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例 6
概述 7
大事记 13
卷一 建置 区划 35
第一章 位置 沿革 35
第一节 地理位置 35
第二节 历史沿革 35
第二章 行政区划 39
第一节 区、都、图 39
第二节 区、乡、保、甲 39
第三节 区、乡(社)、村(队) 40
卷二 乡镇 45
第一章 县城--康乐镇 45
第一节 地理 沿革 45
第二节 城垣 街道 46
第三节 市政建设 47
第四节 工商交通 48
第五节 驻城单位 49
第二章 乡镇概略 51
第一节 株潭镇 51
第二节 鹅峰乡 52
第三节 马步乡 52
第四节 高城乡 53
第五节 双桥乡 54
第六节 赤兴乡 54
第七节 仙源乡 55
第八节 潭埠乡 56
第九节 岭东乡 57
第十节 白水乡 57
第十一节 黄茅乡 58
第十二节 三兴乡 59
第十四节 白良乡 60
第十三节 罗城乡 60
第十五节 茭湖乡 61
第十六节 高村乡 61
第十七节 西坑乡 62
第十八节 官元山乡 63
卷三 人口 65
第一章 人口变化 65
第一节 人口源流 65
第二节 历代人口 66
第三节 人口分布 70
第二章 人口构成 71
第一节 民族构成 71
第二节 性别构成 71
第三节 年龄构成 71
第四节 文化构成 72
第五节 职业构成 73
第一节 节制生育 74
第三章 计划生育 74
第二节 人口规划 75
卷四 自然地理 77
第一章 地质 地貌 77
第一节 地质 77
第二节 地貌 78
第二章 山脉 81
第一节 山峰 81
第二节 岩洞 84
第三章 水系 85
第一节 河流 85
第二节 地下水 87
第四章 气候 90
第一节 四季划分 90
第二节 主要气候要素 91
第三节 农业气候 96
第二节 野生植物 99
第五章 自然资源 99
第一节 野生动物 99
第三节 水能资源 102
第四节 矿藏资源 103
第六章 自然灾害 106
第一节 旱灾 106
第二节 水灾 107
第三节 冻害 108
第四节 冰雹 风灾 109
第五节 病虫害 110
第六节 其它灾害 111
卷五 苏区斗争 113
第一章 党的建设 113
第一节 党在本县的早期活动 113
第二节 第一个党支部的建立 113
第三节 党组织的发展 113
第四节 历次党的代表大会 115
第二章 政权建设 116
第一节 县区乡苏维埃政府 116
第二节 历届工农兵代表大会 117
第三节 肃反工作 118
第三章 土地革命 119
第一节 土地占有情况 119
第二节 “耕地农有”的尝试 119
第三节 “五抗”斗争 119
第四节 分青苗 120
第五节 重新分配土地 120
第六节 查田运动 121
第四章 武装斗争 122
第一节 地方武装组织 122
第二节 重大战役 122
第三节 三年游击战争 125
第二节 湘鄂赣省委、省苏维埃机关在小源 129
第一节 湘鄂赣边特务在万载 129
第五章 湘鄂赣边特务和湘鄂赣省级机关在万载 129
第三节 湘鄂赣省党代表大会和工农兵代表会的召开 131
第四节 高村整训 131
第五节 第三届省委的组建与省级机关撤离小源 132
第六章 老一辈革命家在万载的革命活动 133
第一节 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率领红军转战万载 133
第二节 毛泽东、朱德率领红一军团途经万载 134
卷六 政党 135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万载县委员会 135
第一节 县委的建立 135
第二节 党代表大会 136
第三节 党务工作 138
第四节 纪律检查 143
第一节 县党部的建立及党代会 145
第二节 党务 145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万载县党部 145
第三章 民主党派万载基层组织 147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万载县支部 147
第二节 中国农工民主党万载县支部 147
第三节 中国民主同盟在万载的活动 148
第四章 其他党派万载基层组织 149
第一节 民主社会党万载县党部 149
