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一、中国体质学说研究史述要 2
二、西方体质学说研究概况 9
三、值得进一步商讨的问题 15
四、体质学说研究的前景 20
第二章 《周易》与体质病理学原理 25
一、“大哉乾元”、“至哉坤元” 26
二、“一阴一阳之谓道” 27
三、“与天地合其德” 28
四、“生生之谓易” 29
五、“易者,象也” 30
七、“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32
六、“保合大和,乃利贞” 32
八、小结 34
第三章 体质生理学 35
一、年龄体质学 35
二、性别体质学 55
三、优质学、优生学与优境学 64
第四章 体质病理学 72
一、体质病因学 72
二、体质病机学 80
三、病理体质诊断学 86
(一)体质辨证 86
(二)病理体质分型学说 88
(三)病理体质之诊断 90
(一)元阴元阳与体质形成 111
四、病理体质形成原理略探 111
(二)后天脾胃与体质形成 123
(三)其他因素与体质形成 130
(四)五种病理体质形成机理述要 134
第五章 体质治疗学 139
一、关于调整体质的几个认识问题 140
(一)治病必求其本,本于体质 140
(二)急则治其症,缓则治其质 142
(三)辨质论治与随质加减 143
二、调质六法 145
(二)迟冷质--壮阳祛寒温质法 146
(一)正常质--平补阴阳强质法 146
(三)燥红质--滋阴清热润质法 147
(四)倦?质--益气生血健质法 149
(五)腻滞质--除湿化滞利质法 151
(六)晦涩质--行血消瘀活质法 153
三、八法之体质宜忌 154
(一)补法 155
(二)温法 157
(三)清法 158
(四)消法 158
(五)汗法 159
(七)下法 160
(六)吐法 160
(八)和法 161
四、方药之体质宜忌 162
五、体质与治疗反应 164
六、辨质论方 165
(一)解表剂 166
(二)泻下剂 167
(三)清热剂 168
(四)祛暑剂 170
(五)温里剂 171
(六)补益剂 173
(七)固涩剂 175
(八)安神剂 176
(九)理气剂 177
(十)理血剂 178
(十一)祛湿剂 180
(十二)祛痰剂 181
(十三)治燥剂 182
(十四)其他方剂 183
七、体质食疗学 184
(一)概述 184
(二)体质食疗学简史 185
(三)体质食疗学原理 188
(四)辨“质”论“食”及食谱举要 198
(五)食疗与年龄、性别、地域及气象之关系 226
(六)食物的烹调方法与成品形式 232
(七)推广体质食疗学应及时解决的几个问题 233
第六章 体质养生学 236
一、体质养生学之理论 237
(一)“阴平阳秘”为中医养生学之根本 237
(二)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238
(三)固护肾精为养生防老之关键 239
(四)辨体质,调饮食 241
(五)勤锻炼持之以恒 242
二、养生难,难在认识不足 243
第七章 论历代主要医家的体质理论 245
(二)论体质形成的机理 246
一、《黄帝内经》的体质理论 246
(一)对体质差异的认识 246
(三)对人类体质之分型 248
(四)关于体质人类学的测量记录 250
(五)关于体质与病因、发病的理论 250
(六)论体质诊断之重要性 251
(七)关于辨质论治的论述 251
(八)关于治未病与调体质的论述 252
(九)关于“治病求本”的论述 252
二、张仲景的体质理论 253
(一)六经病与体质 253
(二)坏病、变证与体质 255
(三)六经传变与体质 256
(四“家”、“人”宿疾与体质 257
(五)辨质论治 257
(六)《伤寒论》的治未病思想 259
三、钱乙的体质理论 261
四、陈直的体质理论 261
(一)老年人的体质特征及其机理 262
(二)老人“虚阳”之说 262
(三)老年人的心理特征 263
(一)脏腑六气病机理论 264
五、刘完素的体质理论 264
(四)强调食养与食疗 264
(二)“六气皆从火化” 265
(三)“五志过极皆为热甚” 266
(四)胃中润泽论 267
(五)老年阴虚阳实论 267
六、李杲的体质理论 268
(一)“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268
(二)“元气与火不二立”及“内伤热中证” 269
(三)脾胃内伤之治疗大法 270
(二)伤寒内感 271
(三)内有伏阴 271
(一)内伤三阴 271
七、王好古的体质理论 271
(四)元阳中脱 272
(五)阴证的治疗 272
八、朱震亨的体质理论 273
(一)“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论 273
(二)相火论 274
(三)六郁论 274
(四)《局方发挥》 275
九、张介宾的体质理论 276
(一)“阳常不足,阴本无余”论 276
(三)中兴论 280
(二)脏象别论 280
(四)小儿补肾论 281
(五)基址论 281
(六)先天、后天与寿夭 282
十、绮石的体质理论 283
(一)虚证有六因 283
(二)治虚有三本 284
(三)治虚二统 284
(国)虚劳当治其未成 285
十一、张璐的体质理论 285
十二、何炫的体质理论 288
(一)引火归元之误 288
(五)二陈消痰之误 289
(四)苦寒泻火之误 289
(六)辛剂发散之误 289
(二)理中温补之误 289
(三)参芪助火之误 289
(七)治疗过时之误 290
十三、叶桂的体质理论 290
(一)体质分型及其临床脉症 290
(二)辨质与论治 291
(三)叶氏《临证指南医案》的历史性贡献 292
十四、徐大椿的体质理论 293
(一)元气论 293
(二)病同人异论 293
(三)五方异治论 294
(四)小儿与老人 294
(一)气血理论 295
十五、王清任的体质理论 295
(二)活血与补气 296
(三)“记未病前之形状” 297
十六、章楠的体质理论 298
(一)“六气阴阳论” 298
(二)“人身阴阳体用论” 299
(三)评丹溪、景岳之有余不足 300
(四)论易、医之阴阳有别 301
十七、石芾南的体质理论 301
(一)燥湿赅六气 301
(二)燥湿之诊断 303
(三)“金水之质”与“木火之质” 303
(四)用药须辨药物体质之刚柔 304
十八、周学海的体质理论 305
(一)阴虚疰夏和阳虚疰秋 305
(二)疰冬 305
(三)“与友条论读《伤寒论》法” 306
〔附录〕韩国医学 308
附一、四象医学 308
附二、韩医四象医学研究动态 314
第八章 体质病理学学派的历史意义 318
一、伤寒学派 318
二、河间学派 319
三、攻邪学派 319
五、丹溪学派 320
四、易水学派 320
六、温补学派 321
七、温病学派 321
八、体质病理学学派 322
第九章 体质病理学研究的新起点 324
一、体质要素理论(Constitutional Element Theory) 324
(一)体质要素的分类及其相互关系 325
(二)体质要素的特性 328
(三)体质要素的维度(Dimension of constitutionalelement) 331
(四)体质要素的测定与评价 334
(五)体质要素理论的实践意义 339
二、结语 340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