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历史与沿革 1
第一章 导论 2
第一节 定义和研究对象 2
1.国际政治经济互动的形式 3
2.国际政治经济互动的机制 6
第二节 实证的研究方法 7
1.传统研究与实证研究 7
2.国际政治经济学中的定量分析 8
3.公共选择理论与博弈论 12
第三节 目的与意义 17
1.国际政治经济学与对外战略 17
2.国际关系理论的新增长点 19
第四节 建设中国的国际政治经济学 21
第二章 国际关系理论发展中的国际政治经济学 26
第一节 国际社会的形成和国际关系学的诞生 27
1.国家间关系的内涵在变化 28
2.政治学理论的运用 29
3.强烈的历史属性 30
4.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中心在美国 31
第二节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理想主义及其代表人物 31
1.理想主义的主要观点和代表人物 32
2.理想主义的理论渊源 34
第三节 冷战时期的现实主义及其代表人物 35
1.现实主义的主要观点和代表人物 35
2.现实主义的理论渊源 40
第四节 国际政治经济学时代的到来 41
1.传统国际关系理论与国际政治现实脱节 42
2.来自科学行为主义的挑战 45
3.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重新评价 47
4.国际关系学的阶段性革命 49
第五节 国际政治经济学发展轨迹 51
1.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兴起 51
2.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构建 52
3.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发展方向 54
第三章 国际政治经济学主要流派 57
第一节 相互依存理论及其代表人物 57
1.库珀的相互依存研究 58
2.基欧汉和奈的复合相互依存论 59
第二节 霸权稳定论及其代表人物 63
1.吉尔平的霸权稳定论 63
2.基欧汉的后霸权主义 66
第三节 依附理论 68
1.普雷维什的发展主义 69
2.弗兰克的宗主-卫星论 71
3.多斯桑托斯的新依附论 73
4.阿明的自立论 75
5.卡尔多索的依附性发展论 78
6.沃伦斯坦的世界体系论 79
第四节 斯特兰奇的结构性权力论 81
1.对国际关系研究中“美国中心”的批判 81
2.安全、生产、金融和知识的四种结构性权力 84
第二编 理论与政策 91
第四章 相互依存论和新自由主义 92
第一节 广义相互依存论 92
1.经济问题政治化 94
2.国际行为主体多元化 95
3.全球政治经济一体化 98
4.广义相互依存论的缺陷 101
第二节 狭义相互依存论 102
1.经济相互依存和政治相互依存的联系与区别 104
2.经济相互依存和政治权力之间的桥梁 105
3.经济相互依存转化为政治权力的途径 107
第三节 国际合作理论中的国际制度论 110
1.国际制度的定义 110
2.国际制度和博弈论 112
3.国际制度和全球治理 114
第四节 相互依存论与新自由主义 115
1.新自由主义的基本特征 117
2.新自由主义和经济自由主义 118
3.对威尔逊理想主义的重新评价 120
第一节 霸权稳定论的理论结构 123
第五章 霸权稳定论和新现实主义 123
1.霸权的战略目标 124
2.霸权的运转机制 126
3.霸权的趋势 126
第二节 霸权衰落的对策 129
1.软权力论和相对权力论 129
2.霸权衰弱的对策 131
3.后霸权主义 132
第三节 霸权稳定论的理论来源 134
1.霸权与国际体系 134
2.霸权的周期 137
第四节 国际公共商品说 138
1.公共选择理论 139
2.国际社会中的公共商品 141
3.霸主国与国际公共商品 142
4.对国际公共商品说的批判 144
第五节 霸权稳定论与新现实主义 146
1.新现实主义的兴起 146
2.霸权稳定论与新现实主义 148
第六章 依附论与“新马克思主义” 154
第一节 作为第三种声音的依附论 154
第二节 依附论中的三种倾向 157
1.激进的依附论 157
2.正统的依附论 160
3.改良的依附论 162
第三节 依附论和现代化理论、世界体系论 164
1.现代化理论和发展主义 165
2.世界体系论与依附论 167
第四节 “新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169
1.战前“新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特征 170
2.战后“新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特征 173
第五节 依附论与“新马克思主义” 175
1.依附论与列宁的帝国主义论 176
2.依附论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 177
第三编 事实与分析 183
第七章 战后国际贸易体制与战略性贸易政策 184
第一节 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理论的演变 184
1.斯密和李嘉图的古典贸易理论 185
2.俄林-赫克歇尔的新古典贸易理论 186
3.汉密尔顿和李斯特的贸易保护理论 187
4.克鲁格曼的新贸易理论 188