第二节 中国青年党万载临时党部 149
第一节 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151
卷七 政权 政协 151
第一章 人民代表会 151
第二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 152
第二章 行政机构 155
第一节 清代行政机构 155
第二节 民国时期行政机构 155
第三节 建国后行政机构 156
第二节 职能与活动 161
第一节 历届县政协委员会会议 161
第三章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西省万载县委员会 161
卷八 民政 163
第一章 拥军优属 163
第一节 拥军 163
第二节 优属 164
第三节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 166
第二章 革命老根据地建设 167
第一节 地区分布 167
第二节 扶助建设 167
第三章 社会救济 169
第一节 救灾 169
第二节 救济 170
第四章 选举 172
第一节 基层选举 172
第二节 县级选举 175
第二节 殡葬改革 176
第五章 婚丧管理 176
第一节 婚姻登记 176
卷九 公安 司法 179
第一章 公安 179
第一节 机构设置 179
第二节 治安管理 180
第三节 户籍管理 181
第四节 消防工作 182
第五节 监所管理 182
第二章 司法 184
第一节 检察 184
第二节 法院 185
第三节 司法行政 186
卷十 劳动人事 189
第一章 编制 精简 189
第一节 编制 189
第二节 精简 191
第二章 干部工作 193
第一节 任用 193
第二节 培训 194
第三章 劳动就业 196
第一节 就业 196
第二节 事业培训 197
第四章 工资福利 198
第一节 工资 198
第二节 福利 201
第五章 劳动保护 203
第一节 机构 203
第二节 措施 203
卷十一 群众团体 205
第一节 工农商组织 205
第一节 工人组织 205
第二节 农民组织 206
第三节 商民组织 207
第二章 妇女组织 208
第一节 万载县妇女会 208
第二节 县妇女联合会 208
第三章 青少年组织 210
第一节 青年组织 210
第二节 少年儿童组织 211
第四章 文化科技组织 212
第一节 文联 212
第二节 科协 212
第三节 社联 213
第五章 其他组织 214
第一节 县抗美援朝分会 214
第二节 县中苏友好协会 214
第三节 侨联 214
第一章 地方武装 217
第一节 地方武装组织 217
卷十二 军事 217
第二节 民兵 219
第二章 兵役与兵防 221
第一节 兵役 221
第二节 兵防 222
第三章 兵事 224
第一节 邱仰寰起义 224
第二节 太平军在万载的活动 224
第三节 国民革命军进抵万载 226
第四节 日军侵凌万载 226
第五节 人民解放军解放万载 227
卷十三 农业 229
第一章 土地所有制改革 229
第一节 封建土地所有制 229
第二节 土地改革 230
第二节 人民公社 232
第二章 体制变革 232
第一节 农业合作化 232
第三节 生产责任制 233
第三章 耕地与作物 235
第一节 耕地面积 235
第二节 作物分区 235
第三节 主要作物 237
第四章 农艺 农技 245
第一节 改良土壤 245
第二节 品种改良 250
第三节 耕作制度 257
第四节 病虫防治 257
第五节 耕作技术 259
第五章 农业机具 261
第一节 农用机具 261
第二节 农机管理 262
第一章 归属变革 265
卷十四 林业 265
第二章 森林资源 266
第一节 面积 蓄积 266
第二节 资源分布 268
第三章 森林保护 270
第一节 组织机构 270
第二节 防火 防虫 270
第四章 营造 采运 经销 272
第一节 营造 272
第二节 采运 274
第三节 经销 275
卷十五 畜牧 水产 279
第一章 畜牧 279
第一节 畜禽种类 279
第二节 疫病防治 282
第二节 养鱼 285
第一节 鱼类 鱼苗 285
第二章 水产 285
卷十六 水利 287
第一章 水利设施 287
第一节 蓄水工程 287
