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头语 严绍? 1
我的比较文学之路 乐黛云 1
多元文化发展中的两种危险及文学理论的未来 乐黛云 41
“原典性的实证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严绍? 61
“文化语境”与“变异体”以及文学的发生学 严绍? 82
翻译中的“相异性”与“相似性”之辨--对翻译与文化交流关系的思考与再思考 孟华 99
形象学研究要注重总体性与综合性 孟华 114
见证与见证人 戴锦华 136
隐形书写:九十年代大众文化的政治学 戴锦华 147
谢阁兰的《碑》汉语证源 车槿山 172
法国“如是派”对中国的理想化误读 车槿山 189
日本明治维新运动与上海 刘建辉 198
从“中华”到“中国”--世界的转变与自我认识的形成 刘建辉 215
失去儒家制衡的“个人主义”--周作人案例研究 刘东 235
西方理论与中国传统文论的现代阐释--以比较文学的阐发研究为例 陈跃红 262
阐释学与比较文学 陈跃红 283
酒神精神的东方视域--现代中国语境中尼采审美主义思想的内涵与效应 张辉 312
船山思想的知识背景与解释传统 张辉 339
悲剧的冲突显现形式与存在的可能性 张哲俊 360
青木正儿对中国儒学的思考--日本中国学读书札记 刘萍 375
钱钟书的文学研究形态与诗话的复兴 龚刚 382
清末《求是报》中的法国形象 李华川 402
鲁迅主张“硬译”的文化意义 顾钧 413
《荀子》的诠释理论 刘耘华 424
想象:游弋于修辞与认知之间 张沛 440
《茶花女》汉译本的历时研究 马晓冬 461
“大众”关键词的梳理:以十--三十年代相关文学运动为中心 吴晓黎 477
他,要去攻陷城堡--试论两种真理观对于个体生命的意义 李冠南 495
作为传记的《路德与加尔文》--在基督教人物书写史的背景下 秦晶 508
本卷作者一览 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