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页 1
上卷 原理 2
绪论 2
第一章 键合与结构稳定性 8
1.1 金属间化合物稳定性的电子理论 8
1.1.1 简介 8
1.1.2 合金有序化的电子结构方法 11
1.1.3 合金的基态性质 20
1.1.4 有限温度下合金的稳定性 22
1.1.5 应用 25
1.1.6 结论 32
1.2 第一性原理的计算 32
1.2.1 金属间化合物内聚能的物理基础 33
1.2.2 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 36
1.2.3 金属间化合物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结果 38
1.2.4 小结 55
1.3.1 引言 56
1.3 晶体形态和键合表征 56
1.3.2 晶体习性的表征 58
1.3.3 晶体习性的几何分类 68
1.3.4 结论 70
1.4 弹性性质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71
1.4.1 引言 71
1.4.2 理论基础和计算过程 72
1.4.3 弹性系数的计算 76
1.4.4 计算结果 81
1.4.5 小结 86
1.4.6 附录 87
1.5 热力学性能与键合特征 89
1.5.1 引言 89
1.5.2 基本关系 90
1.5.3 热力学状态函数的确定及其与相平衡的关系 91
1.5.4 金属间化合物稳定性的一般概念 97
1.5.5 Hume-Rothery(H-R)相的稳定 98
1.5.6 Laves相 106
1.5.7 金刚石键化合物 109
1.5.8 Zintl相 109
1.5.9 Ni2In和NiAs化合物 112
1.5.10 Nl2Al3化合物 112
1.5.11 相图与生成焓 114
1.5.12 偏原子体积和偏生成焓之间的关系 116
1.5.13 热容和多形转变 118
1.5.14 有序-无序现象 119
1.5.15 金属间化合物的生成熵 120
1.5.16 金属间化合物和熔解熵 121
1.5.17 三元金属间化合物的热力学性质 122
1.5.18 小结 123
1.6 键合特征与电荷密度及环境脆性 124
1.6.1 电荷密度与键合特征 124
1.6.2 环境脆性与键合特征 130
参考文献 135
1.6.3 小结 135
第二章 晶体结构 138
2.1 长程有序结构(超结构) 139
2.1.1 无序结构为A1有序化后可能出现的结构 139
2.1.2 无序结构为A2有序化后出现的超结构 140
2.1.3 无序结构为A3有序化后可能出现的结构 141
2.1.4 长周期超点阵或称反相超点阵,亦称CuAuII结构 141
2.2.1 Ni3Al及NiAl的晶体结构 142
2.2 典型铝化物和硅化物的晶体结构 142
2.2.2 Fe3Al及FeAl的晶体结构 143
2.2.3 Ti3Al,TiAl和TiAl3的晶体结构 144
2.2.4 Ti5Si3的晶体结构 145
2.2.5 MoSi2型相的晶体结构 147
2.3 拓扑密排相(TCP相)的晶体结构 149
2.3.1 TCP相晶体结构特征 149
2.3.2 Cr3Si(β-W)结构 154
2.3.3 Laves相晶体结构 156
2.3.4 σ相晶体结构 163
参考文献 166
第三章 晶体缺陷 168
3.1 点缺陷 168
3.1.1 Ll2超结构的有序金属间化合物 169
3.1.2 B2超结构的有序金属间化合物 172
3.1.3 Ll0超结构的有序金属间化合物 177
3.2 超点阵位错 179
3.2.1 反相畴界和反相畴结构 180
3.2.2 Ll2结构中的超位错 181
3.2.3 Ll0超结构中的位错 184
3.2.4 B2结构中的位错 191
3.2.5 DO3结构中的位错 193
3.2.6 DO19结构中的位错 195
3.3 晶界结构 195
3.3.1 Ll2合金的晶界结构 196
3.3.2 NiAl中的晶界结构 200
第三章附录:金属间化合物中反相畴界能 205
参考文献 209
第四章 金属间化合物的相图、相结构与相变 212
4.1 含有金属间化合物的相图 212
4.1.1 含有金属间化合物的二元相图 212
4.1.2 含有金属间化合物的三元相图 218
4.1.3 金属间化合物的伪二元及伪三元相图 223