第二节 引水工程 289
第二章 灌溉 291
第一节 灌溉面积 291
第二节 灌溉方式 291
第三章 水土保持 293
卷十七 三大特产 295
第一章 花爆 295
第一节 爆竹和烟花的传入 295
第二节 原料制作 295
第三节 品种特色 296
第四节 花爆科研 297
第五节 生产 销售 298
第一节 起源 303
第二节 制作 303
第二章 夏布 303
第三节 产销 304
第三章 表芯纸 306
第一节 历史状况 306
第二节 生产规模 306
卷十八 工业 311
第一章 企业发展与管理 311
第一节 企业发展状况 311
第二节 企业管理 313
第二章 手工业 321
第一节 竹木制品 321
第二节 日用陶瓷 321
第三节 五金制品 322
第四节 缝纫 323
第五节 建筑工业 323
第一节 食品工业 325
第三章 轻工业 325
第二节 造纸工业 326
第三节 印刷工业 327
第四节 纺织工业 328
第四章 重工业 330
第一节 化学工业 330
第二节 机械工业 331
第三节 建材工业 332
第四节 电力工业 333
第五节 煤炭工业 335
卷十九 交通 邮电 339
第一章 交通 339
第一节 乡道 339
第二节 公路 339
第三节 水路 345
第二节 邮政 347
第一节 发展概况 347
第二章 邮电 347
第三节 电信 348
卷二十 商业 351
第一章 经济成份 351
第一节 私营商业 351
第二节 集体商业 352
第三节 国营商业 356
第二章 商品购销 359
第一节 农副产品收购 359
第二节 工业品采购 360
第三节 商品销售 361
第三章 集市贸易 366
第一节 集市 366
第二节 物资交流 368
第一节 经营方式 370
第二节 出口商品 370
第四章 对外贸易 370
卷二十一 粮油 373
第一章 购销 373
第一节 征购 373
第二节 统销 378
第三节 粮油集市 380
第一节 粮食加工 383
第二节 油料加工 383
第二章 加工 383
第三节 饲料加工 384
第四节 其它加工 384
第三章 储运 385
第一节 粮油储存 385
第二节 调拨运输 387
卷二十二 财政金融 389
第一章 财政 389
第一节 管理体制 389
第二节 收入 390
第三节 支出 394
第四节 公债 国库券 399
第二章 税务 401
第一节 税收机构 401
第二节 农业税 401
第三节 工商税 405
第三章 金融 410
第一节 钱庄 当铺 410
第二节 信用合作社 410
第三节 银行 412
第四节 货币流通 414
第五节 贷款 418
第六节 存款 421
第七节 保险 423
第一节 科技机构 425
第一章 机构 队伍 管理 425
卷二十三 科技 425
第二节 科技队伍 426
第三节 管理 428
第二章 科技普及活动 430
第一节 科普宣传 430
第二节 科技培训 430
第三节 科技咨询 430
第四节 科技扶贫 431
第五节 科普文明村建设 431
第三章 科技成果 432
第一节 工业科技成果 432
第二节 农业科技成果 433
第三节 林业科技成果 434
第四节 医卫科技成果 434
第一章 计划管理 435
第一节 计划与完成 435
卷二十四 经济综合管理 435
第二节 计划物资分配 438
第二章 工商行政 445
第一节 企业登记 445
第二节 市场管理 446
第三节 商标注册 447
第四节 合同监证 448
第三章 商品价格 450
第一节 市场物价 450
第二节 物价管理 452
第四章 统计 审计 456
第一节 统计 456
第二节 审计 457
第五章 标准计量管理 458
第一节 计量管理 458
第二节 标准化管理 460
第六章 经济技术合作 462
第一章 私塾 儒学 书院 463
第一节 私塾 义塾 463
第二节 儒学 书院 463
卷二十五 教育 463
第二章 普通教育 465
第一节 幼儿教育 465
第二节 小学教育 466
第三节 中学教育 471
第二节 医卫教育 481
第三章 职业技术教育 481
第一节 师范教育 481
第三节 农(工)职业教育 482
第四章 成人教育 484
第一节 农民业余学校 484
第二节 干部、职工业余学校 485
第三节 函授、电视大学 486
