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制监督通论》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郜风涛著
  • 出 版 社:北京:法律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4
  • ISBN:7503614374
  • 页数:500 页
图书介绍:分:绪论、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督、党和社会监督5编。

目录 1

第一编 绪论 1

第一章行政法制监督的涵义及内容 3

第一节行政法制监督的涵义及特征 3

第二节行政法制监督的种类 7

第三节行政法制监督的主要内容 12

第二章行政法制监督的原则和方法 17

第一节行政法制监督的基本原则 17

第二节行政法制监督的特殊原则 21

第三节行政法制监督的主要方法 25

第三章行政法制监督体系 28

第一节西方国家行政法制监督体系 29

第二节前苏联、东欧国家的行政法制监督体系 33

第三节我国行政法制监督体系 38

第二编 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51

第四章 国家权力机关监督的性质和特点 51

第一节 国家权力机关及其监督的历史发展 51

第二节 国家权力机关监督的实质及特征 58

第三节 国家权力机关监督的地位和作用 62

第五章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模式 66

第一节至上性的监督模式 66

第二节制衡性的监督模式 77

第三节准议会制的监督模式 81

第六章国家权力机关监督的主体和原则 87

第一节国家权力机关监督的主体 87

第二节 国家权力机关监督的原则 92

第七章国家权力机关监督的基本内容和程序 97

第一节国家权力机关监督的基本内容 97

第二节国家权力机关监督的基本形式和程序 102

第三节国家权力机关监督实例 110

第三编 司法监督 123

第八章司法监督与司法制度 123

第一节司法制度及其历史发展 123

第二节司法监督的涵义界定 127

第三节 司法监督的特性及原则 132

第九章检察机关的检察监督 138

第一节检察机关的性质、设置和任务 138

第二节检察监督的内容和方式 142

第三节检察机关对行政诉讼的监督 155

第四节检察监督与监察监督 161

第十章审判机关的行政诉讼监督 166

第一节行政审判权及其内容 166

第二节行政诉讼监督的特征与功能 171

第三节行政诉讼监督的范围 179

第四节行政诉讼监督的程序 187

第十一章国外司法监督概说 202

第一节西方国家司法监督述略 202

第二节美国和英国的司法审查制度 206

第三节法国和联邦德国行政法院 213

第四节前苏联、东欧国家的司法监督 220

第一节行政的涵义及其特征 235

第四编行政监督 235

第十二章行政监督的内在机制概说 235

第二节 国家行政机关和国家公务员 237

第三节行政行为与行政责任 249

第四节行政监督的内在机制 255

第十三章行政监督的一般问题 261

第一节行政监督的涵义及特征 261

第二节行政监督的原则和依据 266

第三节行政监督的对象和范围 271

第四节行政监督的种类和主要方法 276

第十四章行政复议监督 285

第一节行政复议的涵义及特性 285

第二节行政复议的历史发展与作用 292

第三节 行政复议的原则和依据 298

第四节 行政复议的范围及管辖 306

第五节行政复议程序 317

第十五章监察监督 325

第一节监察监督概说 325

第二节监察制度的历史发展 334

第三节监察监督的职责权限 343

第四节 监察监督的程序 348

第五节监察监督与信访工作 357

第十六章审计监督 362

第一节审计监督概说 362

第二节审计制度的历史沿革 368

第三节审计监督的种类与方法 375

第四节审计监督的职能及作用 381

第五节审计监督的程序 386

第十七章外国及港台行政监督撮要 393

第一节西方国家行政监督概说 393

第二节前苏联、东欧国家行政监督简况 405

第三节台湾的行政监督 410

第四节香港和新加坡的廉政监察机构 415

第五编 党和社会监督 423

第十八章党和社会监督概说 423

第一节政党和社会监督的特殊地位 423

第二节西方国家政党和社会监督的表现形式 428

第三节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的监督和社会监督形式 433

第一节党的监督及其实现条件 438

第十九章 中国共产党的监督 438

第二节实施党的监督的基本原则 444

第三节党的监督的途径和方法 448

第二十章我国的社会监督 455

第一节我国社会监督的实质和载体 455

第二节人民政协和民主党派的监督 460

第三节工会、共青团、妇联的监督 468

第四节新闻舆论监督 476

第五节人民群众的监督 481

附录一:本书主要参考书目 493

附录二:本书主要引用的法律和法规文件 496

后记 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