4.2 金属间化合物的相结构 226
4.2.1 金属间化合物相的特性与分类 226
4.2.2 面心立方结构的有序衍生相结构 231
4.2.3 密排六方结构的有序衍生相结构 234
4.2.4 体心立方结构的有序衍生相结构 235
4.2.5 TCP相的相结构 237
4.3 金属间化合物相的结构稳定性 243
4.3.1 化合物的相形成图和结构图 243
4.3.2 亚稳相分析 251
4.3.3 合金化与相结构稳定性 254
4.3.4 形变诱导相结构变化 256
4.4.1 有序无序相变理论基础 260
4.4 有序相的有序无序转变 260
4.4.2 多体势作用下的二元系有序无序转变 261
4.4.3 连续有序化与合金元素的作用 265
4.4.4 有序无序转变过程动力学 267
4.5 金属间化合物的固态相变 269
4.5.1 马氏体相变及形状记忆效应 269
4.5.2 贝氏体转变 272
4.5.3 片层状组织和魏氏组织的形成 276
4.5.4 块状组织的形成 277
参考文献 278
第五章 塑性形变与塑性 279
5.1 引言 279
5.2 塑性形变机理 280
5.2.1 位错及其分解 280
5.2.2 滑移系与位错心核结构影响 286
5.2.3 孪生 294
5.3.1 屈服反常现象 300
5.3 强度与流变应力 300
5.3.2 屈服反常现象的微观机理 304
5.3.3 高温强度与蠕变 309
5.3.4 偏离化学计量比的影响 309
5.3.5 晶粒尺寸的影响 311
5.3.6 第二相弥散强化 312
5.4 塑性与脆性 315
5.4.1 影响塑性的各种因素 315
5.4.2 晶界脆性 319
5.4.3 环境与氢脆 321
5.4.4 改善塑性的措施 321
5.5 小结 323
参考文献 324
第六章 断裂 326
6.1 断裂过程的位错理论 326
6.1.1 微裂纹形核方式 326
6.1.2 位错发射和无位错区 328
6.1.3 微裂纹形核的位错理论 332
6.1.4 韧-脆转变的位错理论 335
6.2 金属间化合物的断裂与韧化 337
6.2.1 金属间化合物的断裂特征 337
6.2.2 金属间化合物的脆性原因 345
6.2.3 金属间化合物的韧化方法 348
参考文献 353
第七章 蠕变与疲劳 356
7.1 金属间化合物的蠕变行为 356
7.1.1 Ll2型结构金属间化合物的蠕变行为 356
7.1.2 B2型结构金属间化合物的蠕变行为 360
7.1.3 Ll0型结构金属间化合物的蠕变行为 364
7.1.4 DO19型结构金属间化合物的蠕变行为 367
7.2 金属间化合物的疲劳行为 368
7.2.1 Ll2型结构金属间化合物的疲劳行为 368
7.2.2 B2型结构金属间化合物的疲劳行为 370
7.2.3 Ll0型结构金属间化合物的疲劳行为 372
7.2.4 DO19型结构金属间化合物的疲劳行为 374
参考文献 376
结束语 376
第八章 金属间化合物的环境脆性 378
8.1 体心立方型金属间化合物的环境氢脆 378
8.1.1 FeAl金属间化合物的环境脆性 378
8.1.2 Fe3Al金属间化合物的环境脆性 380
8.2 面心立方型金属间化合物的环境氢脆 387
8.2.1 Ni3Al的环境脆性 387
8.2.2 Co3Ti的环境氢脆 394
8.2.3 Ni3Si的环境氢脆 398
8.2.4 (Cu,Fe)3V的环境氢脆 399
8.2.5 Ni3Fe的环境氢脆 399
8.3 Ti3Al,TiAl的环境氢脆 400
8.3.1 Ti3Al 400
8.3.2 TiAl 402
8.4 金属间化合物在氢气中的脆化 403
8.5 金属间化合物室温环境氢脆机理 407
8.5.1 表面反应 408
8.5.2 氢的扩散 411
8.5.3 氢脆机理 412
8.6 金属间化合物的中温脆性 413
8.6.1 Ll2型合金的中温脆性 414
8.6.2 Ti3Al基合金的高温脆性 417
8.6.3 中温脆性机理 419
结束语 420
参考文献 421
9.1.1 高温氧化的定义 423
9.1 高温氧化的一般概念 423
第九章 高温氧化与水溶液腐蚀 423
9.1.2 高温氧化的基本过程 425
9.1.3 影响抗高温氧化性能的主要因素 425
9.1.4 高温氧化的试验方法 426
9.2 高温氧化的基本概念 430
9.2.1 氧化热力学基本概念 430
9.2.2 氧化动力学基本概念 433
9.3 Ti-Al系高温氧化 438