第一节 教师素质 488
第二节 教师待遇 488
第五章 教师 488
第六章 教育行政管理 490
第一节 机构 490
第二节 人事 490
第三节 教学 491
第四节 经费 492
卷二十六 医药卫生 497
第一章 机构 队伍 497
第一节 医卫机构 497
第二节 卫生群众团体 500
第三节 卫生队伍 501
第二章 防疫 保健 502
第一节 爱国卫生运动 502
第二节 卫生防疫 502
第三节 妇幼保健 507
第一节 医疗设备 510
第三章 疾病医疗 510
第二节 医疗技术 512
第四章 药品 药政 514
第一节 中药 514
第二节 西药 516
第三节 药政 516
第五章 经费 518
第一节 事业经费 518
第二节 基建投资 519
卷二十七 体育 521
第一章 机构设置 521
第一节 管理机构 521
第二节 业余体校 老年人体协 521
第二章 学校体育 523
第一节 师资 课程 523
第二节 场地 设备 524
第二节 体育活动 525
第一节 体育设施 525
第三章 群众体育 525
第三节 体育竞赛 526
卷二十八 文化 537
第一章 群众文化 537
第一节 文化馆(站)俱乐部 537
第二节 创作与展览 538
第三节 民间艺术 539
第二章 电影 戏剧 541
第一节 电影 541
第二节 戏剧 542
第三章 报刊 广播 电视 545
第一节 报刊 545
第二节 广播 546
第三节 电视 547
第四章 图书 档案 548
第一节 图书藏借 548
第二节 图书发行 549
第三节 档案 550
卷二十九 文物 古迹 551
第一章 历史文物 551
第一节 古遗址 551
第二节 古墓葬 552
第三节 古建筑 552
第四节 馆藏古器物 554
第五节 石刻 556
第六节 馆藏字画 557
第二章 革命文物 558
第一节 旧址 558
第二节 旧居 559
第三节 战场遗址 560
第四节 馆藏文物 560
第五节 革命纪念设施 562
第三章 旧八景 564
第一节 书目选 567
卷三十 艺文 567
第一章 目录 567
第二节 篇目选 573
第二章 艺文选 577
第一节 诗词 577
第二节 散文 586
第三节 歌曲 594
第四节 字画 595
卷三十一 人民生活 597
第一章 收入 597
第一节 农民收入 597
第二节 职工收入 598
第二章 饮食 衣着 601
第一节 饮食 601
第二节 衣着 602
第一节 宅居 603
第三章 宅居 用具 603
第二节 家用器具 604
第四章 文化娱乐 605
第五章 保险 储蓄 607
第一节 财产保险 607
第二节 家庭储蓄 607
第一章 革命故事 谣谚传说 611
第一节 革命故事 611
卷三十二 社会民俗 611
第二节 歌谣 613
第三节 民谚 616
第四节 民间传说 619
第二章 宗教信仰 民情风俗 623
第一节 宗教信仰 623
第二节 规约 624
第三节 传统节日 627
第四节 婚嫁 丧葬 628
第五节 酒筵名菜 630
第六节 其他习俗 631
第七节 迷信与喜忌 632
卷三十三 方言 633
第一章 万载方言概略 633
第二章 语音 635
第一节 语音系统 635
第二节 语音差异 637
第三节 万载话与中古音、普通话的对应 640
第四节 万载话标音举例 642
第三章 词汇 645
第一节 词语的主要特点 645
第二节 词汇举例 645
第三节 本地方言内部常用词汇对照表 650
第四章 语法 651
第一节 “子”尾 651
第二节 词的重叠 651
第三节 几种词类的特点 652
第四节 句子语序的变化 653
第五节 几种句子的特点 654
卷三十四 人物 655
第一章 传略 655
第二章 英烈录 667
第三章 人物表 862
卷三十五 辑录 871
第一章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历史文献 871
第二章 关于边界归属水利山林权属的文件 875
第一节 边界归属 875
第二节 水利权属 875
第三节 山林权属 879
第三章 修志文选 890
第一节 历届县志序文选 890
第二节 修志文件、论文选 896
编后记 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