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1
续思想史的写法 2
第一节 无画处皆是画 6
第二节 历史记忆、思想资源与重新诠释 19
第三节 思想史视野中的考古与文物 34
第四节 从“六经皆史”到“史皆文也”:作为思想史研究资源的后现代历史学 50
第一编 71
引言 权力·教育与思想世界 72
第一节 盛世的平庸:八世纪上半叶的知识与思想状况 80
第二节 理论兴趣的衰退:八至十世纪中国佛教的转型(上) 117
第三节 禅宗的胜利与佛教的失败:八至十世纪中国佛教的转型(中) 143
第四节 语言与意义:八至十世纪中国佛教的转型(下) 174
第五节 重建国家权威与思想秩序:八至九世纪之间思想史的再认识 197
第六节 会昌灭佛与九世纪的道教 230
第二编 257
引言 理学诞生前夜的中国 258
第一节 洛阳与汴梁:文化重心与政治重心的分离 278
第二节 理学的延续:朱陆之辩及其周边 316
第三节 国家与士绅双重支持下的文明扩张:宋代中国生活伦理同一性的确立 356
第四节 从元到明: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的一般状况 387
第五节 再起波澜:王学的崛起及其意义 408
第三编 439
引言 从“天下”到“万国”:重建理解明清思想史的背景 440
第一节 天崩地裂(上):当中国古代宇宙秩序遭遇西洋天学 449
第二节 天崩地裂(下):古代中国所绘世界地图中的“天下”、“中国”、“四夷” 476
第三节 考据学的兴起:十七世纪中叶至十八世纪末知识与思想世界的状况 499
第四节 重建知识世界的尝试:十八、十九世纪之际考据学的转向 536
第五节 西洋新知的进入:十九世纪下半叶中国知识世界的变迁 574
第六节 晚清对中国传统资源的重新发现和诠释(一):经学 610
第七节 晚清对中国传统资源的重新发现和诠释(二):诸子之学 629
第八节 晚清对中国传统资源的重新发现和诠释(三):佛学 650
第九节 1895年的中国:思想史上的象征意义 671
徵引书目 695
主要人名索引(按拼音顺序) 744
后记 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