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城市志》PDF下载

  • 购买积分:2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塔城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姚克文主编
  • 出 版 社: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5
  • ISBN:7228032160
  • 页数:750 页
图书介绍:

凡例 1

序一 1

序二 2

概述 2

序三 3

序四 5

大事记 8

第一编 建置 36

第一章 位置面积 36

第二章 建置沿革 36

第三章 境域变迁 37

第一节 塔尔巴哈台政区 37

第二节 沙俄吞并塔城疆土面积 38

第三节 塔城直隶厅辖境 38

第一节 清朝时期 39

第二节 中华民国时期 39

第四章 行政区划 39

第四节 塔城市(县)辖境 39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40

第五章 城区 43

第一节 沿革 43

第二节 现状 45

第三节 街道办事处 45

第六章 乡场 47

第一节 二工乡 47

第二节 也门勒乡 48

第三节 恰夏乡 49

第四节 喀拉哈巴克乡 49

第五节 阿西尔达斡尔民族乡 50

第六节 阿不都拉乡 51

第七节 博孜达克农场 52

第八节 良种繁育场 52

第九节 园世场 53

第十节 也克苏牧场 54

第十一节 窝依加依劳牧场 54

第十二节 恰合吉牧场 55

第七章 地名 55

第一节 地名普查 55

第二节 地名更名 56

第二编 自然环境 62

第一章 地质 62

第一节 地层 62

第二节 岩石 64

第三节 构造 64

第二章 地貌 65

第一节 山区 65

第二节 平原 65

第三章 气候 67

第一节 四季 67

第二节 气温 68

第三节 降水 70

第四节 蒸发 70

第五节 日照 71

第六节 风 72

第七节 雪 73

第八节 无霜期 73

第四章 水文 74

第一节 地表水 74

第二节 地下水 77

第三节 水质 水能 77

第五章 土壤 78

第一节 土壤演变 78

第二节 土壤类型及分布 78

第六章 自然资源 81

第一节 植物 81

第二节 动物 83

第三节 矿藏 84

第一节 干旱 87

第二节 风灾 87

第七章 自然灾害 87

第三节 冻害 88

第四节 冰雹 88

第五节 洪灾 89

第六节 虫害 89

第七节 雷击 90

第三编 人口 92

第一章 人口发展和分布 92

第一节 人口发展 92

第二节 人口分布 95

第二章 人口流徙 96

第一节 迁入 96

第二节 迁出 97

第一节 民族构成 99

第三章 人口构成 99

第二节 性别构成 100

第三节 年龄构成 101

第四节 文化构成 102

第五节 职业构成 102

第四章 人口普查 103

第一节 第二次人口普查 103

第二节 第三次人口普查 103

第五章 计划生育 105

第一节 组织机构 105

第二节 宣传教育 105

第三节 政策与措施 105

第四节 节育效果 106

第四编 农业 111

第一章 生产关系变革 111

第一节 土地私有制 111

第三节 土地改革 113

第二节 减租反霸 113

第四节 农业合作社 114

第五节 人民公社 116

第六节 联产承包责任制 118

第二章 农业生产 120

第一节 耕作土壤 120

第二节 农业劳动力 121

第三节 农业区划 122

第四节 农作物品种 124

第五节 农业技术 126

第六节 植物保护 132

第七节 农田基本建设 135

第三章 农机 136

第一节 农机具 136

第二节 农机修造与革新 140

第三节 农机管理 141

第四节 农牧业机械化分区 144

第五节 机构 队伍 145

第四章 农业综合经济 147

第一节 农业发展方针 147

第二节 农业经济结构 148

第三节 经营管理 149

第四节 农民生活 157

第五章 农业机构 158

第一节 管理机构 158

第一节 清代屯田 159

第二节 事业单位 159

第六章 农垦 159

第二节 民国时期农垦 160

第三节 新中国的农垦事业 161

第五编 畜牧业 167

第一章 生产关系变革 167

第一节 牧业合作化 167

第二节 牧业公私合营 168

第三节 生产责任制 169

第一节 草场类型 170

第二章 草场资源 170

第二节 牧草种类 172

第三节 草场利用 173

