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临床选要 陈全新教授临床精粹》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全新著
  • 出 版 社: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9
  • ISBN:7218031889
  • 页数:312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针灸源流 1

第一节 针灸治病的原理 4

第二节 针灸疗法实用性评估 6

第二章 经络概述 8

第一节 经络系统的组成 8

第二节 十二经脉的循行规律 10

第三节 十二经脉的循环流注规律 10

第四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反应 11

第五节 经络学说在诊疗上的应用 12

第六节 十二经脉与任脉、督脉病症概述 13

第三章 针刺法 16

第一节 针刺的基本知识 16

一、针具的种类与构造 16

二、针具的保养与消毒 17

三、针刺前的准备与注意事项 18

第二节 毫针刺法的练习 19

一、指腕力的锻炼 19

二、几种常用的运针操作法 20

第三节 毫针操作方法 21

一、常用进针法的操作与比较 21

[附]旋转进针法的练习步骤 23

二、针刺的角度与深度 24

三、针刺出现疼痛的原因与处理 25

四、针刺与得气 25

五、针刺不得气的原因与催气 26

六、论针刺与补泻手法 27

七、留针与退针 31

第四节 针刺出现异常情况的原因及处理 32

一、滞针 32

二、晕针 32

四、折针 33

三、弯针 33

五、出血或血肿 34

六、气胸 34

第五节 常用的其他疗法 35

一、梅花针疗法 35

二、皮内埋针疗法 36

三、三棱针疗法 37

四、针挑疗法 38

五、耳针疗法 39

六、头针疗法 42

七、水针疗法 46

八、电针疗法 47

九、温针疗法 49

十、指针疗法 50

十一、火针(燔针)疗法 50

十二、穴位贴敷疗法 50

第四章 灸法 53

第一节 艾灸的种类和艾绒的制法 53

第二节 艾灸适应症和操作方法 54

一、艾炷灸 54

二、艾条悬灸 56

三、注意事项 56

[附]拔罐疗法 57

第五章 辨证论治概述 60

第一节 阴阳五行学说概述 60

一、阴阳学说 60

二、五行学说 62

第二节 脏腑 63

一、脏腑的生理功能 64

二、现代医学对脏腑的认识 64

第三节 病因 66

一、疾病发生的内在原因 66

二、疾病发生的外在原因 66

一、四诊 69

第四节 四诊八纲 69

二、八纲辨证 71

第五节 针灸治疗原则 72

一、针灸施治的基本原则 73

二、取穴的基本原则 75

第六章 常见病症的辨治 81

第一节 内、儿科常见病症 81

一、神经衰弱 81

二、癔病 83

三、精神分裂症 84

四、癫痫 85

五、周围性面神经瘫痪 87

六、三叉神经痛 88

七、肋间神经痛 90

八、坐骨神经痛 92

九、桡神经麻痹 95

十、小舞蹈病 96

十一、头痛 98

十二、脊髓灰白质炎后遗症 100

十三、脑炎后遗症 101

十四、小儿脑瘫 102

十五、脑血管意外后遗症 104

十六、高血压 106

十七、风湿性心脏病 107

十八、糖尿病 110

十九、支气管哮喘 114

二十、风湿性关节炎 115

二十一、类风湿性关节炎 117

二十二、颈背肌纤维织炎 121

二十三、肩关节周围炎 122

二十四、颈椎病 124

二十五、急性腰肌扭伤 126

二十六、腰肌劳损 127

二十七、腱鞘囊肿 129

二十八、荨麻疹 130

二十九、胃、十二指肠溃疡 131

三十、胃下垂 133

三十一、小儿消化不良 134

三十二、直肠脱垂 137

三十三、耳源性眩晕 139

三十四、遗尿 140

三十五、呃逆 141

三十六、甲状腺机能亢进 142

三十七、泌尿系结石 144

第二节 急症和传染病 145

一、昏迷 145

二、中暑 147

三、胆道蛔虫 148

四、急性阑尾炎 150

五、心绞痛 152

六、感冒 154

七、疟疾 155

八、细菌性痢疾 156

九、病毒性肝炎 158

十、腮腺炎 160

第三节 妇产科科见病症 161

一、痛经 161

二、子宫脱垂 162

三、胎位不正 163

四、妊娠呕吐 164

五、乳少 165

第四节 五官及其他病症 166

一、红眼病 166

二、近视 167

三、麦粒肿 168

五、耳鸣 169

四、电光性眼炎 169

六、聋哑 170

七、过敏性鼻炎 172

八、牙痛 174

九、颜面疖与色素沉着 175

十、肥胖症 176

十一、针刺戒烟 178

十二、带状疱疹 179

十三、斑秃 180

十四、老年性痴呆 181

十五、前列腺炎 183

十六、痔疮 186

[附录一] 经穴与经外奇穴 189

第一节 经穴的分类 189

第二节 常用的取穴法 190

一、以人体自然标志取穴法 190

二、指量法 191

三、折量等分寸法(又称骨度法) 192

第三节 十四经及常用经外奇穴 193

一、手太阴肺经(LU) 196

二、手阳明大肠经(LI) 198

三、足阳明胃经(ST) 203

四、足太阴脾经(SP) 211

五、手少阴心经(HT) 215

六、手太阳小肠经(SI) 217

七、足太阳膀胱经(BL) 221

八、足少阴肾经(KI) 232

九、手厥阴心包经(PC) 237

十、手少阳三焦经(SJ) 239

十一、足少阳胆经(GB) 244

十二、足厥阴肝经(LR) 252

十三、任脉(RN) 255

十四、督脉(DU) 260

常用经外奇穴(EX) 265

[附录二] 论文选辑 272

痹症的辨证及针灸治疗规律探讨 272

(附:1168例疗效分析) 272

临床急症的中医治疗 281

从经穴特异性探讨针灸辨证施冶特点 288

针灸学的刺法与运针寻气 294

(兼介绍“快速旋转进针法”) 294

活血化瘀学说在针灸临床的应用 299

论针刺与补泻手法 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