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严云受 1
前言——关于本书的缘起与构想 1
上篇 导论:艺术创造的动力学视界 3
第一章 艺术的创造之维 3
1-1 艺术:生命精神与文化之镜 3
1-2 从本体求索到文本批评 10
1-3 走向以“艺术创造”为核心的现代艺术学 14
1-4 艺术生产与艺术生活中的创造性 23
第二章 艺术创造的动力学:一个新的阐释视界 27
2-1 作为本体论与方法论的动力学 27
2-2 从一般动力学到艺术动力学 33
2-3 艺术创造动力:内涵与特性 38
第三章 中国古代艺术创造动力论 44
3-1 原“道” 45
3-2 使“气” 51
3-3 崇“心” 60
3-4 畅“情” 67
3-5 缘“兴” 72
第四章 西方艺术创造动力学的历史发展 77
4-1 在神与人之间 78
4-2 “神示”与“迷狂” 82
4-3 人性的裂变 84
4-4 在情与理的钟摆上 89
4-5 意志的冲动与“酒神”的沉醉 94
4-6 生命的直觉 98
4-7 原欲与原型 105
4-8 格式塔与动力场 119
4-9 从“感性的解放”到“诗意的栖居” 122
第五章 艺术创造动力:问题与方法 128
5-1 问题的提出:历史性与现实性 128
5-2 艺术创造动力的全方位透视 134
5-3 艺术创造动力论的实践意义 136
中篇 本论(Ⅰ):艺术创造动力建构 143
第六章 审美感召——艺术创造动力的审美感兴内核 143
6-1 审美的辉煌 144
6-2 审美的心智结构 149
6-3 审美之于艺术创造的核心与本位的意义 155
6-4 艺术创造的审美动力机制 157
6-5 现代艺术:审美的蜕变 162
第七章 文化通约——艺术创造动力的文化机理 166
7-1 “文化”释义 166
7-2 艺术创造:对于文化的顺应 173
7-3 艺术创造的文化反叛 178
7-4 艺术创造的文化语境与文化机理 182
第八章 道德律令——艺术创造动力的现实关怀 186
8-1 超越快乐原则 187
8-2 实践意志与生命伦理 192
8-3 入世与出世之间 197
第九章 心理图式——艺术创造动力的心理结构系统 204
9-1 内驱力与感受力的共生 204
9-2 情感力与理智力的耦合 214
9-3 注意力与意志力的协同 226
9-4 艺术创造动力的生理机制与心理定势 231
第十章 人格伟力——艺术创造动力的个性品格特质 235
10-1 人格:心理·伦理·文化 235
10-2 艺术创造与人格自我 238
10-3 艺术创造动力的人格特质类型 245
10-4 艺术创造动力的非人格化倾向 248
11-1 童年经验 253
第十一章 生命境界——艺术创造动力的精神体验 253
11-2 孤独情怀 259
11-3 癫狂状态 265
11-4 游戏意识 270
下篇 本论(Ⅱ):艺术创造动力过程 275
第十二章 “动力过程”蠡测 275
12-1 生命的隐喻 275
12-2 因内附外与交流互动 279
12-3 艺术创造动力过程的几个阶段 282
第十三章 创作动机的勃兴 286
13-1 从感兴到动机 287
13-2 灵感的激发 293
第十四章 审美意象的生成 298
14-1 意象三层 299
14-2 意象的诞生 315
第十五章 艺术形式的建构 319
15-1 艺术形式:作为一个创造性的范畴 320
15-2 形式的规范与调节 327
15-3 形式感与形式欲 330
15-4 艺术思维与形式建构 340
第十六章 艺术符号的表达 344
16-1 形式与符号 345
16-2 符号的意义 348
16-3 传达与技巧 351
16-4 符号表现的简约化 355
末篇 附论 363
附论一 艺术创造动力的两极属性与多元取向 363
一、动力模式 363
二、两极之间 366
三、多元取向 371
附论二 电视艺术创造动因探赜 374
一、技术与艺术 376
二、在文化与心理的汇合处 380
三、大众的审美之约 384
主要参考书目 387
后记 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