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皮肤科学理论与实践》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开明等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506723514
  • 页数:445 页
图书介绍:

上篇 3

第一章 总论Ⅰ 3

第一节 皮肤的生理学和药理学 3

一、保护作用 3

二、感觉作用 4

三、调节体温作用 5

四、皮肤激素受体 5

第二节 皮肤组织病理学 7

一、特殊染色 7

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8

三、原位杂交技术 12

四、原位聚合酶链式反应 13

第三节 瘙痒 16

一、痒感受器和神经传导途径 16

二、瘙痒的外周和中枢介质 16

三、瘙痒的病因 18

四、治疗 19

第四节 皮肤、皮肤病与免疫 20

一、皮肤免疫系统 20

二、皮肤抗原 24

三、与结缔组织病相关的自身抗体 27

第五节 皮肤病与遗传 30

一、遗传的物质基础 30

二、免疫球蛋白的遗传学 31

三、单基因遗传与皮肤病 33

四、多基因遗传与皮肤病 35

五、染色体遗传与皮肤病 35

第六节 HLA系统与皮肤病 36

一、HLA的发现与进展史 37

二、HLA的结构和功能 37

三、HLA与疾病 43

第七节 皮肤病研究中的实验动物与动物模型 45

二、常用实验动物的特点及选择 46

一、实验动物的选择原则 46

三、实验动物选择应注意的问题 47

四、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建立 48

五、裸鼠在皮肤病研究中的应用 50

六、皮肤病研究中常用的动物模型 51

第八节 皮肤科科研设计及方法 52

一、了解皮肤科及有关疾病国内外研究水平与发展动向 52

二、皮肤科科研设计 55

第二章 总论Ⅱ 60

第一节 皮肤病的诊断 60

一、诊断原则及意义 60

二、病史 60

三、体格检查 61

四、实验室检查 63

第二节 皮肤病的免疫治疗 65

一、免疫抑制疗法 65

二、免疫增强/免疫调节疗法 68

第三节 皮质激素在皮肤科中的应用 70

一、糖皮质激素的作用 70

二、皮肤科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的适应证 71

三、糖皮质激素制剂及其选择 71

四、糖皮质激素用药原则 72

五、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及防治 74

第四节 抗组胺药物在皮肤科中的应用 74

一、作用评估 75

二、组胺与组胺受体 75

三、组胺拮抗剂 76

四、抗组胺药的应用原则及合理应用 78

五、抗组胺药物应用注意事项 79

第五节 皮肤科老药新用 80

一、西咪替丁 80

二、左旋咪唑 81

三、烟酰胺 82

五、氯化喹啉 83

四、四环素 83

六、氨苯砜 84

七、反应停 85

第六节 外用药吸收的理论与实践 86

一、皮肤的渗透能力 86

二、影响经皮吸收的因素 87

第七节 中西医结合在皮肤科中的应用 89

一、概论 89

二、中医理论与西医理论的共同点 89

三、中西医结合的必要性 90

四、中西医结合在皮肤科中的历史 91

五、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病的特点 91

第八节 皮肤随龄老化与老年皮肤病的特点 92

一、皮肤随龄老化的病理生理学 92

二、皮肤随龄老化的细胞和分子水平研究 93

四、老年皮肤病的特点 94

三、皮肤随龄老化的预防和治疗 94

第九节 系统性疾病的皮肤表现 95

一、概述 95

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皮肤表现 96

三、内分泌、代谢疾病与皮肤病变 98

四、消化系统疾病的皮肤病变 100

五、肝脏疾病的皮肤病变 101

六、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皮肤病变 102

八、恶性肿瘤与皮肤病变 103

七、妊娠的皮肤病变 103

下篇 109

第三章 病毒及可疑病毒性皮肤病 109

第一节 病毒概论 109

一、病毒的基本特征 109

二、病毒的遗传变异 110

三、病毒的感染与免疫应答 111

四、病毒的致病作用 113

二、扁平疣 114

一、寻常疣 114

第二节 新生物型病毒性皮肤病 114

三、疣状表皮发育不良 115

四、口腔灶性上皮增生 115

第三节 疱疹型病毒性皮肤病 115

一、单纯疱疹 115

二、水痘 116

三、带状疱疹 117

第四节 发疹型病毒性皮肤病 118

一、传染性红斑 118

二、麻疹 119

三、风疹 120

四、手、足、口病 121

五、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122

六、非灰质炎肠道病毒引起的皮疹 123

第五节 病毒性出血热 124

一、登革热与登革出血热 124

七、呼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皮疹 124

二、肾综合征出血热 125

三、新疆出血热 126

第六节 治疗动态 127

一、无环鸟苷 127

二、阿糖腺苷 128

三、利巴韦林 128

四、聚肌胞 128

六、干扰素 129

五、转移因子 129