9.3.1 Ti-Al系与通常高温合金氧化有基本差别 440
9.3.2 TiAl系的恒温氧化 441
9.3.3 TiAl的循环氧化 443
9.3.4 氮对TiAl氧化行为的影响 443
9.3.5 TiAl氧化期间贫Al区及微结构 443
9.3.6 合金元素对TiAl氧化行为的影响 444
9.3.7 预氧化处理对TiAl氧化行为的影响 445
9.3.8 Ti-Al系工程合金的高温氧化行为 446
9.4 Ni-Al系高温氧化 448
9.4.1 Ni3Al 450
9.4.2 NiAl 454
9.5 Fe-Al系高温氧化 457
9.6 硅化物的高温氧化 460
9.6.1 MoSi2的氧化 461
9.6.2 MoSi2的pest效应 462
9.6.3 TiSi2的氧化 463
9.7 金属间化合物复合材料的氧化 464
9.8.1 腐蚀基本原理与测量方法 467
9.8 金属间化合物的水溶液腐蚀 467
9.8.2 铁铝化合物 470
9.8.3 镍铝化合物 475
9.8.4 钛铝化合物 479
参考文献 480
第十章 物理性能(电、磁、热和弹性) 482
10.1 电学行为 482
10.1.1 引言 482
10.1.2 金属中的电导 483
10.1.3 金属间化合物的电导 486
10.1.4 小结 498
10.2 磁性原理 499
10.2.1 引言 499
10.2.2 基本磁原理 500
10.2.3 磁性种类 501
10.2.4 Fe-AL系、Ti-Al系和Ni-Al系金属间化合物的磁特性 504
10.3.2 单晶体的弹性常数 510
10.3.1 引言 510
10.3 弹性 510
10.3.3 单晶体弹性的各向异性 514
10.3.4 多晶体金属间化合物的弹性模量 519
10.3.5 弹性模量的特征 522
10.3.6 小结 529
10.4 热效应 529
10.4.1 引言 529
10.4.2 热容 531
10.4.3 热膨胀 534
10.4.4 热导率 538
10.4.5 热学特性的实用意义和结论 542
参考文献 543
下卷 材料与工艺 546
绪论 546
第十一章 Ni-Al二元系及其化合物 551
11.1 Ni-Al二元系中各种相的形成及转变规律 551
11.2.2 Ni3Al 556
11.2.1 NiAl 556
11.2 典型Ni-Al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和性能特点 556
11.3 Ni-Al系化合物研究开发和工程应用的现状与前景 557
参考文献 558
第十二章 Ni3Al及其合金 560
12.1 Ni3Al的晶体结构和晶体缺陷 560
12.2 单晶Ni3Al的变形与断裂行为 563
12.2.1 反常强度--温度关系 563
12.2.2 流变应力非对称性及循环硬化行为 566
12.2.3 室温及高温变形行为 568
12.3 合金元素对Ni3Al变形行为和屈服现象的影响 572
12.4 Ni3Al晶界脆性及其改善 582
12.4.1 化学当量成分对Ni3Al晶界结构及断裂行为的影响 582
12.4.2 硼对Ni3Al的强韧化作用 586
12.4.3 锆对Ni3Al的强韧化作用 589
12.4.4 镁和稀土对Ni3Al的强韧化作用 595
12.4.5 Ni3Al合金的环境脆性 596
12.5.1 Ni3Al合金抗氧化腐蚀行为 599
12.5 Ni3Al合金抗氧化腐蚀行为与抗汽蚀性能 599
12.5.2 Ni3Al合金抗汽蚀性能 603
12.6 Ni3Al工程化合金 604
12.6.1 IC系列合金 604
12.6.2 定向凝固Ni3Al基合金IC6 610
12.6.3 MX246铸造Ni3Al基合金 615
12.7 Ni3Al基合金生产工艺 619
12.7.1 真空冶炼 619
12.7.2 Ni3Al非真空感应熔炼和重熔 621
12.7.3 Ni3Al基合金铸造工艺与技术 622
12.8 Ni3Al基合金应用前景展望 624
12.8.1 Ni3Al基高温结构材料 624
12.8.2 Ni3Al基复合材料 627
参考文献 630
第十三章 NiAl及其合金 632
13.1 物理性能 632
13.1.1 NiAl的电子结构与成键特征 632
13.1.2 NiAl的晶体结构与相的稳定性 633
13.1.3 NiAl的熔点与密度 634
13.1.4 NiAl的导热率与线膨胀系数 635
13.1.5 NiAl的弹性模量与泊松比 636
