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殷墟的发现及其意义 1
一、甲骨文的发现、搜集和流传 1
二、甲骨文出土地——殷墟的考订 3
三、殷墟的发现及甲骨文研究的意义 5
图一 甲骨卜辞(《粹》112片) 6
四、殷墟发掘的时代背景 6
一、1928—1937年的十五次发掘 8
(一)十五次发掘概况 8
贰 殷墟发掘概述 8
(二)十五次发掘的收获及资料整理出版 13
(一)1950—1958年的发掘 15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殷墟发掘 15
(三)河南省何日章的发掘以及抗战时期日本人的盗掘 15
(二)1958—1961年为配合基建的全面发掘 16
(三)1962—1966年殷墟发掘及洹河流域的调查 18
(四)1969—1974年的殷墟发掘 19
(五)1975—1985年的殷墟发掘 20
(六)解放后殷墟发掘的收获 23
叁 殷墟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25
一、有关殷墟文化分期问题的各种见解 25
二、殷墟文化分期问题 26
(一)各期陶器陶质、器类与纹饰的演变 27
图二 第一期晚段陶器 28
(二)各期陶器形制的演变 28
图四 第二期晚段陶器 29
图三 第二期早段陶器 29
图五 第三期陶器 30
图六 第四期陶器 31
三、殷墟墓葬的分期 32
图八 第一期晚段墓陶器 32
图七 第一期早段墓陶器 32
图九 第二期早段墓陶器 33
图一○ 第二期晚段墓陶器 34
图一二 第四期早段墓陶器 35
图一一 第三期墓陶器 35
图一三 第四期晓段墓陶器 36
四、殷墟文化第一至第四期的年代问题 37
肆 殷墟的范围与布局概况 40
一、殷墟的范围 40
图一四 殷墟殷代遗址、墓葬分布示意图 41
二、殷墟布局概况 42
三、有关殷王都的三个问题 48
(一)小屯东北地的殷代宫殿宗庙遗址 51
一、小屯村殷代遗址、墓葬分布概况 51
伍 殷墟重要遗址概述 51
图一五 小屯殷代甲、乙、丙三组基址分布图 52
图一六 甲十一基址平面及断面 53
图一七 重揭后甲十二基址平面图 55
图一八 甲四基址及复原图 56
图一九 乙组基址范围复原图 57
图二○ 乙二十及乙二一两基址上层建筑的复原 58
图二一 小屯3∶M14出土器物 59
图二二 乙七基址与有关墓葬 61
图二三 小屯M197出土陶器 63
图二四 丙二基址及有关现象 65
图二五 丙组基址北段的现象群 67
图二六 丙组基址与墓葬 68
(二)小屯西北地的殷代遗址 70
图二七 妇好墓上的房基(F1)复原图 71
图二八 小屯西北地F7房基平面图 72
图二九 小屯西北地F29基址与祭祀坑 73
图三○ 小屯西北地M52及随葬品位置图 74
图三一 小屯西北地M53平面图 75
图三二 小屯西北地M54平面图 75
图三三 小屯F10、F11平、剖面图 76
(三)小屯村北的两座殷代房子 76
图三四 小屯F11残壁画墙皮 77
(四)小屯西地的殷代大沟 77
(五)小屯西地的殷代居住遗址 78
图三六 小屯西地GH202平、剖面图 79
图三五 小屯西地GH213平、剖面图 79
图三七 小屯西地GF201平面图 80
(六)小屯南地殷代居住遗址 80
二、大司空村殷代遗址 81
三、殷代铸铜遗址 82
(一)苗圃北地铸铜手工业作坊遗址 83
图三八 小屯西地GH405平、剖面图 83
图三九 苗圃北地VF6平、剖面图 84
图四二 苗圃北地半地下式房子(IVF1)平、剖面图 85
图四一 苗圃北地F16平面图 85
图四○ 苗圃北地F17平面图 85
图四三 苗圃北地窖穴(H238)平、剖面图 86
图四四 陶范与陶模 88
图四五 石范 89
图四六 铸铜工具与铜块 90
