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1
大事记 7
地理编 33
第一章 建置 33
第一节 位置、疆域 33
第二节 建置沿革 33
第三节 行政区划 34
第四节 县城 41
第二章 自然环境 44
第一节 地质、地貌 44
第二节 气候、水文 46
第三节 土壤、土地 49
第四节 自然灾害 54
第五节 自然景观 58
第六节 矿藏与野生动、植物 61
政治编 67
第一章 政党 67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 67
第二节 其他党派 81
第二章 保靖县人民代表大会 83
第三章 政府 86
第一节 机构 86
第二节 人事 88
第三节 政务纪要 93
第四章 公安、司法 95
第一节 公安 95
第二节 司法 96
第五章 县政协、县参议会 99
第一节 县政协 99
第二节 县参议会 100
第六章 群众团体 100
第一节 工人组织 100
第二节 农民组织 101
第三节 青少年组织 102
第四节 妇女组织 104
第五节 工商组织 106
第七章 军事 106
第一节 机构沿革 106
第二节 兵役 108
第四节 兵事 109
第三节 国民兵、民兵 109
经济综述编 117
第一章 生产关系变革 117
第一节 封建剥削制度 117
第二节 土地改革 118
第三节 社会主义改造 119
第四节 农村人民公社 121
第五节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21
第二章 经济发展概况 122
第一节 发展速度及水平 122
第二节 发展比例 123
第三节 劳动生产率 125
第四节 人民生活 126
第一节 计划管理 127
第二节 工商管理 127
第三章 经济管理 127
第三节 物价管理 129
第四节 计量管理 130
第五节 审计监督 131
第六节 物资管理 131
农业编 135
第一章 种植业 135
第一节 种子 135
第二节 肥料 139
第三节 耕作制度 140
第四节 作物栽培 141
第五节 作物保护 147
第六节 农机、农具 148
第二章 养殖业 151
第一节 畜牧 152
第二节 水产 156
第三章 林业 157
第一节 森林资源 158
第二节 采种育苗 159
第三节 经济林 159
第四节 植树造林 160
第五节 森林管理 162
第六节 病虫防治 163
第七节 木材生产 163
第四章 油桐 163
第一节 油桐生产 163
第三节 油桐品种 165
第二节 桐林分布 165
第四节 油桐栽培 166
第五节 防治病虫 166
第五章 水利 167
第一节 蓄水 167
第二节 引水 168
第三节 提水 169
第四节 人畜饮水 171
第五节 管水 172
第六章 乡镇企业 176
第一节 发展状况 176
第二节 经营管理 176
工交编 181
第一章 工业 181
第一节 电力 182
第二节 化学工业 183
第三节 采掘工业 184
第四节 机械、五金 185
第五节 建材、建筑 186
第六节 食品工业 187
第七节 纺织、缝纫 189
第八节 造纸、印刷 190
第九节 造船、木器 190
第十节 陶器、瓷器 191
第十一节 其他工业 191
第二章 交通运输 192
第一节 陆路建设 193
第二节 水路建设 195
第三节 客货运输 196
第四节 交通管理 197
第三章 邮电 199
第一节 邮政 200
第二节 电信 202
第三节 邮电设备 203
财贸编 207
第一章 财政 207
第一节 收入 207
第二节 支出 215
第三节 管理 219
第二章 金融 224
第一节 货币 225
第二节 信贷 226
第四节 债券 227
第三节 存储 227
第五节 保险 228
第三章 商业 228
第一节 流通 230
第二节 购销 233
第三节 市场 241
第四节 对外贸易 243
第四章 粮油贸易 244
第一节 粮食 244
第二节 油脂 252
文教编 257
第一章 教育 257
第一节 私塾、义学、书院 258
第二节 学前教育 259
第三节 普通教育 260
第四节 成人教育 272
第五节 教师 275
第六节 教研活动 278
第七节 教育经费 280
第八节 校舍及教学设备 281
第二章 科学技术 281
第一节 科研机构 282
第二节 科研成果 282
第三节 技术推广 284
第四节 科技队伍 284
第三章 文化艺术 286
第一节 组织机构 286
第二节 文化活动 286
第三节 戏剧、电影、电视 292
第四节 山歌 294
第五节 图书 300
第六节 新闻 301
第七节 文物古迹 302
第四章 体育 306
第一节 学校体育 307
第二节 群众体育 310
第三节 民族民间传统体育 313
第四节 经费、场地、设施 314
第五章 医药卫生 317
第一节 医疗防疫 318
第二节 医药 323
第三节 环境卫生 326
第二节 村寨、住宅 329
第一节 族称确定 329
民族编 329
第一章 土家族 329
第三节 宗族、家庭 330
第四节 称谓 330
第五节 信奉 331
第六节 语言 331
第七节 文学艺术 345
第八节 习俗 345
第二章 苗族 351
第一节 迁徙定居 352
第二节 反压迫斗争 352
第三节 家庭、住宅 354
第四节 称谓 354
第五节 语言文字 355
第六节 文学艺术 367
第七节 习俗 368
第三章 民族政策实施 374
第一节 民族干部政策 374
第二节 政策照顾 374
第三节 民族团结 375
附录 土司考 376
社会编 381
第一章 人口 381
第一节 人口变动 381
第二节 人口结构 381
第三节 人口分布 382
第一节 政策、规定 383
第二章 计划生育 383
第二节 节育措施 384
第三章 劳动、工资 384
第一节 劳动 384
第二节 工资 385
第四章 社会保障 389
第一节 救济 389
第二节 优抚工作 391
第三节 劳动保险 392
第四节 社会保保险 394
第二节 道教 395
第三节 天主教 395
第一节 佛教 395
第五章 宗教 395
第四节 基督教 396
第六章 会道门 396
第一节 同善社 396
第二节 文坛 397
第三节 归根教 397
第四节 乩坛 397
第七章 方言、农谚、歇后语 398
第一节 方言 398
第二节 农谚 399
第三节 歇后语 401
人物编 407
第一章 人物传 407
第二章 英名录 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