13.1.6 NiAl的电磁性质与热力学性质 637
13.2 化学性质 639
13.2.1 NiAl的抗氧化性 639
13.2.2 NiAl的抗热腐蚀性 640
13.3 力学性能 641
13.3.1 缺陷结构与形变机理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641
13.3.2 单晶NiAl及其合金的力学性能 642
13.3.3 多晶NiAl及其合金的力学性能 652
13.3.4 颗粒增强NiAl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660
13.3.5 定向凝固NiAl基共晶合金的力学性能 668
13.3.6 纳米晶NiAl及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671
13.4 NiAl合金的制备方法 674
13.4.1 单晶制备 674
13.4.2 粉末冶金 675
13.4.3 燃烧合成法 676
13.4.4 机械合金化方法 676
13.5 改善NiAl合金的途径 677
13.5.1 宏观合金化 677
13.5.2 微观合金化 678
13.5.3 微观组织调整 679
13.6 NiAl合金的应用 680
13.7 结语 682
参考文献 683
第十四章 Ti-Al二元系及其化合物 686
14.1 主要金属间化合物相 686
14.1.1 Ti3Al相 686
14.1.2 TiAl相 688
14.1.3 TiAl3相 690
14.2 Ti-Al二元相图 692
14.2.1 概述 692
14.2.4 TiAl2附近的相区 695
14.2.3 TiAl附近的相图 695
14.2.2 Ti3Al附近的相图 695
14.3 钛铝化合物的合金发展 700
14.3.1 α2-Ti3Al基合金 700
14.3.2 γ-TiAl基合金 701
14.3.3 TiAl3的Ll2结构变异 702
参考文献 703
第十五章 γ-TiAl基金属间化合物合金 705
15.1.1 γ-TiAl晶体结构及基本特性 707
15.1 γ-TiAl的基本特性 707
15.1.2 二元相图中γ-TiAl的形成及基本的固态相变 709
15.1.3 TiAl基合金的偏析和均匀化 713
15.1.4 位错运动、变形行为和断裂特点 714
15.1.5 富铝单相γ-TiAl的反常屈服强度现象和双相合金的强度 716
15.2 双相γ-TiAl基合金的显微结构及其获得 718
15.2.1 基本的显微结构控制 718
15.2.2 控制显微结构的先进技术的发展 720
15.2.3 形变诱导微结构的变化 722
15.3.1 多孪晶合成晶体(PST)的力学性能 736
15.3 γ-TiAl基合金的力学性能及其与显微结构关系 736
15.3.2 双相合金典型显微结构的力学性能 738
15.3.3 TiAl基合金的蠕变性能 744
15.3.4 TiAl基合金的疲劳性能 747
15.3.5 TiAl基合金的环境脆性 751
15.3.6 TiAl基合金的抗氧化性能 752
15.4 合金化及TiAl基合金发展 753
15.4.1 TiAl基合金的发展 753
15.4.2 合金元素的作用 756
15.4.3 我国研制的TiAl-V-Cr系合金 762
15.4.4 我国高温高性能TiAl+高Nb合金的研究 768
15.5 TiAl合金的冶炼和热加工 780
15.5.1 铸锭变形合金冶金工艺 780
15.5.2 铸造合金生产工艺 781
15.5.3 粉末冶金工艺 781
15.6.3 其他应用 782
15.6.2 车用废气增压发动机增压涡轮 782
15.6.1 航空发动机应用 782
15.6 TiAl基合金的应用前景 782
参考文献 783
第十六章 Ti3Al及其合金 785
16.1 合金化 785
16.1.1 合金化对Ti3Al滑移系的影响 786
16.1.2 合金元素影响Ti3Al滑移行为的电子结构机制 787
16.1.3 合金化对Ti3Al基合金强度、塑性和韧性的影响 789
16.1.4 合金化对Ti3Al基合金蠕变性能的影响 792
16.1.5 合金化对Ti3Al基合金疲劳性能的影响 793
16.1.6 合金化对Ti3Al基合金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794
16.2 Ti3Al基合金中的相变 794