图四七 苗圃北地F35平面图 90
(二)孝民屯村西铸铜手工业作坊遗址 91
(三)薛家庄铸铜遗址 92
(四)小屯村东北地铸铜遗址 92
四、殷代制骨作坊遗址 93
(一)大司空村制骨作坊遗址 93
图四八 大司空村制骨作坊遗址房子、骨料坑分布图 94
图四九 大司空村制骨作坊遗址出土的青铜工具 94
(二)北辛庄制骨作坊遗址 95
图五○ 北辛庄制骨作坊遗址房子和骨料坑平、剖面图 96
图五一 北辛庄制骨作坊遗址出土的青铜工具 96
附:殷墟一部分遗址登记表 97
陆 殷墟的重要墓葬群 100
一、西北冈王陵区大墓及祭祀坑 100
(一)大墓情况及其分期问题 101
图五二 侯家庄西北冈大墓分布图 102
图五三 HPKM1001大墓平面图 104
图五四 HPKM1001大墓上层及东侧的小墓 105
图五五 HPKM1500大墓平面图 107
图五六 武官大墓平、剖面图 108
图五七 武官北地M260平、剖面图 109
(二)祭祀坑及陪葬墓 112
图五八 1934—1935年发掘的侯家庄西北冈东区祭祀坑与小墓分布情况 113
图五九 1950年后铲探及发掘的武官北地祭祀坑和小墓分布图 114
图六○ 武官北地祭祀坑 115
图六一 武官北地祭祀坑 116
图六二 武官北地84AWBM259、M258、M261排列情况 118
图六三 武官北地84AWBM259平面图 119
二、殷墟西区墓地 121
图六四 殷墟西区墓葬发掘区位置图 122
图六五 殷墟西区第三墓区墓葬分布图 123
图六六 殷墟西区M1713平面图 124
图六七 殷墟西区M2686男女合葬图 125
图六八(甲) 殷墟西区M93平面图 126
图六八(乙) 殷墟西区M93平面图 126
图六九 1971年发掘的后冈墓葬分布图 129
三、后冈墓葬群 129
图七○ 1933年发掘的后冈殷代大墓平、剖面图 130
四、大司空村东南地墓葬群 132
图七一 大司空村90ASM576平面图 134
五、苗圃北地铸铜遗址墓葬群 135
六、三家庄东墓葬群 136
八、刘家庄北墓葬群 137
七、刘家庄南墓葬群 137
十、殷墟发现的车马坑 138
九、戚家庄东南墓葬群 138
(一)殷代车子遗迹 138
图七二 大司空村M175车子复原图 139
图七三 孝民屯南地车马坑M7的车子结构图 140
图七四 殷墟西区M1613的车子结构图 141
(二)车子的结构 142
图七五 青铜车器(小屯M20) 142
图七六 青铜车器(小屯M20) 143
(三)车马坑遗迹之分析 144
图七七 小屯M20的舆盘饰 144
图七八 小屯M20之轨饰 145
图七九 小屯M40的青铜舆饰 146
一、1928—1937年甲骨文的考古发掘 148
柒 甲骨文的科学发掘与研究 148
二、建国以来甲骨文的发现 151
图八○ “易卦”卜辞拓片(四盘磨SP11) 152
图八一 甲骨卜辞(《屯南》附三) 153
图八二 甲骨卜辞(H24∶416,《屯南》1116) 156
图八三 甲骨卜辞(H23∶104,《屯南))751) 157
图八四 甲骨卜辞(H23∶66,《屯南》726) 158
图八五 甲骨卜辞(H57∶142,《屯南))2366) 159
三、重要的甲骨文著录 161
四、郑州二里冈、殷墟、周原甲骨文的比较 163
五、殷墟甲骨文的分期研究 165
(一)董作宾的断代研究 165
(二)陈梦家的断代研究 168
(三)关于“自组”、“子组”、“午组”卜辞的时代 169
(四)关于“历组卜辞”的时代 171
(五)对武丁以前的甲骨文的探索 172
六、甲骨文反映的商代社会 173
(一)甲骨文反映的商代政治情况——阶级关系、刑法、军队 173
(二)甲骨文反映的商代经济生活 176
(三)甲骨文反映的科学技术——天文、历法、医学 181
(四)甲骨文反映的商代宗教 184
捌 殷墟出土的文化遗物(附:自然遗物) 188