第二节 从关贸总协定到世界贸易组织 190
1.关贸总协定的建立 191
2.关贸总协定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活动 192
3.关贸总协定下的国际贸易 195
4.世界贸易组织的框架结构与运作 199
第三节 国际贸易摩擦的政治化 205
1.日美欧钢铁大战 205
2.贸易摩擦政治化的内在机制 208
第四节 战略性贸易政策 212
1.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内容 212
2.产业政策、补偿政策和经济外交 215
3.日本与“亚洲四小龙”的“贸易立国” 218
第八章 战后国际金融体制与美元霸权 223
1.国际金融体系的定义 224
第一节 国际金融体系的功能 224
2.国际货币体系的功能 225
第二节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 226
1.战后国际金融体系的筹组 226
2.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框架 229
3.布雷顿森林体系与冷战 231
第三节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235
1.“特里芬困境”和“n-1”问题 235
2.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237
第四节 牙买加体系下的金融动荡 239
1.牙买加体系的框架结构 239
2.20世纪80年代的全球债务危机 241
3.20世纪90年代的东南亚金融风暴 244
4.来自欧元和日元的挑战 247
1.美元是政治货币 250
第五节 战后国际金融体系中的美元霸权 250
2.美元的特殊地位 252
3.以美国为中心的“游戏规则” 259
第九章 全球化时代的国际政治 271
第一节 全球化的三个概念 271
1.资本主义体系的全球扩展 273
2.经济技术资源的全球最优配置 275
3.全球性问题的兴起 280
4.全球化对国际关系的冲击 284
第二节 国家主权面临挑战 285
1.国家主权的限制和延伸 286
2.危机的传导和主权 287
3.全球问题对主权的侵蚀 288
4.非国家行为主体对主权的分享 289
5.民族国家的主体地位 291
第三节 新安全观 292
1.新安全观的要素 293
2.综合安全保障战略 296
3.经济安全和人的安全 298
第四节 综合国力竞争的潮流 300
1.综合国力理论 300
2.国际竞争性质和形式的变化 305
第十章 跨国公司和区域经济合作 310
第一节 战后跨国公司的发展 310
1.战后跨国公司的发展 311
2.90年代跨国公司的特征 313
3.产品周期理论 315
4.垂直一体化理论 317
第二节 跨国公司的政治哲学 318
第三节 欧洲一体化 322
1.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323
2.欧洲一体化的三大支柱 325
3.单一货币 327
4.欧洲一体化的动因 328
第四节 北美自由贸易区 331
1.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筹组及其主要内容 331
2.北美自由贸易区与美国全球战略 334
第五节 亚太经济合作 338
1.亚太经济合作的由来和发展 338
2.亚太经济合作的特点 342
第十一章 发展中国家面临严峻抉择 350
第一节 战后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 350
1.不结盟运动和南南合作 351
2.77国集团和南北对话 358
3.国际经济新秩序的主要目标和内容 363
第二节 全球化中新的不平等 366
1.全球化带来新的不平等 366
2.第三世界消亡论的抬头 378
3.发达国家的“人权”、“民主”牌 380
第三节 严峻的选择 383
1.民族主义的迷惘 383
2.制度变迁和重新定义发展 385
3.寻求新的理论和战略 388
附章 西方国际政治经济学文献导读 393
第一节 国际关系研究入门 394
1.国际关系研究的分析框架 394
2.国际关系理论的内容 395
3.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 397
4.民族纷争及其介入理论 400
第二节 国际政治经济学 401
1.国际政治经济学概貌 401
2.国际政治经济学中的自由主义理论 402
3.国际政治经济学中的重商主义 407
4.国际政治经济学中的依附理论和世界体系论 408
5.国际政治经济学中的全球性问题 410
第三节 国内政治和国际政治 411
1.超越新现实主义 411
2.国际经济体系和国内政治行动 412
3.新制度主义 413
第四节 政策决定论和外交理论 414
1.政策决定论 414
3.多边外交理论 415
2.对外政策的比较研究 415
4.双层游戏 416
第五节 方法论 417
1.行为科学的实证主义和传统方法的非实证主义研究 417
2.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 418
3.非实证主义的研究 419
4.后现代主义国际关系学 420
第六节 西方国际政治学主要学术杂志 422
1.北美 422
2.欧洲 424
3.日本 425
附录 427
主要中文参考书目 427
主要外文参考书目 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