16.2.1 O相 794
16.2.2 ω相 797
16.2.3 其他相变 798
16.3 性能特点 799
16.3.1 物理和化学性能 799
16.3.2 力学性能 804
16.4 Ti3Al基合金的制备工艺 812
16.4.1 熔炼方法 812
16.4.2 热变形工艺 814
16.4.3 合金箔材轧制 820
16.4.4 合金的超塑性及超塑成形 822
16.4.5 Ti3Al合金的焊接工艺 827
16.5 Ti3Al合金的应用研究和实用化前景 829
参考文献 831
第十七章 Al3Ti及它的Ll2型变异合金 833
17.1 Al3Ti金属间化合物 833
17.1.1 晶体结构和弹性常数 833
17.1.2 Al3Ti的晶体缺陷和变形特征 835
17.1.3 DO22结构Al3Ti塑性改善的探索 838
17.2 Al3Ti的Ll2型变异合金 840
17.2.1 合金化导致的DO22→Ll2转变 840
17.2.2 相稳定性 843
17.2.3 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 844
17.2.4 形变及断裂机理 849
17.2.5 强韧化的探索 852
17.3 Al3Ti和它的Ll2型变异合金的氧化行为 854
17.4 小结 854
参考文献 855
第十八章 Fe-Al系化合物合金 857
18.1 Fe3Al及FeAl基金属间化合物合金简介 857
18.1.1 结构 857
18.1.2 缺陷-位错、反相畴界、孪晶 859
18.2 形变及断裂规律 862
18.2.1 室温力学行为 862
18.2.2 高温力学行为 875
18.2.3 Fe-Al金属间化合物力学性能的各向异性 881
18.3 力学性能优化 884
18.3.1 室温力学性能 884
18.3.2 高温力学性能 892
18.4 合金的应用基础研究 894
18.5 应用举例 900
18.6 展望 901
参考文献 902
第十九章 难熔金属硅化物 904
19.1 制备技术 905
19.1.1 机械合金化(MA) 905
19.1.2 燃烧合成(CS) 905
19.1.4 冲击波合成 906
19.1.3 置换反应(DR) 906
19.1.5 等离子喷射沉积(PS)与化学蒸发沉积(CVD) 907
19.1.6 其他方法 907
19.2 研究现状 907
19.2.1 MoSi2及其复合材料 907
19.2.2 Nb5Si3及其复合材料 914
19.2.3 其它硅化物 917
19.3 发展与展望 917
19.4 小结 918
参考文献 919
第二十章 难熔金属间化合物 921
20.1 钨金属间化合物 921
20.2 钼金属间化合物 922
20.2.1 钼-铍系 922
20.2.2 钼-镍系 923
20.3 钽金属间化合物 923
20.3.4 钽-铱系 924
20.3.3 钽-铬系 924
20.3.2 钽-铍系 924
20.3.1 钽-铝系 924
20.3.5 钽-镍系 925
20.3.6 钽-钌系 925
20.4 铌金属间化合物 925
20.4.1 铌-铝系 925
20.4.2 铌-铍系 931
20.4.3 铌-钴系 932
20.4.4 铌-铬系 932
20.4.6 铌-镍系 933
20.4.5 铌-铱系 933
20.5 锆金属间化合物 934
20.5.1 锆-铝系 934
20.5.2 锆-铍系 935
20.5.3 锆-铱系 935
20.5.4 锆-钯系 935
20.6 铪、铼金属间化合物 935
20.6.1 铪-钴系 935
20.6.2 铪-铬系 936
20.6.3 铪-铱系 936
20.6.4 铪-钒系 937
20.6.5 铼-钛系 937
20.7 钛金属间化合物 937
20.7.1 钛-铍系 939
20.7.2 钛-钴系 939
20.7.6 钛-镍系 940
20.7.5 钛-铱系 940
20.7.4 钛-锗系 940
20.7.3 钛-铬系 940
20.7.7 钛-铑系 941
20.7.8 钛-锡系 941
20.8 钒、铬金属间化合物 941
20.8.1 钒-铱系 942
20.8.2 铬二元系 942
20.9 多元难熔金属间化合物 942
20.9.1 铌-钛-铝系 943
参考文献 945
20.9.2 钛-铝-镍系 945
第二十一章 Zr3Al及其合金 947
21.1 引言 947
21.2 物理及化学性能 948
