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1
第二章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8
第一节 雕版印刷术发明的物质条件 8
第二节 雕版印刷术发明的技术条件 13
第三节 雕版印刷术发明的社会条件 16
第四节 雕版印书术出现的历史时代 19
第三章 唐代的版印概况 24
第一节 唐太宗令梓行《女则》考辨 24
第二节 唐玄奘雕印《普贤像》考辨 28
第三节 《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译刻考辨 30
(一) 武周崇佛 30
(二) 密教传华 32
(三) 尼经之译 33
(四) 尼经之刻 37
(五) 尼经传新 40
第四节 唐代僧俗版印图籍的概况 43
第五节 唐代版印图籍的装帧艺术 53
第四章 五代十国的版印概况 59
第一节 五代十国版印儒家经典 59
第二节 五代十国版印文史判牍 64
第三节 五代十国版印佛道书 65
第四节 五代十国版印文集类书 74
第五节 五代十国版印图籍的装帧艺术 77
第五章 宋代的版印概况 87
第一节 宋代版印图籍始兴的社会背景 87
第二节 宋代的刻书机构与版印概况 90
(一) 中央刻书机构及其版印概况 94
(二) 地方刻书机构及其版印概况 100
(三) 私宅的版印概况 107
(四) 坊肆的版印概况 109
第三节 宋代版印图籍的装帧艺术 111
(一) 宋代刻书的版式行格 111
(二) 宋代刻书的插图版画 114
(三) 宋代版刻的字体风格 116
(四) 宋代版印图籍的用纸 118
(五) 宋代版印图籍的装订形式 119
第四节 宋代对版印图籍的管理 120
第五节 宋代的版权意识 127
第六章 辽代的版印概况 129
第一节 辽代版印图籍的社会背景 129
第二节 辽代版印图籍的概况 130
第三节 辽代版印图籍的装帧艺术 141
第七章 西夏的版印概况 147
第一节 西夏版印图籍的社会背景 147
第二节 西夏版印图籍的概况 150
(一) 佛经的雕印 150
(二) 西夏大藏经的雕印 153
(三) 活字印西夏文僧俗书籍 155
第三节 西夏版印图籍的装帧艺术 160
第八章 金代的版印概况 167
第一节 金代版印图籍的社会背景 167
第二节 金代版印图籍的概况 169
第三节 金代版印图籍的装帧艺术 179
第一节 元代版印图籍的社会背景 186
第九章 元代的版印概况 186
第二节 元代中央与地方的机构设置 192
第三节 元代版印图籍的概况 195
(一) 元代中央刻书机构及其刻书 195
(二) 元代地方刻书机构及其刻书 201
(三) 元代的私宅坊肆刻书 208
(四) 元代的寺院刻经 210
第四节 元代版印图籍的装帧艺术 212
(一) 元代刻书的版式特点 212
(二) 元代刻书的插图版画 215
第五节 元代对版印图籍的管理 219
第十章 明代的版印概况 223
第一节 明代版印图籍的社会背景 223
第二节 明代版印图籍的概况 226
(一) 明代中央机构刻书 227
(二) 明代地方机构刻书 234
(三) 明代的藩府刻书 237
(四) 明代的私宅坊肆刻书 244
第三节 明代的佛道藏之刻 263
第四节 明代版印图籍的装帧艺术 268
(一) 明代刻书的版式特点 268
(二) 明代刻书的插图版画 272
第十一章 清代的版印概况 278
第一节 清代版印图籍的社会背景 278
第二节 满文译刻典籍概况 281
(一) 满族入关前满文译刻典籍概况 281
(二) 满族入关后满文译刻典籍概况 283
(一) 清代内府刻书 287
第三节 清代版印汉文图籍的概况 287
(二) 清代地方刻书 305
(三) 清代私宅坊肆刻书 313
第四节 清代的释藏之刻 326
(一) 汉文大藏之刻 327
(二) 满蒙藏文大藏之刻 331
第五节 太平天国的版印图籍 333
第六节 清代版印图籍的装帧艺术 335
(一) 清代刻书的版式特点 335
(二) 清代刻书的插图版画 338
第十二章 套印技术的出现与发展 341
第一节 套印技术产生的历史原因 341
第二节 套印技术的演进过程 342
第三节 饾版拱花印刷技术的产生与演进 346
第十三章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 350
第一节 泥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 350
第二节 木活字的创制及其印书 356
第三节 金属活字的创制及其印书 364
(一) 中国锡铅活字的创制 364
(二) 中国铜活字的创制及其印书 365
(三) 中韩金属活字创制先后考 369
第十四章 铜版、蜡版、磁版及泥版印刷 376
第十五章 版本类型释名 382
参考文献 392
索引 396
英文提要 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