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1
导言 二十世纪王安石学术思想研究回顾 1
一、梁启超与二十世纪王安石学术思想研究的兴起 2
二、民国时期的王安石学术思想研究 5
三、十七年与文革时期的王安石学术思想研究 11
四、改革开放以来的王安石学术思想研究 16
五、台湾、海外的王安石学术思想研究 24
六、余论:本书的研究角度和研究目的 26
第一章 王安石的经学思想 29
第一节 王安石对经书、经学的总体理解 30
一、经书是圣王之政的记载 30
二、经学的产生和传承 35
三、经学解释学 40
第二节 以《三经新义》为代表的王安石新经学 47
一、王安石的《礼》学 48
二、王安石的《诗》学 51
三、王安石的《书》学 55
四、王安石的《易》学 58
五、王安石的《春秋》学 60
第三节 王安石经常注解的宇宙论 65
一、宇宙的本体和化生过程 66
二、宇宙万物的属性与规律性 69
三、天人关系论 77
第四节 王安石经学注解的人生哲学 84
一、人性的本质 84
二、道德修养与人生智慧 86
三、人生追求 90
四、人伦关系 93
第五节 王安石经学注解的君道思想 97
一、君主的品德修养 98
二、君权至尊、君主独裁 104
三、君权使用方术 110
第六节 王安石经学注解的君、臣、民关系论 114
一、君臣关系 115
二、君民关系 122
第七节 王安石经学注解的治国之道 129
一、德政与力政、礼治与型罚 129
二、具体领域的政治指导思想 138
第八节 王安石的经学经世思想 148
一、对经学与经世关系的探讨 149
二、以经学统一思想 151
三、以经学培养人才 152
四、以经学缘饰新法 154
附录 宋人对王安石经学的评价 160
一、对王安石经学总体得失的评价 160
二、对王安石专经研究的评价 165
三、对王安石以经学经世的评价 172
第二章 王安石的儒学思想 181
第一节 王安石对儒者、儒学的总体认识 182
一、儒者的定义 182
二、儒学的宗旨 184
三、王安石关于儒学的著述 186
第二节 王安石对前代儒学人物的评价及其道统观 189
一、论孔子对圣王之道的传承及其在儒学统绪中的地位 189
二、对孟子、荀子两大儒的不同评价 193
三、对汉代诸儒的评价及对儒者人生困境的思考 197
四、对唐代以降诸儒的评价及对儒学复兴的论述 201
五、对儒者使命的自觉体认及对复兴儒学的自我承当 207
第三节 王安石对儒学性命之理的阐发 211
一、对传统儒学人性理论的批评 211
二、人性的本体 217
三、人性的存在方式 221
四、天命、人性与命运 232
第四节 王安石对儒学内圣外王之道的发展与修正 241
一、致一的内圣外王之道 242
二、尽性、循礼乐的修养方法 245
三、圣、王合一的理想人格 251
四、推已及人、爱有差等的人伦践履模式 254
第五节 王安石对儒学士人出处进退之道的体认 262
一、出世与入世 263
二、仕与隐 265
三、君臣之际 269
第六节 王安石对儒学治国之道的创造性发展 274
一、礼乐刑政的价值 274
二、尊王贱霸的政治统治方式 276
三、义、利统一的理财观 281
四、经世致用的政教文学论 285
附录 宋人对王安石儒学的评价 289
一、对王安石儒家人物评价的评价 289
二、对王安石儒学典籍注解的评价 290
三、对王安石儒学思想的评价 292
四、对王安石在儒学道统中地位的评价 294
第三章 王安石的子学、佛学、道教思想 297
第一节 王安石对子学、佛学、道教的总体评价 299
一、诸子之学的得失 299
二、与佛教、佛学的因缘 303
三、对道教的态度 307
第二节 王安石的老子思想研究 311
一、对老子宇宙论的解释和修正 311
二、对老子生存智慧的继承和发展 316
三、对老子治国之道的批评和深化 320
第三节 王安石的庄子思想研究 326
一、对庄子人生哲学的继承和批评 327
二、对庄子政治思想的发微 330
三、对庄子回归远古观点的批评 333
一、对杨朱、墨翟思想的比较研究 336
第四节 王安石论杨朱、墨翟、商鞅等人的思想 336
二、对商鞅等法家学说的评价 339
第五节 王安石的佛学思想 341
一、对佛学世界观的理解 343
二、对佛学人性论的体认 346
三、对佛学人生生存方式的阐发 348
结语 352
一、王安石学术思想的基本精神 352
二、王安石学术思想的学派属性 355
三、王安石学术思想的历史地位 357
四、王安石学术思想兴衰的现代启示 362
主要参考文献 365
后记 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