第三章 草原建设 174

第一节 牧业设施 174

第二节 草原保护 175

第三节 草原改良 175

第四节 灭除害兽 176

第五节 修建牧道 176

第四章 畜禽种类及品种改良 177

第一节 羊 177

第二节 牛马 178

第三节 其他畜种 179

第四节 家禽 179

第一节 牧区饲养区 180

第五章 牧业区划 180

第二节 农区饲养区 181

第六章 牲畜饲养 182

第一节 饲养方式 182

第二节 畜禽繁殖 183

第七章 疫病防治 185

第一节 传染病 185

第二节 寄生虫病与常见病 186

第三节 畜禽防疫 187

第四节 药品器械 188

第八章 收益分配 188

第一节 公私合营牧业 188

第二节 个体、集体所有制牧业 189

第三节 承包责任制牧业 189

第四节 牧民生活 190

第一节 管理机构 191

第九章 机构 191

第二节 事业单位 192

第六编 水利 194

第一章 水利工程 194

第一节 引水工程 194

第二节 蓄水工程 195

第三节 提水工程 197

第二章 防洪抗旱 198

第一节 防洪 198

第二节 抗旱 199

第三章 水利管理 200

第一节 管理机构 200

第二节 水利工程管理 200

第三节 灌溉管理 201

第一章 林业 206

第一节 林业资源 206

第七编 林业 园世 副业 206

第二节 植树造林 211

第三节 林木保护和作用 216

第四节 林业科技 218

第五节 林业机构 219

第二章 园艺 220

第一节 果类 220

第二节 蔬菜 222

第一节 养殖 224

第三节 瓜类 224

第三章 副业 224

第二节 渔业 225

第三节 种植 227

第四节 编织 227

第八编 工业 230

第一章 经营体制 230

第一节 私营工业 232

第二节 集体工业 233

第三节 国营工业 235

第一节 电力工业 236

第二章 工业类别 236

第二节 机械工业 239

第三节 食品工业 240

第四节 缝纫业 245

第五节 皮革 制鞋业 245

第六节 木材加工业 246

第七节 纺织、化学工业 247

第九节 煤炭工业 249

第八节 烟草工业 249

第十节 建材工业 250

第十一节 饲料工业 253

第三章 管理机构 254

第一节 经济委员会 254

第二节 第二轻工业局 254

第三节 乡镇企业局 254

第一节 私营商业 257

第九编 商业 257

第一章 经营体制 257

第二节 公私合营商业 259

第三节 供销合作商业 259

第四节 集体商业 261

第五节 国营商业 262

第二章 农副产品收购 267

第一节 肉、禽、蛋收购 267

第二节 蔬菜、瓜果收购 268

第三节 烟、大麻收购 269

第四节 耕畜收购 269

第五节 中药材收购 271

第六节 日用杂品收购 271

第三章 商品供应与销售 272

第一节 日用工业品销售 273

第二节 副食品 277

第三节 中西药供应 280

第四节 生产资料供应 281

第四章 商业网点 284

第一节 批发与零售 284

第二节 集市贸易 286

第三节 商业设施 286

第四节 物资交流 288

第五章 饮食服务业 288

第一节 饭店 288

第二节 旅馆 照相 289

第三节 洗理业 290

第四节 修理 291

第六章 经营管理 292

第一节 计划管理 292

第二节 财务管理 292

第三节 物价管理 293

第四节 经营责任制 294

第一节 边境贸易 295

第七章 对外贸易 295

第二节 外贸产品收购 297

第三节 外贸产品生产与销售 299

第十编 粮油 304

第一章 粮油市场 304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粮食市场 304

第二节 新中国的粮油市场 304

第二章 粮油收购 306

第一节 粮食收购 306

第二节 油料收购 308

第三节 收购措施 309

第三章 粮油销售 310

第一节 城镇粮油供应 310

第二节 农村粮油供应 313

第三节 牧业粮油供应 315

第四章 储运经营 317

第一节 粮仓建设 317

第二节 粮食保管 318

第三节 粮食检验与调运 319

第四节 储运管理 320

第五节 经营成果 321

第五章 机构 322

第一章 交通 324

第一节 驿道 324

第十一编 交通 邮电 324

第二节 公路 325

第三节 民航 327

第四节 运输 328

第五节 管理 332

第二章 邮电 333

第一节 邮政 333

第二节 电信 336

第三节 机构 340

第十二编 财税 金融 342

