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概论 1
第一篇 硫酸盐浆厂大气污染物质 13
第一章 污染气体的特征及性质 13
一、硫酸盐浆厂污染气体的物理化学性质 16
(一)硫化氢的特征及性质 18
(二)二氧化硫的特征及性质 20
(三)甲硫醇的特征及性质 21
(四)甲硫醚及二甲基二硫化物的特征及性质 22
二、污染气体的散发点及其分布 25
第二章 污染气体的形成及其控制因素 28
一、蒸煮过程的污染气体 28
(一)蒸煮过程污染气体的产生 28
(二)影响污染气体散发的因素 31
二、浆料洗涤过程的污染气体 35
三、碱回收炉恶臭气体的形成及控制 36
四、直接蒸发器的污染气体 45
五、多效蒸发系统的污染气体 48
六、黑液氧化系统的污染气体 49
七、熔融物溶解槽的污染气体 50
八、石灰回收炉的污染气体 51
第三章 硫酸盐浆厂的粉尘污染 52
一、概述 52
二、碱回收炉及直接蒸发器散发的粉尘 55
三、石灰回收炉散发的粉尘 57
四、熔融物溶解槽及石灰消化槽散发的粉尘 58
第二篇 硫酸盐浆厂大气污染控制技术 62
第四章 蒸煮过程大气污染控制 62
一、喷放气污染控制 62
二、小放气污染控制 70
三、连续蒸煮的大气污染控制 71
一、多效真空蒸发系统 75
第五章 多效蒸发系统大气污染控制 75
二、其它多效蒸发系统 80
三、蒸发系统污染气体的碱液吸收处理 82
第六章 不冷凝气的收集和处理 85
一、不冷凝气的收集与输送 85
二、不冷凝气的燃烧 95
第七章 污冷凝水处理 100
一、概述 100
二、污冷凝水的气提处理 108
三、污冷凝水的汽提处理 111
四、污冷凝水的生化处理 115
五、冷凝水的回用 118
第八章 浆料洗涤、塔罗油回收及黑液贮槽大气污染控制 121
一、浆料洗涤系统大气污染控制 121
二、塔罗油回收系统大气污染控制 125
三、黑液贮槽大气污染控制 128
一、黑液氧化的目的 129
第九章 黑液氧化 129
二、黑液用空气氧化 130
三、黑液用氧气氧化 144
第十章 碱回收炉系统大气污染控制 153
一、北欧型碱回收炉与北美型碱回收炉 153
二、除臭式碱回收炉 162
三、粉尘污染控制 167
四、恶臭硫化物的吸收处理 172
五、其它碱回收方法 176
(一)浓黑液分段多室燃烧法——科皮兰法 177
(二)浓黑液热解气化法——加利福尼亚大学法 178
(三)黑液水热解法 180
(四)黑液湿空气氧化法——泽门曼(Zimmerman)法 181
(五)黑液的SCA-Billerud回收法 182
(六)浓黑液流化床回收法 184
一、石灰回收炉大气污染控制 186
第十一章 石灰回收炉、熔融物溶解槽以及氮的氧化物、水蒸气大气污染控制 186
二、熔融物溶解槽大气污染控制 190
三、氮的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及水蒸气的散发及控制 193
第三篇 亚硫酸盐浆厂、纸浆漂白、废水处理及动力锅炉车间的大气污染控制 198
第十二章 亚硫酸盐浆厂大气污染控制 198
一、概述 198
二、蒸煮过程大气污染控制 201
三、浆料洗涤系统大气污染控制 204
四、蒸发系统大气污染控制 204
五、制酸系统大气污染控制 208
六、亚硫酸盐废液的回收及大气污染控制 211
第十三章 纸浆漂白、废水处理以及动力锅炉车间大气污染控制 217
一、漂白车间大气污染控制 217
二、废水处理车间大气污染控制 219
三、动力锅炉系统大气污染控制 221
一、概述 230
(一)污染物存在的状态 230
第四篇 制浆造纸工业大气污染检测技术 230
第十四章 检测概论 230
(二)与造纸工业有关的大气污染物质控制标准 231
(三)污染物浓度的换算及对分析精确性的要求 232
(四)制浆造纸工业空气污染监测情况 233
二、污染物质分析取样法 235
(一)取样地点及时间的选定 235
(二)取样方式及其装置 236
(三)污染散发源取样法 240
三、排除干扰物质 243
(一)干扰物的分离 244
(二)测定时掩蔽 245
(三)差示测定 247
一、污染物质的分项分析法 248
(一)二氧化硫的测定 248
第十五章 大气污染物质的分析 248
(二)硫酸雾的测定 255
(三)硫化氢的测定 257
(四)硫醇类化合物的测定 261
(五)氮的氧化物测定 265
(六)氯的测定 269
(七)尘粒测定 273
二、污染物的综合检测及现代分析手段的一些进展 275
(一)气相色谱法 276
(二)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法 281
(三)光度计检测法 283
(四)电化学法 287
附录 290
附表1 大气组成表 290
附表2 硫化氢对人体的作用 290
附表3 植物对硫化氢的抗性 290
附表6 氨对人体的作用 291
附表4 氯对人体的作用 291
附表5 植物对氯的抗性 291
附表7 二氧化硫对人体的作用 292
附表8 二氧化硫对各种植物的危害浓度 293
附表9 植物对二氧化硫毒害反应比较表 293
附表10 一些树木对二氧化硫的抗性 294
附表11 一氧化碳对人的危害 294
附表12 二氧化氮对人的影响 294
附表13 飘尘对人的影响 295
附表14 我国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 296
附表15 我国十三类有害物质的排放标准 297
附表16 美国环保局(EPA)气体排放标准 301
附表17 加拿大气体排放标准 302
附表18 日本的气体排放质量标准 303
附表19 日本的恶臭气体控制标准 303
主要参考文献 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