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概论 3
第一章 语言的可译性 3
1.语言具有可译性 3
2.语言和思维 3
3.宇宙共性 4
4.生理共性 4
5.时空共性 4
6.生产共性 4
7.社会共性 5
8.情景共性 5
9.心理共性 5
10.语言结构共性 6
11.习得两种语言的能力 6
第二章 翻译的原理 8
1.翻译的实质 8
2.翻译的一般性理论——从语言出发 8
3.语言的交际功能 9
4.翻译原理 16
5.语言的意义 18
6.指称意义 21
7.潜在意义 27
8.文化教养意义 30
9.感情意义 31
10.主观动机意义 32
11.社会身份意义 32
12.刺激方式意义 33
第三章 影响翻译的因素 40
1.翻译的不等值 40
2.语义的结构性 42
3.不同的语言,不同的划分 43
4.物质生活对语言的影响 45
5.经济、政治对语言的影响 47
6.风俗习惯对语言的影响 48
7.文化生活对语言的影响 49
8.道德、观念对语言的影响 50
9.逻辑思维对语言的影响 52
10.语言的节奏 54
第四章 翻译的方法问题 58
1.翻译方法的分类 58
2.从意义角度出发的翻译方法 58
3.从形式角度出发的翻译方法 65
4.音译 65
第五章 翻译的标准 67
1.“信、达、雅” 67
2.“译文形式与原文内容的辩证的统一” 68
3.交际标准 68
第六章 翻译工作者应具备的条件 70
1.翻译工作者应具备的条件 70
2.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71
第七章 中外翻译简史 72
1.人类初始的翻译活动 72
2.西方古代的翻译字动 72
3.《圣经》的翻译 73
4.马丁·路德 艾蒂安·多莱和卡西奥多罗·德雷那 74
5.十七、十八世纪的翻译活动 76
6.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上半叶的翻译活动 77
7.二十世纪中叶以来的翻译活动 78
8.翻译理论的根本性变化 78
9.中国古代的翻译活动 81
10.中国的三大佛经翻译家——鸠摩罗什、真谛、玄奘 81
11.佛经的翻译 84
12.明末清初的翻译活动 85
13.十九世纪后期以来我国的几个著名翻译家——严复、林纾、鲁迅 88
第二篇 分论 97
第一章 理解与表达 97
第二章 一般的翻译技巧 109
1.加字法 109
2.减字法 115
3.词性及句子成分性质的转换 117
4.反面着笔 121
第三章 某些词汇问题的处理 125
1.词汇的分析 125
2.选词造句 140
3.泛指词的译法 142
4.抽象词的译法 143
5.广义词的译法 144
6.汉语四字词组的运用 145
7.形象的移植 147
8.同词异译 150
9.成语的翻译 153
第四章 某些语法问题的处理 162
1.名词数的译法 162
2.专有名词的译法 168
3.某些代词的译法 172
4.动词时态和体的译法 180
5.动词虚拟式和可能式的译法 189
6.动词被动语态的译法 195
7.介词的译法(Ⅰ) 206
8.介词的译法(Ⅱ) 211
9.性质形容词的译法 229
10.过去分词、副动词和介词结构的译法 235
11.定语副句的译法 241
12.其它一些复合句的译法 253
13.长句的处理 267
第五章 各类体裁作品的翻译问题 280
1.政论作品的翻译 283
2.新闻报导的翻译 288
3.科技作品的翻译 292
4.文学作品的翻译 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