第一章 财政 342

第一节 财政体制 342

第二节 财政收入 343

第三节 财政支出 345

第四节 财政监督与管理 348

第二章 税务 348

第一节 机构 349

第二节 税制 349

第三节 工商各税 351

第四节 农业税 356

第五节 牧业税 360

第四节 粮油议购议销 361

第六节 税务监察 362

第三章 金融 363

第一节 机构 363

第二节 货币流通 365

第三节 货币管理 368

第四节 存款 369

第五节 信贷 374

第六节 债券 377

第七节 保险 378

第十三编 城乡建设 380

第一章 城市建设 380

第一节 规划 380

第二节 街道 381

第三节 桥梁 383

第四节 房屋 384

第五节 照明 386

第六节 供水 排水 386

第七节 供暖 供气 387

第八节 公共交通 388

第九节 环境卫生 388

第十节 园林绿化 389

第一节 房屋 390

第二章 乡村建设 390

第二节 饮用水 391

第三节 用电 391

第四节 道路 391

第五节 绿化 392

第三章 城建管理 393

第一节 管理机构 393

第二节 建设审批 393

第三节 房地产管理 394

第四章 建筑队伍 396

第一节 市属建筑单位 396

第二节 地区建筑公司 397

第五章 环境保护 397

第一节 机构 397

第二节 环境治理 398

第二节 计划编制 402

第一节 机构 402

第一章 计划管理 402

第十四编 经济综合管理 402

第三节 计划体系 403

第二章 统计管理 407

第一节 经济综合统计 407

第二节 社会发展统计 409

第三节 工业普查 410

第四节 人民生活调查 411

第五节 机构 队伍 412

第三章 物价管理 413

第一节 管理机构 413

第二节 价格管理 414

第三节 比价 差价 414

第四节 物价指数 415

第五节 物价补贴 416

第六节 监督检查 416

第四章 审计 420

第一节 机构 制度 420

第二节 审计业务 421

第五章 标准计量管理 422

第一节 度量衡演变 423

第二节 计量管理 427

第三节 标准化管理 428

第六章 工商行政管理 428

第一节 机构 428

第二节 市场管理 429

第三节 企业登记管理 431

第四节 经济合同管理 431

第五节 商标、广告管理 432

第十五编 政党群团 436

第一章 中共塔城市地方组织 436

第一节 组织机构 436

第二节 党员 439

第三节 党员代表大会 441

第四节 宣传教育 443

第五节 纪律检查 448

第六节 统战工作 449

第七节 党的中心工作 450

第八节 整党整风 451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塔城县地方组织 452

第三章 群众团体 452

第一节 工会组织 453

第二节 青少年组织 455

第三节 妇女组织 458

第五节 工商联组织 460

第四节 农(牧)民组织 460

第六节 科协 461

第七节 侨联 461

第八节 个体劳协 461

第九节 其他群众团体 462

第四章 重大政事 464

第一节 镇压反革命 464

第二节 抗美援朝 464

第四节 “肃反”、“审干” 465

第三节 “三反”、“五反” 465

第五节 “整风”、“反古” 466

第六节 “大跃进” 467

第七节 “反右倾”、甄别平反 467

第八节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468

第九节 “文化大革命” 469

第十节 揭批查 470

第十一节 落实政策 471

第十六编 政权 政协 474

第一章 权力机关 474

第一节 各族各界代表会议 474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 475

第三节 人大常委会 477

第四节 普选 479

第二章 政府机构 480

第一节 民国县政府 480

第三节 人民政府 482

第二节 三区革命时期县政府 482

第三章 人民政协 489

第一节 历届委员会 489

第二节 工作活动 491

第十七编 民政 外事侨务 496

第一章 民政 496

第一节 优抚 496

第二节 安置 497

第三节 社会救济 500

第五节 社会福利 502

第四节 扶贫 502

第六节 婚姻登记 503

第七节 信访 503

第八节 殡葬管理 504

第二章 外事侨务 504

第一节 涉外事件 504

第二节 交涉与往来 508

第三节 侨务 510

第一节 干部队伍 514

