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概论 1
第一章 山东省水旱灾害及其基本特征 1
第一节 历史上的水旱灾害 4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水旱灾害 7
第三节 水旱灾害基本特征 11
第二章 水旱灾害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17
第一节 历史上重大水旱灾害造成的深重灾难 17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水旱灾害造成的危害和损失 18
第三节 经济发展与水旱灾害的关系 21
第三章 形成水旱灾害的环境因素 22
第一节 气候与水文特点 22
第二节 自然地理条件 28
第三节 社会经济因素 29
第四节 人类活动的影响 30
第四章 人民与水旱灾害的斗争 31
第一节 历史上山东人民与水旱灾害斗争情况 31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防治水旱灾害的主要成就 32
第三节 效益分析 39
第四节 存在问题 41
第二篇 洪水灾害 44
第五章 内河洪水灾害 44
第一节 历史上的洪水灾害 44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洪水灾害 48
第三节 洪灾地区分布类型与特点 70
第四节 洪灾成因分析 74
第六章 黄河洪水灾害 89
第一节 山东黄河洪水灾害 90
第二节 形成黄河洪灾的主要因素 110
第三节 黄河下游凌汛灾害 118
第四节 治黄成就与效果 125
第五节 存在问题 129
第七章 风暴潮灾 133
第一节 山东沿海风暴潮灾害 134
第二节 山东沿海风暴潮灾害特点 140
第三节 影响风暴潮灾的主要因素 143
第四节 对风暴潮灾害防治措施的设想 146
第八章 洪灾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和防治措施 148
第一节 洪灾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148
第二节 山东省的防洪建设 157
第三节 防汛抢险与救灾 169
第四节 防洪减灾经济效益分析 177
第五节 洪灾损失变化趋势 190
第六节 今后防洪减灾措施 194
第三篇 涝渍与盐碱灾害 207
第九章 涝渍灾害 207
第一节 山东涝渍灾害的地区分布与类型 207
第二节 涝渍灾害 209
第三节 涝渍灾害特点与成因 224
第十章 盐碱灾害 231
第一节 盐碱土的性质与危害 231
第二节 盐碱土的类型和分布 232
第三节 盐碱土的成因 233
第四节 次生盐碱地的发展 235
第十一章 治涝改碱 237
第一节 主要骨干排水河道治理 237
第二节 盐碱灾害的防治 239
第三节 除涝改碱效果与存在问题 243
第四节 今后治理重点 246
第四篇 干旱灾害 250
第十二章 农业干旱 250
第一节 干旱和旱灾 250
第二节 旱灾 251
第三节 干旱模拟 274
第四节 干旱分析 309
第五节 干旱区划 318
第十三章 干旱缺水引起的其他灾害 327
第一节 城市干旱缺水及其灾害 327
第二节 农村人畜饮水困难 342
第十四章 干旱灾害的成因和影响 349
第一节 干旱形成的原因 349
第二节 干旱灾害经济损失评估 350
第三节 干旱缺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52
第四节 抗旱灌溉工程设施 356
第五节 抗旱减灾经济效益分析 358
第十五章 防旱减灾措施 364
第一节 抗旱工作的回顾 364
第二节 防旱减灾面临的问题 370
第三节 防旱减灾趋势预测 371
第四节 主要措施 372
第五篇 综合对策 385
第十六章 形势和任务 385
第一节 当前防治水旱灾害的基本形势 385
第二节 防治水旱灾害的目标和任务 388
第十七章 综合对策 391
第一节 指导思想 391
第二节 加快水利建设步伐,增强抗灾减灾的物质基础 392
第三节 加强法制建设 395
第四节 增加水利投入,改革投资机制 396
第五节 依靠科学,抗灾减灾 397
第六节 抗御重大水旱灾害的紧急对策 398
《山东水旱灾害》基本资料调查分析人员 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