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上 5
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5
金匮要略 5
藏府 7
先后 7
论、脉证 8
上工治未病 8
师 8
即 9
行 9
要妙 9
肝虚 9
不在 9
经曰: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 10
余藏准此 10
禀 11
五常 11
风气 12
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 13
千般疢难 13
三条 14
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 14
以此详之病由都尽 14
忤 14
四肢才觉重滞 15
导引 15
吐纳 16
针灸 16
膏摩 16
勿令九窍闭塞 17
王法 17
竭乏 18
服食节其冷熟 18
腠理 19
三焦通会 19
气色 23
鼻头色青,腹中痛苦冷者死 24
目正 24
寂然 24
喜惊呼 24
病 24
喑喑然 25
啾啾然 25
息摇肩 26
心中坚 26
吸而微数 26
远 26
难治、不治 26
色脉皆常病 27
卒厥 27
唇口青 27
脉脱入藏即死 27
浸淫疮 28
阳病十八 31
欬上气喘噦咽肠呜胀满心痛拘急 32
极 32
大邪中表,小邪中裹 32
系饪之邪 33
风中於前,寒中於暮 34
急 35
清壳 35
痼疾 35
病者素不应食,而反暴思之 35
诸病在藏 36
攻 36
如渴者,与猪苓汤 36
痓湿暍病脉证治第二 36
痓湿暍 41
反恶寒 44
刚痉 44
柔痓 46
疮家 46
发其汗已,其脉如蛇 46
如弦直上下行 47
痓病有灸疮 48
? 48
几几 49
生姜三两 49
大枣 50
满 51
必龄齿 52
大黄 52
疼痛 53
湿家之为病,一身尽疼,发热身色如薰黄也 54
舌上如胎 54
相搏 55
似 55
麻黄加术汤 56
日晡所剧 56
判麻豆大 56
盏 56
风湿 57
芍药 57
气上行者加桂枝 57
下有阵寒者加细辛 57
转侧 58
附子 58
一服觉身痺 58
短气 59
中暍 59
芤 60
洒洒然毛耸 60
口开刚板齿 60
中熟 61
身热疼重 61
一物瓜蒂汤方 62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 62
狐惑 66
百合病 69
百脉一宗 70
白合病发汗后者百合知母汤主之 71
滑石代赭汤主之 72
食煮饼 72
百合病渴不差者 72
狐惑之为病 73
聲喝 74
咽乾 75
简瓦 75
目赤如鸠眼 75
赤小豆 75
浆水 75
阳毒之为病,阴毒之为病 76
疟病脉证并治第四 78
弦数者风发也,以饮食消息止之 80
疟 80
月尽 83
疟母 83
鳖甲煎丸 84
赤消 84
绝 85
烦冤 85
痈疟 85
温疟 86
其脉如平 87
牡疟 87
劳疟 88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88
中风历节 93
喘僻 95
产遂 95
不仁 95
侯氏黑散 96
大风 98
矾石 98
痒 98
风引汤 98
癫痫 98
三指撮 99
狂状 99
沐了 99
黄汗 99
掣 100
自汗出 100
魁赢 100
脚肿如脱 101
泄 102
枯 102
御 102
四属 102
脚气 103
川乌 103
乌顽 103
知 104
? 105
续命汤 105
痱 106
千金三黄汤 106
近效汤 107
术附汤 107
崔氏八味丸 108
越婢加术汤 108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109
血痺 113
尊荣人 114
盛 114
重困 114
男子 114
平人 115
阴寒精自出 115
酸削 115
精气清冷 116
目眩 116
芤动微紧 116
天雄散 116
善 117
人年五六十,其病脉大者,痹侠背行,苦肠呜 117
马刀侠瘿者,皆为劳得之 117
脱气 119
喘喝 119
减 119
此名为革 119
漏下 120
虚劳裹急 120
诸不足 120
拘急 120
八味 120
百疾 121
虚烦 121
五劳虚极 121
甲错 121
疰 121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 123
肺痿肺痈欬嗽上气病脉证治 128
又被快药下利 129
濁唾 129
涎沫 129
口中辟辟燥 130
脉反滑数 130
过 130
如米粥 130
上气面浮肿 130
肺胀 131
若服汤已渴者 131
水鷄 131
時時 132
吐濁 132
饮而胸满 132
目如脱状 132
温温液液 132
苇茎、瓜办 133
肺痈胸满胀 134
闻 134
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 135
奔豚 136
甘澜水 138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 138
胸痹心痛短气 141
取 142
责 142
短气 142
关上小紧数 143
白酒 143
中 145
抢 146
人参汤亦主之 146
缓急 146
心悬痛 147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149
腹满寒疝宿食 154
痿黄燥 155
中寒 155
色 156
肚 156
雷呜 156
邪正相搏即为寒疝 156
白汗 157
卒中 158
中恶、鬼击 158
宿食 158
上脘 158
风寒 159
卷中 160
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160
积聚 163