第十八编 人事 劳动 514

第一章 人事 514

第二节 干部管理 515

第二章 劳动 516

第一节 职工队伍 516

第二节 劳动就业 518

第三章 工资 519

第一节 工资制度 519

第二节 工资调整 519

第三节 津贴 补贴 520

第四章 劳保福利 521

第一节 劳动保险待遇 521

第二节 集体福利和离(退)休待遇 522

第三节 劳动保护 523

第四节 职工生活 523

第一章 公安 528

第一节 机构 528

第十九编 政法 528

第二节 户籍管理 529

第三节 刑事侦察 530

第四节 治安管理 530

第五节 监督改造“五类分子” 531

第六节 交通管理 532

第七节 特种行业管理 532

第九节 消防 533

第八节 综合治理 533

第二章 检察 534

第一节 机构 534

第二节 刑事检察 534

第三节 经济检察 535

第四节 法纪与控告申诉检察 536

第三章 审判 537

第一节 机构 537

第二节 审判制度 537

第三节 刑事审判 538

第五节 经济审判 539

第四节 民事审判 539

第六节 平反冤假错案和信访工作 540

第四章 司法行政 540

第一节 机构 540

第二节 司法业务 541

第三节 法制宣传 541

第一章 驻军 544

第一节 清朝及民国时期驻军 544

第二十编 军事 544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驻军 545

第二章 兵役 547

第一节 征兵 547

第二节 预备役登记 548

第三章 民兵 549

第一节 组织 549

第二节 训练 550

第一节 清朝时期兵事 551

第四章 兵事 551

第三节 活动 551

第二节 民国时期兵事 552

第二十一编 教育 科技 556

第一章 教育 556

第一节 幼儿教育 557

第二节 小学教育 558

第三节 中学教育 562

第四节 专业、职业教育 567

第五节 业余教育 570

第六节 教师队伍 572

第七节 机构、经费及基建和设备 576

第二章 科技 580

第一节 机构 队伍 580

第二节 “四级”农科网 582

第三节 科技推广运用 583

第四节 科技成果 587

第五节 科普工作 589

第一节 文艺团体 592

第二十二编 文化 592

第一章 文化艺术 592

第二节 群众文化 593

第二章 广播 电视 电影 598

第一节 广播 598

第二节 电视 600

第三节 电影 601

第三章 报刊 图书 602

第一节 报刊 602

第二节 图书 604

第四章 档案 史志 605

第一节 档案 605

第二节 党史资料征集与地方志编纂 606

第五章 文物古迹 606

第一节 文物 606

第二节 遗址 608

第三节 古墓 608

第四节 岩画与石柱 609

第一节 医疗机构 612

第二十三编 卫生 体育 612

第一章 医药卫生 612

第二节 卫生队伍 618

第三节 医疗设备与技术 619

第四节 医疗制度与卫生经费 622

第五节 中、西药 624

第六节 疫病防治 625

第七节 妇幼保健 632

第八节 爱国卫生运动 633

第二章 体育 634

第一节 机构 634

第二节 学校体育 635

第三节 群众体育 635

第四节 体育竞赛 637

第五节 运动员 裁判员 641

第六节 体育设施 644

第一节 哈萨克族 646

第二十四编 民族 宗教 646

第一章 民族 646

第二节 汉族 650

第三节 回族 653

第四节 维吾尔族 655

第五节 达斡尔族 657

第六节 俄罗斯族 660

第七节 其他民族 661

第一节 宗教种类 664

第二章 宗教 664

第二节 宗教事务 665

第二十五编 方言 668

第一章 汉语方言 668

第一节 语言 668

第二节 词汇 670

第三节 谚语 674

第四节 歇后语 676

第一节 语言 678

第二章 哈萨克语塔城市话 678

第二节 语法 684

第三节 词汇 687

第二十六编 人物 692

第一章 人物传 692

第二章 人物简介 706

第三章 人物表 709

附录 714

一、1986~1993年大事记 714

二、1986~1993年塔城市国民经济发展统计组表 719

三、文献辑存 725

(一) 《新疆省塔尔巴哈台事宜》辑录 725

(二) 重建塔尔巴哈台绥靖城碑记 727

(三) 塔城直隶厅乡土志 728

修志始末 747

《塔城市志》编纂机构和编纂人员 751

《塔城市志》审定、验收单位 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