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据学论稿》PDF下载

  • 购买积分:2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汪启明著
  • 出 版 社:成都:巴蜀书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807525561
  • 页数:887 页
图书介绍:本书作者从儒释道三家文献、国学文献、语言文字学三方面入手,研究其对中国人主流思想。民族文化传播等的影响,例证充实,论据充分,观点独到,不失为汉文化文献研究的重要参考读本。

第一章 “考据”溯源·“考据学”概念辩正 2

第一节 考据和考据学 3

1.“考据”识小 3

2.考据学 4

3.“考据学”诸说评议 8

第二节 考据学的学术价值 13

1.考据的必要 13

2.考据学的重要 14

第三节 考据学的学术宗旨与内容 16

1.考据学的基本精神 16

2.汉学与宋学 18

3.考据学的特点 20

4.考据学的再思考 23

第四节 考据学的基本方法 25

1.考据学·归纳法 26

2.考据学·演绎法 31

3.考据学·内证法与外证法 33

4.考据学·反证法 36

5.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 37

第五节 考据学的内容 41

1.考事之正误 41

2.考事之有无 44

3.考说之然否 46

4.考时之矛盾 47

5.考地之沿革 49

第六节 考据学的成立问题检讨 53

1.诸说评议 53

2.考据学建立蠡测 55

第二章 传统考据学的学术思想与方法(1)——考据学·语言文字学 58

第一节 考据学与语言文字学的关系 59

1.跨学科研究是考据学的本质特征 59

2.语言文字学是考据学的重要手段 61

第二节 对字词句的考释是考据学的出发点 66

1.小学明而经学明 66

2.小学明而考据学乃明 70

第三节 考据学与文字学 73

1.文献用字的歧异 73

2.文字与考据 82

3.俗字与正字 87

第四节 考据学与训诂学 89

1.训诂学在考据中的重要性 89

2.训诂的基本宗旨 91

3.训诂学的产生 93

4.训释字义的基本原则 99

第五节 考据学与音韵学 116

1.因声求义是释读古代文献的钥匙 116

2.就古音求古义,不限形体 118

3.广泛运用多种考据手段 124

第三章 传统考据学的学术思想与方法(2)——考据学·文献学 128

第一节 考据学与目录学 128

1.概说 129

2.目录学源流述要 133

3.目录学思想与功用 143

4.丛书和类书 148

5.目录学与考据学 156

6.“四分”“七分”余话 164

第二节 考据学与校勘学 170

1.校勘释义 170

2.校勘学的成立 173

3.校勘的意义、任务与宗旨 184

4.校勘的方法 189

5.校勘学与考据学 203

第三节 考据学与版本学 210

1.版本与善本 211

2.版本与版本学 225

3.版本与版本学史述要 227

4.版本的类别 245

5.装帧形式的发展 255

6.书籍版式术语 262

7.版本学与考据学 265

第四章 传统考据学的学术思想与方法(2)——考据学·文献学(2) 280

第一节 考据学与辑佚学 280

1.辑佚及源流 280

2.辑佚学思想与方法 290

3.历代辑佚成就与误区 304

4.辑佚学与考据学 312

第二节 考据学与辨伪学(1) 322

1.辨伪概说 322

2.辨伪思想与方法 350

第三节 考据学与辨伪学(2)——辨伪史述略 360

1.疑古辨伪的起源 364

2.两汉时代的辨伪 365

3.魏晋南北朝时期疑古辨伪思想继续发展 371

4.唐代辨伪学思想的初步形成 381

5.宋元时期的辨伪学理论 408

6.明代辨伪学的正式确立 432

7.清代的辨伪 448

8.民国以来的辨伪 492

第四节 考据学与辨伪学(3) 545

1.辨伪学与考据学 545

2.辨伪当分清“伪书”、“伪事”和“伪说” 558

3.辨伪学方法的跨学科特性 570

第五章 “二重证据法”不始于王国维论 576

第一节 “二重证据法”的源和流 576

1.“二重证据法”概说 576

2.王国维“二重证据法”的前置条件 579

3.问题的提出 580

4.“二重证据法”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583

第二节 “二重证据法”不始于王国维申论 586

