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 1
2.汉江自然地理和水文概况 3
2-1 一般特征 3
2-2 地貌 3
2-3 地层 4
2-4 气侯 4
2-5 水文 4
2-5-1 河流水源 4
2-5-2 水立 4
2-5-3 流量 4
2-5-4 泥沙 5
2-5-5 土壤 5
2-5-6 矿产 5
3-2 汉江中下游 6
3-1 汉江上游 6
3.汉江水环境污染状况 6
4.汉江采样站的设置及其环境概况 7
4-1 上游(郧西县—丹江口市) 7
4-1-1 干流 7
(1)郧西县羊尾镇(U—1) 7
(2)丹江口市丹江口水库坝下(U—2) 7
4-1-2 支流 7
4-1-2-1 十堰市神定河 7
4-1-2-2 郧阳县神定河 8
4-2 中游 8
4-2-1 干流 8
(A)老河口市 8
(B)襄樊市 8
(B)襄樊市小清河 9
(A)谷城县南河 9
(C)宜城县 9
(D)钟祥县 9
4-2-2 支流 9
(D)襄樊市南渠 10
(E)蛮河 10
4-3 下游 11
(A)仙桃市 11
(B)汉川县 11
(C)武汉市 11
5.材料和方法 13
5-1 物理、化学监测方法 13
5-1-1 测试项目 13
5-1-2 化学综合污染指数(Pa、Pb)的计算及评价方法 13
5-3-1 PFU方法 14
5-3-2 参数 14
5-3 微型生物监测 14
5-2 细菌学监测方法 14
5-3-3 分类学参数测试及评价方法 15
5-3-4 非分类学参数测试及评价方法 15
5-4 大型无脊椎动物监测方法 18
6.第一阶段工作的结果(1992年3月20日~6月10日) 19
6-1 理化监测 19
6-1-1 上游(郧西县—丹江口市) 19
6-1-1-1 干流 19
6-1-1-2 支流 19
6-1-2 中游(老河口市—钟祥县) 20
6-1-2-1 干流 20
6-1-2-2 支流 21
6-1-3 下游(仙桃市—武汉市) 23
6-2 细菌学监测 24
6-3 微型生物群落监测 25
6-3-1 上游(郧西县—丹江口市) 26
6-3-1-1 干流 26
6-3-1-2 支流 27
6-3-2 中游(老河口市—钟祥县) 27
6-3-2-1 干流 27
6-3-2-2 支流 29
6-3-3 下游(仙桃市—武汉市) 30
6-3-4 综合评价 31
6-3-4-1 干流 32
6-3-4-2 支流 32
6-3-4-3 干流和支流 32
6-3-4-4 小结 32
6-4-1 种类组成、多样性指数和评价方法 33
6-4 大型无脊椎动物监测 33
6-4-2 上游(郧西县—丹江口市) 34
6-4-2-1 干流 34
6-4-2-2 支流 35
6-4-3 中游(老河口市—钟祥县) 35
6-4-3-1 干流 35
6-4-3-2 支流 36
6-4-4 下游(仙桃市—武汉市) 37
6-4-5 综合评价 38
7.第二阶段工作的结果(1992年12月1日~1993年4月15日) 40
7-1 目的 40
7-2 采样站的设置 40
7-3 工作方法 40
7-4-2 总氮、无机氮、总磷、无机磷 41
7-4-1 溶解氧、电导率、CODcr和BOD5 41
7-4 水质化学分析结果 41
7-4-3 其它化合物(挥发酚、氰化物、洗涤剂) 42
7-4-4 净化速率 42
7-4-5 化学综合污染指数及评价指数 42
7-5 微型生物群落监测的结果 43
7-5-1 原生动物种数 43
7-5-2 微型生物群落的群集过程 44
7-5-2-1 群集曲线 44
7-5-2-2 群集参数 44
7-5-3 植鞭毛虫的成分 45
7-5-4 原生动物多样性指数 46
7-5-5 微型生物群落的异养性指数(HI) 46
7-5-6 综合评价 47
8-1 评价环境工程对汉江水质的影响 48
8.讨论 48
8-2 两种生物监测方法的比较 49
8-2-1 从采样方法上来比较 49
8-2-2 从室内工作量来比较 50
8-2-3 从可提供的参数上来比较 50
8-2-4 从监测效果来比较 51
8-3 在国际范围内推荐PFU法的建议 52
9.致谢 53
10.文献索引 54
11.附件 57
1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88) 57
1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88) 60
1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水质-微型生物群落监测-PFU法》(GB/T 12990~91) 63
英文版 69
表、图说明 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