 维生素及其它补养药 549

第二十四章 酸、硷、盐类 553

第十编 附录 555

一、华氏温度计与摄氏温度计对照表 555

二、温度换算公式 556

三、度量衡名称表及公制计量单位与市制单位折算表 556

四、我国市用衡制(旧市秤与市秤)与公制换算 557

五、处方用拉丁文缩写表 558

第三节 小儿常见疾病 560

六、老幼用药剂量折算表 561

七、常用注射药物配伍禁忌表 562

八、用不同浓度溶液配制成所需浓度溶液折算法 564

九、预防接种表 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