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基础及针灸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秀花等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801573463
  • 页数:183 页
图书介绍:

上篇 中医学基础 3

绪论 3

一、中医学发展概况 3

二、中医学基本特点 6

第一章 阴阳五行学说 9

第一节 阴阳学说 9

一、基本概念 9

二、基本内容 9

三、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1

第二节 五行学说 12

一、基本内容 12

二、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4

第二章 藏象 16

第一节 脏腑 17

一、五脏 17

二、六腑 24

三、脏腑关系 27

第二节 气、血、津液 30

一、气 30

二、血 32

三、津液 33

四、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34

一、六淫 35

第一节 病因 35

第三章 病因、病机 35

二、疠气 37

三、七情 38

四、饮食、劳逸 39

五、寄生虫、外伤 40

六、痰饮、瘀血 40

第二节 病机 41

一、邪正盛衰 42

二、阴阳失调 42

三、长降失常 43

一、望神 44

第一节 望诊 44

第四章 四诊 44

二、望色 45

三、望形态 45

四、望头颈五官 46

五、望皮肤 47

六、望舌 47

七、望排泄物与分泌物 50

八、望小儿示指络脉 50

第二节 闻诊 51

一、听声音 51

一、问寒热 52

第三节 问诊 52

二、嗅气味 52

二、问汗 53

三、问头身 54

四、问胸胁脘腹 55

五、问饮食与口味 55

六、问二便 56

七、问睡眠 56

八、问经带 57

九、问小儿 58

第四节 切诊 58

一、脉诊 58

二、按诊 62

第五章 辨证 63

第一节 八纲辨证 63

一、表里 64

二、寒热 64

三、虚实 65

四、阴阳 67

五、八纲之间的关系 68

第二节 脏腑辨证 68

一、心与小肠病辨证 68

二、肺与大肠病辨证 70

四、血分证 70

三、脾与胃病辨证 71

四、肝与胆病辨证 73

五、肾与膀胱病辨证 75

六、脏腑兼病辨证 76

第三节 卫气营血辨证 78

一、卫分证 79

二、气分证 79

三、营分证 79

第四节 三焦辨证 80

第五节 六经辨证 80

三、少阳病证 81

四、太阴病证 81

二、阳明病证 81

一、太阳病证 81

五、少阴病证 82

六、厥阴病证 82

第六章 预防与治疗 83

第一节 预防 83

一、未病先防 83

二、既病防变 84

第二节 治则 84

一、治病求本 85

二、扶正祛邪 86

三、调整阴阳 87

一、汗法 88

第三节 治法 88

四、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88

二、吐法 89

三、下法 89

四、和法 89

五、温法 89

六、清法 89

七、消法 89

八、补法 90

二、名称及分布规律 93

一、概念及组成 93

第一节 经络 93

第七章 经络与腧穴 93

下篇 针灸学 93

三、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 94

四、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94

第二节 腧穴 94

一、分类 95

二、定位方法 95

三、十四经脉循行与常用腧穴 97

四、任督二脉上的腧穴及经外奇穴 118

三、针刺前的准备 123

一、常用针具 123

二、针刺练习 123

第八章 刺灸方法 123

第一节 针法 123

四、针刺方法 124

五、针刺意外及处理 126

六、针刺注意事项 127

第二节 灸法 127

一、艾灸种类 128

二、灸法的作用与适应证 128

[附]拔罐疗法 129

第三节 其他疗法 129

一、耳针 129

二、电针 134

一、处方组成规律 135

二、处方变化规律 135

第九章 治疗 135

第一节 总论 135

三、常用配穴法 136

第二节 内科病证 137

一、中风 137

二、眩晕 139

三、头痛 140

四、面瘫 142

五、痹证 143

六、腰痛 145

七、胁痛 146

八、瘘证 147

九、痫证 148

十、不寐 149

十一、脏躁 150

十二、惊悸、怔忡 151

十三、咳嗽 152

十四、哮喘 153

十五、呕吐 154

十六、胃痛 155

十七、腹痛 156

十八、泄泻 157

十九、痢疾 158

二十、便秘 159

二十一、癃闭 160

二十二、遗精 161

二十三、阳萎 162

第三节 妇、儿科病证 162

一、月经不调 162

二、痛经 163

三、经闭 164

四、崩漏 165

五、带下 166

六、胎位不正 167

七、滞产 167

九、阴挺 168

八、乳少 168

十、急惊风 169

十一、遗尿 170

第四节 外科病症 171

一、风疹 171

二、疔疮 171

三、乳痈 172

四、痔疮 173

五、扭伤 174

六、肘劳 175

七、腱鞘囊肿 176

八、蛇丹 176

二、耳鸣、耳聋 177

第五节 五官科病证 177

一、目赤肿痛 177

三、牙痛 178

四、咽喉肿痛 179

五、近视 180

第六节 急症 180

一、晕厥 180

二、虚脱 181

三、高热 181

四、抽搐 182

五、急痛 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