一、陶器 188
(一)陶器的质料与颜色 188
(二)陶器的制法 192
(三)陶器纹饰 194
图八六 第一、二期陶器纹饰 195
图八七 第三期陶器纹饰 196
图八八 第四期陶器纹饰 197
(四)日用陶容器 198
图八九 第一期早段陶器(87小屯XTH1出土) 199
图九○ 第一期早段陶器 200
图九一 第一期晚段陶器 202
图九二 第一期晚段陶器 203
图九三 第一期晚段陶器 206
图九四 第一期晚段陶器 207
图九五 第二期早段陶器 208
图九六 第二期早段陶器 210
图九七 第二期晚段陶器 212
图九八 第二期晚段陶器 213
图九九 第三期陶器 215
图一○○ 第三期陶器 217
图一○一 第三期陶器 218
图一○二 第三期陶罐 220
图一○三 第四期早段陶器 221
图一○四 第四期早段陶器 223
图一○五 第四期早段陶器 225
图一○六 第四期晚段陶器(HGH10出土) 226
(五)白陶、硬陶与釉陶 228
图一○七 白陶纹饰拓片(78HBM1出土) 229
图一○八 白陶豆、盂与盘 230
图一○九 白陶豆 231
图一一○ 白陶瓿 232
图一一一 白陶罍 233
图一一二 白陶罍(YM331) 234
图一一三 白陶卣、盖和埙 235
图一一四 白陶圜底尊与瓮 236
图一一五 硬陶器 238
图一一六 釉陶器 239
(六)其他陶制品 240
图一一八 陶“将军盔”与砂轮 241
图一一七 陶水管 241
图一一九 陶垫与陶瓶 242
图一二○ 陶调色器、模等 243
图一二一 陶纺轮、埙等 244
图一二三 陶牛头、鸮等 246
图一二二 陶人像和人头像 246
图一二四 陶龙头(采集) 247
图一二五 陶小方形器、陶版等 248
(七)陶文与符号 248
图一二六 陶文(数字与方位) 249
图一二七 陶文(人名、族名或方国名) 250
图一二八 陶文与符号(人名、族名等) 251
图一二九 陶文(干支与图形文字) 252
图一三○ 陶文(易卦) 253
图一三一 陶文(朱书,87XTH1∶16) 253
图一三二 陶文(其他类) 254
(一)青铜器的合金成分 255
二、青铜器(附铅器及金器) 255
(二)铸铜工艺 258
图一三三 圆形柱足鼎(第二类鼎)铸法示意图 259
图一三四 司母戊鼎的铸型及其装配法 262
图一三五 方鼎陶范安装示意图 263
图一三六 小圆鼎外范(PNM52) 263
图一三七 方彝陶外范及铸后设想图 264
图一三九 戈外范(PNM203∶2) 265
图一三八 觯范合范示意图 265
图一四○ 镞范(62PNH15) 267
(三)青铜器类别 267
图一四一 第一期早段铜礼器(小屯 YM232) 269
图一四二 第一期早段铜礼器 270
图一四三 第一期早段铜礼器(三家庄M3) 272
图一四四(甲) 第一期晚段铜礼器(小屯YM331) 273
图一四四(乙) 第一期晚段铜礼器(小屯YM331) 274
图一四五 第一期晚段铜礼器(武官M1) 275
图一四六 司母辛铜大方鼎(M5∶789) 277
图一四七 侯家庄HPKM1004号大墓出土的牛鼎与鹿鼎 278
图一四八 第二期铜礼器(妇好墓) 279
图一四九 第二期铜礼器(妇好墓) 280
图一五○ 第二期铜鼎 281
图一五一 第二期铜礼器 282
图一五二 第二期铜簋(妇好墓) 283
图一五三 第二期铜卣与铜壶 284
图一五四 第二期铜礼器(HPKM1005) 285
图一五五 第二期铜方彝与铜觶 286
图一五六 第二期铜礼器(妇好墓) 287
图一五七(甲) 第三期铜礼器(PNM172) 291
图一五七(乙) 第三期铜礼器(PNM172) 292
图一五八(甲) 第四期铜礼器(小屯82M1) 294
图一五八(乙) 第四期铜明器(小屯82M1) 295
图一五九(甲) 第四期铜礼器(M1713) 296