冒 163
濁涕 163
傴 163
如索不来 164
肝着 164
翕翕 164
瞰蒜状 164
蛊 164
邪哭 165
皮目 165
洁洁 165
肾著 166
反不渴 166
腹重如带五千钱 166
死藏 166
乱如转丸 166
竭部 167
不和 167
大肠、小肠 167
痔 167
?气 167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169
痰饮欬嗽病脉证并治 177
饮有四 183
悬饮 184
支饮 185
沥沥 185
倚息 185
水在心 185
涎沫 185
心下悸 185
辄已 185
病痰 186
满喘钦吐,发则寒热 186
振振身瞤剧 186
双弦 186
喘 187
其脉乎 187
脉伏 187
内痛 187
强人 187
温粉粉 188
木防己汤 188
支饮胸满者,厚朴大黄汤主之 188
瘦人 188
癫眩 188
欬烦 189
宜十枣汤 189
复冒 189
分三温服 189
厥 189
消渴小便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 190
消渴小便利淋病 192
文蛤 193
淋之为病 193
粟状 194
趺阳脉数,胃中有热,即消壳引食,大便必坚,小便数 194
小便不利者,有水气,其人若渴 195
白鱼 195
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196
水气病脉证并治 203
胕肿 203
泄风 204
痂癞 204
微拥,如蚕新卧起状 204
黄肿 204
脉出 205
因肿 205
少阳脉卑 205
血分 205
浮欬 205
续 206
聶聶 206
裏水 206
状如风水 207
沾 207
正黄如蘗汁 207
苦酒 207
弛痛 207
有物在皮中 207
大气一转,其气乃散 207
如盘 208
旋 208
旋盘 208
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 208
黄疸病 212
缓则为痺 213
脾 214
靖言了 214
目青 214
噉蒜? 214
黄家所得,从湿得之 214
舌痿黄 215
十八日 215
黑疸 215
瓜蒂 215
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 216
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 218
目睛晕黄 219
今 219
唇痿 219
口乾燥而渴 219
远 220
近 220
心气不足 220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221
呕吐哕下利 230
却 231
反 231
大半夏汤 231
微风 232
愦 232
利 232
下重 232
微喘 233
下利气者 233
戴阳 233
肺痛 233
气利 233
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 234
疮痈肠痈浸淫 236
肿痞 237
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蚘虫病脉证治第十九 237
趺蹶手指臂肿筋阴狐疝蚘虫病脉证治 239
腨 240
臂 240
八分一 240
毒药不止 240
甘草粉蜜汤方 240
卷下 242
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242
妊娠 245
六月动者 245
扇 246
漏下 246
半产 246
芎归膠艾汤方 246
腹中?痛 247
乾姜人参半夏丸方 248
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 249
产 252
郁冒 252
下瘀血汤 252
新 252
再倍发热,食则讝语,至夜即愈 253
阳旦 253
耳 253
乳中虚 253
蓐 254
摩痛 254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254
炙? 260
藏躁 260
久成肺痈 261
损分 261
盘 261
气街 261
寸口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 261
膠姜汤 262
如敦状 262
生后者 263
藏坚癖不止 264
疾痛 264
转胞 264
了戾 265
坐 266
裏膏发煎导之 267
小儿疳虫蚀齿方 267
点药烙之 267
杂疗方第二十三 268
加减柴胡饮子方 273
一贴 273
用为散 274
停尸 274
张口反折 274
剔取 274
数动 274
采 275
缸 275
禽兽鱼虫禁忌并治第二十四 276
若不因食而生 285
自 285
肉中有如朱点者 285
馁肉 285
兽自死北首及伏地者,食之杀人 286
白虫 286
夜眼 286
霍乱 286
马肝及毛,不可妄食,中毒害人 287
青盲 287
翮 287
四距 287
雉肉久食之令人瘦 287
大豆煮汁及盐汁 288
青鱼蚱不可合生葫荽及生葵,并麦中食之 288
鳖目凹陷者及厌下有王字形者,不可食之 288
果实菜谷禁忌并治第二十五 289
生米停留多日,有损处,食之伤人 296
淋沥 297
李不可多食,令人胪胀 298
橘袖 298
爽 298
梨不可多食 298
食枫柱菌而哭不止 298
地浆 299
时病 299
委 299
独颗蒜 299
糖 299
黄瓜 300
余指 300
菜中有水莨菪 300
硬糖 301
禳 301
大麦久食,令人作? 301
荍麦麪多食,令人发落 301
水银入人耳,及六畜等,皆死,以金银着耳边,水银则吐 302
元 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