七、疫苗 130

八、抗病毒基因治疗 130

第七节 川崎病 131

一、流行病学及病因 131

二、免疫学改变 132

三、血小板及纤溶系统 135

四、川崎病与实践 136

三、外界因素对细菌的影响 139

二、细菌的生理 139

第四章 球菌性皮肤病 139

一、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139

第一节 细菌学总论 139

四、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140

五、细菌的致病性和宿主天然的抵抗力 140

六、与皮肤病有关的细菌 141

第二节 球菌性皮肤病 142

一、概论 142

二、毛囊炎 145

三、须疮 146

四、脓疱疮 147

五、新生儿脓疱疮 148

六、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150

七、疖与疖病 150

八、痈 151

九、蜂窝织炎 152

十、丹毒 152

十一、猩红热 153

十二、化脓性汗腺炎 154

十三、葡萄球菌性汗管周围炎及汗腺脓肿 155

十四、坏死性痤疮 156

十五、面部脓皮病 156

十六、脑膜炎球菌感染 157

十七、化脓性甲沟炎 158

十八、金葡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159

第五章 杆菌性皮肤病 164

一、皮肤结核 164

二、麻风 172

第六章 真菌性皮肤病的诊断和治疗动态 181

一、手足癣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181

二、口服抗真菌药物的临床应用 186

三、甲真菌病的诊断、鉴别和治疗 189

四、糠秕孢子菌及有关疾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 192

一、梅毒 196

第七章 性传播疾病 196

第一节 螺旋体和细菌所致性传播疾病 196

二、淋病 217

三、软下疳 225

四、腹股沟肉芽肿 228

第二节 衣原体和支原体所致性传播疾病 231

一、非淋菌性尿道炎 231

二、性病性淋巴肉芽肿 234

第三节 病毒所致性传播疾病 238

一、尖锐湿疣 238

二、生殖器疱疹 242

三、艾滋病 245

第八章 变应性皮肤病 261

一、接触性皮炎 261

二、尿布皮炎 263

三、湿疹 264

四、异位性皮炎 266

五、荨麻疹 268

六、血管性水肿 271

七、丘疹性荨麻疹 273

八、药物性反应 274

第九章 自身免疫性皮肤病 280

一、系统性红斑狼疮 280

二、皮肌炎 286

三、硬皮病 291

第十章 血管炎 302

第一节 皮肤血管炎概述 302

一、定义 302

二、分类 302

三、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 303

四、病因与发病机制 304

五、与皮肤血管炎有关的免疫学进展 307

一、变应性皮肤血管炎 310

第二节 常见的皮肤血管炎 310

二、过敏性紫癜 311

三、持久性隆起红斑 313

四、急性发热性中性粒细胞性皮肤病 315

五、荨麻疹性血管炎 317

六、脓疱性血管炎 318

七、结节性多动脉炎 319

八、结节性血管炎与血管炎型硬红斑 323

九、结节性红斑 325

十、面部肉芽肿 326

十一、Wegener肉芽肿病 327

十二、巨细胞性动脉炎 330

十三、过敏性肉芽肿病 333

十四、淋巴瘤样肉芽肿病 335

十五、坏疽性脓皮病 336

十六、恶性萎缩性丘疹病 339

十七、色素性紫癜性皮病 340

第十一章 与自身免疫密切相关的皮肤病 344

一、移植物抗宿主病 344

二、扁平苔藓 349

三、多形红斑 353

四、增生性脓皮病 356

五、急性痘疮样苔藓样糠疹 357

第十二章 红斑鳞屑丘疹性皮肤病 360

一、银屑病 360

二、玫瑰糠疹 367

三、红皮病 368

四、斑块状副银屑病 370

五、毛发红糠疹 371

六、白色糠疹 372

七、毛发苔藓 373

八、小棘苔藓 374

九、光泽苔藓 374

十、硬化性萎缩性苔藓 375

十一、脱屑性红皮病 376

十二、鳞状毛囊角化病 377

十三、猩红热样红斑 378

十四、远心性环状红斑 378

十五、匐行性回状红斑 379

十六、慢性游走性红斑 379

十七、慢性苔藓样角化病 380

第十三章 代谢与角化性皮肤病 383

一、淀粉样变性 383

二、毛囊角化病 389

第十四章 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 393

一、神经性皮炎 393

二、结节性痒疹 393

三、瘙痒症 394

四、人工皮炎 397

六、水诱发的瘙痒 398

五、皮肤行为症 398

第十五章 色素障碍性皮肤病 401

第一节 色素减退的皮肤病 401

一、白癜风 401

二、晕痣 406

第二节 色素增加的皮肤病 407

一、黑素细胞痣 407

二、全身性药物治疗所致色素沉着 408

四、黄褐斑 409

三、色素性痒疹 409

第十六章 非感染性肉芽肿 413

一、结节病 413

二、环状肉芽肿 419

三、皮肤淋巴细胞浸润 422

四、多形性肉芽肿 423

第十七章 皮肤淋巴瘤 425

一、原发性皮肤恶性淋巴瘤 425

二、致死性中线肉芽肿 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