图一五九(乙) 第四期铜明器(M1713) 297
图一六○ 铜铙(GM699) 300
图一六一 铜刀 301
图一六二 铜刀 302
图一六三 铜削、锥、刻刀等 303
图一六四 铜斧 304
图一六五 铜锛和铜凿 305
图一六六 铜铲 306
图一六七 铜镜 307
图一六八 铜杖首(M5∶721) 308
图一六九 铜角形器(HPKM1022) 308
图一七○ 铜戈 309
图一七一 铜戳 311
图一七二 铜钺(小型) 312
图一七三 铜矛 313
图一七四 铜大刀(M1713∶94) 314
图一七五 铜镞 315
图一七六 铜盔(胄) 316
图一七七 铜铸 317
图一七八 铜弓形器(M5∶70) 318
图一七九 铜人面具、贝、泡等 318
图一八○ 铜器座形器、铜牛等 319
图一八一 铜尺形器和簪形器 320
图一八二 铜虎等 321
附:铅器及金器 322
三、玉器 323
(一)色泽与质料 324
(二)琢玉工艺 325
图一八三 玉器上的“毛边”阴线 327
(三)玉器的类别 328
图一八四 玉器上的同心圆与弧形工具痕迹 328
图一八五 玉琮 329
图一八六 玉圭 330
图一八八 玉簋与玉盘 331
图一八七 玉环与玉璧 331
图一八九 玉戈与玉矛 332
图一九○ 玉大刀与玉援铜内戈 333
图一九一 玉戚与玉钺 333
图一九二 玉镞 334
图一九三 玉斧(M5∶920) 335
图一九四 玉锯、锛、凿等 335
图一九五 玉刀与玉调色盘 336
图一九六 玉小刻刀 337
图一九七 玉梳 338
图一九八 玉匕与玉耳勺 339
图一九九 石人像 340
图二○○ 玉人像 341
图二○一 石人像 342
图二○二 玉人像与玉人面 342
图二○三 玉兽畜 343
图二○四 玉禽鸟 344
图二○五 玉螳螂、鱼、鳖等 345
图二○六 玉龙、凤等 346
图二○七 玉柄形饰与玉长条穿孔饰 347
图二○八 玉玦与玉璜 348
图二○九 玉冠饰与玉笄 349
图二一○ 玉镯 350
图二一一 玉牌形饰与玉圆箍形饰 351
图二一二(甲) 玉马嚼、玉策等(小屯M164) 352
图二一二(乙) 马羁的复原(小屯M164) 353
图二一三 玉弭与玉羊头形器 354
四、石器 354
(一)质料和制法 355
(二)石器的类别 356
图二一四 石鬲、豆、簋和尊 357
图二一五 石簋、觯等 359
图二一六 石瓿、罐、盖等 360
图二一七 石俎(SM53∶10) 360
图二一八 石琮和石磐 361
图二一九 石磐(小屯采集) 362
图二二○ 石埙(HPKM1550) 363
图二二一 石戚与石斧 364
图二二二 石镞 364
图二二四 石刀 365
图二二三 石斧 365
图二二六 石铲(小屯东北地出土) 366
图二二五 石镰 366
图二二七 石锤(M5∶51) 367
图二二八 磨石上的卦象刻记(PNM80∶7) 367
图二二九 石门臼与石杵 368
图二三○ 石调色器与舟形器 369
图二三一 石龙、牛、虎之排列情况(HPKM1500南墓道内,头向北) 370
图二三二 石虎与石牛 371
图二三三 石虎面饰(HPKM1001) 372
图二三四 石鸮(HPKM1001) 372
图二三五 石双鸟面管(HPKM1001) 373
图二三六 石鸮与石龙 374
图二三八 石龟与石蛙 375
图二三七 石鸟、鸭等 375
图二三九 石蝉(M5∶53) 376
图二四○ 石虎首人身兽爪圆雕 377
图二四一 石双伏兽(HPKM1001) 378
图二四二 石双兽(HPKM1001) 378
图二四三 石鸟嘴兽(HPKM1001) 379
图二四四 石龙(HPKM1500) 379
图二四五 石炮弹形器与甬形石管 380
五、宝石器 380
(一)装饰品与艺术品 381
图二四六 绿松石蝉、绿晶猴等 381
图二四七 孔雀石龟和虎 382