21.2.1 晶体结构 948
21.2.2 杨氏模量和热膨胀系数 948
21.2.3 化学性能 950
21.3.1 Zr3Al的相变和显微组织 952
21.3 组织及相转变 952
21.3.2 用于Zr3Al的金相技术 953
21.3.3 Zr3Al的合金化和工艺影响 955
21.3.4 Zr3Al的无序化及非晶化 955
21.4 力学性能 956
21.4.1 屈服 956
21.4.2 加工硬化 958
21.4.3 塑性和断裂 959
21.4.4 缺口敏感性 961
21.4.5 断裂韧性 961
21.4.6 硬度和压缩性能 962
21.5 辐照对Zr3Al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963
21.5.1 辐照对晶核生长的影响 963
21.5.2 辐照对强度和塑性的影响 964
21.5.3 辐照对断裂韧性的影响 965
21.6 Zr3Al与传统核材料Zircaloy-2和Zr-2.5%Nb的比较 966
参考文献 967
21.7 小结 967
第二十二章 熔铸工艺 969
22.1 引言 969
22.2 熔炼工艺 969
22.2.1 感应熔炼 969
22.2.2 真空电弧熔炼 973
22.2.3 电渣重熔(ESR) 974
22.2.4 等离子电弧熔炼 974
22.2.5 感应凝壳熔炼(ISM) 975
22.3 铸造工艺 975
22.3.1 砂型铸造 975
22.3.2 熔模铸造 976
22.3.3 近净成形铸造 977
22.3.4 低压铸造 977
22.3.5 定向凝固技术 978
22.4 小结 980
参考文献 980
23.1 镍-铝化合物合金 982
第二十三章 变形工艺 982
23.1.1 IC-50Ni3Al基合金热变形工艺 983
23.1.2 IC-218Ni3Al基合金的热变形工艺 984
23.1.3 Mg微合金化对提高Ni3-Al-Cr-Zr-B合金热加工性的影响 987
21.1.4 NiAl基合金加工 988
23.2 铁-铝化合物合金 989
23.2.1 Fe3Al基合金的变形工艺 989
23.2.3 Fe3Al和FeAl基合金大晶粒超塑性行为 993
23.2.2 FeAl基合金加工工艺 993
23.3 钛-铝化合物合金 994
23.3.1 TiAl基合金热变形性能 994
23.3.2 TiAl基合金铸锭开坯工艺 996
23.3.3 TiAl基合金的二次加工 999
23.3.4 热加工性的改善 1002
23.4 小结 1005
参考文献 1006
24.1.2 原料粉末的成形工艺 1008
24.1.1 原料粉末的制备方法 1008
24.1 粉末冶金方法及其在金属间化合物上的应用 1008
第二十四章 粉末冶金金属间化合物 1008
24.1.3 烧结工艺 1010
24.2 粉末冶金TiAl基合金制备工艺及成形技术 1011
24.2.1 元素粉末冶金TiAl基合金制备工艺概述 1011
24.2.2 粉末冶金TiAl基合金的致密化行为 1013
24.2.3 粉末冶金TiAl基合金显微组织演化 1015
24.2.4 热处理工艺 1018
24.2.5 真空热压反应合成多元素TiAl基合金 1020
24.2.6 粉末冶金TiAl基合金净终成形技术 1023
参考文献 1025
第二十五章 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1027
25.1 引言 1027
25.2 燃烧合成法 1028
25.1.1 燃烧合成热力学和动力学 1028
25.1.2 几种燃烧合成法 1029
25.3.1 机械合金化的工艺及合金化机理 1035
25.3 机械合金化 1035
25.3.2 IMCs的机械合金化发展 1036
25.4 热压法和热挤压法 1038
25.4.1 热压法 1038
25.4.2 热挤压法 1040
25.5 扩散结合法 1043
25.5.1 “粉末布”工艺 1043
25.5.2 箔/纤维工艺 1044
25.6.1 粉末注射成型法 1045
25.5.3 热喷涂法 1045
25.6 其他制备技术 1045
25.6.2 压铸法 1046
25.6.3 快速凝固技术 1047
25.6.4 喷射雾化沉积法 1047
25.6.5 高速加工工艺 1048
25.7 结语 1049
参考文献 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