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次 1
第一篇 绪论 1
一、中国石窟造像的历史条件及其物质遗存的地理分布 1
二、中国石窟造像艺术的诸时代特征 11
第二篇 中国佛寺在中世纪政治经济上的地位的发展 15
一、中国佛寺原始 15
二、三国两晋(公元220—422年)佛寺——由译经根据地到政治上的思想统治工具 16
三、十六国、南北朝佛寺经济势力的发展 19
第三篇 石窟艺术的兴起及其传入中国 30
一、石窟艺术源流及西域石窟寺院的创建 30
二、凉州佛教发达及西北地区各石窟寺院的创建 33
第四篇 北朝(公元420—589年)石窟寺院的创建与发展 36
一、平城建都及其附近诸石窟寺院的创建 36
Ⅰ、云冈石窟 37
Ⅱ、下花园石窟 40
Ⅲ、鲁班窑及五官屯石窟 41
二、北魏孝文帝的迁都及其在洛阳的开窟造像 42
Ⅰ、龙门石窟 42
Ⅱ、河南巩县石窟寺 57
三、北魏晚期及北齐北周各大郡城的开窟造像 67
Ⅰ、历史背景 67
Ⅱ、济南黄石崖石窟及摩崖造像 70
Ⅲ、义县万佛堂石窟 76
Ⅶ、南北响堂山石窟及天龙山石窟的创建 78
Ⅴ、云门山及驼山石窟 85
第五篇 隋唐(公元581—907年)开窟造像的发展 89
一、隋唐开窟造像的普遍化 89
二、龙门石窟及巩县石窟寺的隋唐开窟造像 90
三、太原天龙山石窟在隋唐时代的发展及其物质遗存 101
四、南北响堂山石窟隋唐的发展及其物质遗存 107
五、云门山及驼山石窟隋唐时代的发展及其物质遗存 113
六、济南附近隋唐开窟造像 122
七、荥阳邢河石窟及摩崖造像 135
一、石窟造像内容和形式的变化 144
第六篇 五代宋元以来(公元908年以后)石窟造像由衰退到荒废 144
二、济南佛慧山大佛头及其附近明代造像 145
三、北宋以来的龙门石窟及巩县石窟寺 147
四、北宋以来的云门山及驼山石窟的荒废及其物质遗存 153
五、明清石窟寺院的荒废 162
第七篇 诸石窟寺院物质遗存的保管与研究 165
一、帝国主义者对石窟遗存的盗窃及其报告书 165
二、中国人民的呼吁及国民党政府的所谓的“保管” 168
三、解放前国人对石窟寺院遗存的调查与研究 174
四、解放后对石窟遗存的保管 175
五、解放后对石窟遗存的调查与研究 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