六、骨角牙器 383
(二)其他类 383
(一)骨器 383
图二四八 骨刻刀和骨勺 384
图二四九 骨刀、凿、锥、铲等 385
图二五○ 骨皿形器、梳、觚形器等 386
图二五一 骨匕 388
图二五二 骨钮(HPKM1001) 389
图二五四 骨埙(HPKM1001) 390
图二五三 骨镞 390
图二五五 骨笄出土情况(后冈HGH10) 391
图二五六 骨笄 392
图二五七 骨戈、人、蛙等 393
图二五八 角器 394
(二)角器 395
(三)牙器 395
图二五九 象牙器 396
图二六○ 虎銴象牙杯(M5∶99) 397
七、蚌器(附贝及其他) 398
(一)生产工具和用具 399
图二六一 蚌镰 399
图二六二 蚌器 400
(三)装饰品 401
(二)武器 401
附:贝及其他 402
图二六三 蚌贝饰出土情况(后冈HGH10) 402
八、漆木器和皮革制品(附席子) 403
图二六四 一头两身蛇形木器遗痕(HPKM1001) 404
图二六五 木抬舆(HPKM1001) 405
图二六六 木“虎杆”与“鸟牙”(HPKM1001) 406
图二六七 木“鸟槓”遗迹(HPKM1500) 407
图二六八 木鼓(HPKM1217) 407
图二六九 木俎(小屯YM186) 408
图二七○ 大墓底部的“木室”地板(HPKM1001) 408
图二七一 大墓“木室”内壁刻纹遗痕(HPKM1001) 409
图二七三 盾上的虎纹(HPKM1003) 411
图二七二 干盾分布情形(HPKM1003) 411
图二七四 盾与戈(小屯YM167) 412
图二七五 皮甲上段残存之纹饰(HPKM1004) 413
九、纺织品 414
附:自然遗物 415
玖 早于殷墟阶段的文化遗存 419
一、殷墟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发现及遗址简介 419
图二七六 殷墟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分布示意图 420
(一)后冈类型 422
二、殷墟地区仰韶文化的两种类型 422
图二七七 仰韶文化后冈类型陶器 423
(二)大司空村类型 424
(三)后冈类型与磁山文化及大司空村类型的关系 425
图二七八 仰韶文化大司空村类型陶器 425
三、龙山文化(后冈二期文化) 427
(一)后冈龙山文化的发现 427
(二)后冈龙山文化的特点 427
图二七九 后冈龙山文化F11房址及复原图 428
(三)文化命名、分期及年代 429
图二八○(甲) 后冈龙山文化陶器分期图 430
图二八○(乙) 后冈龙山文化陶器分期图 431
(四)与其他地区龙山文化的比较 432
四、二里冈、二里头时期文化 433
(一)梅园庄遗址 433
(二)孝民屯遗址 433
(三)小屯西地遗址 434
拾 由殷墟考古材料所见的商代社会及殷文化的影响 435
一、殷代的生产情况 435
(一)殷代的气候 435
(二)农业生产情况 436
(三)畜牧业和渔猎业 438
(四)手工业生产 439
(五)商业和交换 441
二、殷墟墓葬资料所反映的殷代奴隶社会 444
三、殷墟文化影响所及与交流范围 451
(一)山东中、东部、安徽两淮地区和江苏北部地区 452
(二)河北北部及长城以北地区 454
(三)山西及相邻的陕北地区 456
(四)陕西关中、汉中及相邻地区 458
(五)河南淮水以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 461
四、殷墟文化的渊源及其对周文化的影响 465
余论 470
补记 474
附录:殷墟发掘大事年表 478
主要参考文献 483
编后语 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