1.二重证据法“证据”臆说 586

2.从“二重证据法”归纳的理论归纳看不始于王国维 588

第三节 再探“二重证据法”的“源” 591

1.唐以前“新材料”的发现与整理 591

2.宋以后“新材料”的发现与整理 596

第四节 从“二重证据法”的滥觞与发展看不始于王国维 599

1.汉魏六朝的“二重证据法” 600

2.唐宋时期的“二重证据法” 605

3.明清时期的“二重证据法” 613

4.“二重证据法”的现代发展 622

5.“二重证据法”引发学术史的革命 630

第五节 从“二重证据法”的双向考据看不始于王国维 634

1.以地下出土之文献考据地上传世文献 634

2.用传世文献考据地下出土之文献 636

3.以出土文献考据出土文献 639

4.“二重证据法”的本质是多学科综合互证 640

第六章 考据学的跨学科特性检讨 645

第一节 学科和跨学科 645

1.学科概说 645

2.学问与学科溯源 648

3.学术分类、目录学与学科分类三者的关系 666

第二节 跨学科比较互证 668

1.跨学科的基础是学科的分化 669

2.跨学科的“学科”是学术体系,是学问 669

3.跨学科研究与交叉学科不同 670

4.跨学科研究是创新研究的重要路径 670

5.跨学科与单学科是对立统一关系 671

6.跨学科是一个发展的概念 671

7.跨学科研究即比较 672

第三节 从考据学的学科特性看其跨学科特性 673

1.考据学对象的跨学科特性 681

2.考据学基本方法的跨学科特性 683

3.考据学内容的跨学科特性 686

4.考据学成就的跨学科特性 690

5.考据学本身是一门学科,其与研究对象的结合都是跨学科 692

6.考据学与“跨学科比较”异同谈 693

第七章 考据学研究专题——从考据实践中审视考据学的跨学科特性 698

第一节东夷非夷证诂——民族·文化·语言(1) 698

1.古文字“夷”“人”一体,“东夷”即东人 699

2.三代以上,夷、夏均为“人”之别称 700

3.夷、夏之别并非民族或国家之别 703

4.典籍中夏、商、周及战国诸雄均被称为夷,唯有鲁国是例外 705

5.正史记载中的东夷,是国外族属而非我国少数民族的称谓 709

6.东夷人的语言与汉语的面貌不同 711

第二节 蜀人与蜀语——民族·文化·语言(2) 714

1.蜀人的起源与族属 714

2.载籍所见之蜀(1):夏商时期的蜀与中原 718

3.蜀人及地望猜想 724

4.载籍所见之蜀(2):周代的蜀与中原 728

5.载籍所见之蜀(3):春秋战国时期的蜀与中原 731

第三节 蜀语、汉语、羌语同源说——民族·文化·语言(3) 735

1.古蜀人的踪迹 735

2.蜀人与羌人 737

3.蜀语与羌语 738

4.华夏语与羌语 743

5.蜀语是汉语的一支方言 745

6.蜀语形成与汉语其他方言的形成具有一致性 747

第四节 蜀茶·蜀语·荼茶末议——民俗·民族·语言 751

1.蜀茶与茶俗 751

2.蜀茶与中上古蜀语 759

3.“茶”“荼”考据小史 764

4.“茶”“茶”形音义小考 770

第五节 辞书编纂考据论——考据学·辞书学·编辑学 778

1.概说 778

2.语言文字学、考据学、辞书编纂学的关联 779

3.字形结构与考据学 783

4.条目选择与考据学 786

5.意义确诂与考据学 790

6.典故史实辩正与考据学 796

7.辞书读音与考据学 800

8.书证引例与考据学 803

9.辞书修订与考据学 806

第六节开拓比较宗教学的新领域——宗教学·文化学·传播学 810

1.比较宗教学研究的新领域与新方法 812

2.多重证据法的运用 814

3.影响比较下的差异与渗透 817

4.传播模式的张力 821

第七节 《周易参同契》作者新证(一)——哲学·宗教学·语言学 825

1.参同契作者史料爬梳 825

2.《参同契》作者史料鉴别述要 836

3.魏伯阳地望考 845

5.本文结论 853

第八节 《周易参同契》作者新证(二)——哲学·宗教学·语言学 853

1.《周易参同契》的用韵特色 853

2.处理韵例、韵段与合用、独用几种情况的说明 854

3.关于《周易参同契》韵例 857

4.《周易参同契》阳声韵韵谱 858

5.《周易参同契》阳声韵分析 862

6.《周易参同契》阴声韵韵谱 866

7.《周易参同契》阴声韵分析 870

8.《周易参同契》的入声韵韵谱与分析 873

9.结论 874

主要参考文献 877

后记 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