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史》PDF下载

  • 购买积分:18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吴永章著
  • 出 版 社: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3
  • ISBN:7540908904
  • 页数:637 页
图书介绍:

序言 1

第一章 先秦时期的荆蛮 1

第二章 两汉时期的盘瓠蛮 11

第一节 盘瓠崇拜 11

一、盘瓠传说溯源 12

二、盘瓠传说在东汉至南朝时期才频见记载的原因 14

三、盘瓠传说并非杜撰 15

四、盘瓠与犬图腾崇拜 16

第二节 盘瓠蛮社会 22

第三节 武陵蛮 25

一、概况 25

二、两汉对武陵蛮的治策 28

三、武陵蛮的反抗活动 30

第四节 长沙蛮 32

一、概况 32

二、长沙蛮的反抗活动 34

第五节 零陵蛮与桂阳蛮 36

一、零陵蛮 36

二、桂阳蛮 37

第三章 三国时期的盘瓠蛮 40

第一节 武陵蛮 40

第二节 湖湘山民 45

第三节 江西山民 47

第一节 盘瓠蛮的分布 52

第四章 两晋时期的盘瓠蛮 52

第二节 晋王朝治理盘瓠蛮之策 54

第三节 武陵蛮的反抗活动 57

第五章 南北朝时期的盘瓠蛮和傒人 59

第一节 南北朝时期的盘瓠蛮 59

一、盘瓠蛮的分布与习俗 59

二、南北朝治理盘瓠蛮人的政策 72

三、盘瓠蛮社会的新发展 80

第二节 南北朝时期的傒人 83

第六章 隋唐五代时期的莫徭 92

第一节 隋代莫徭 92

一、莫徭分布 95

第二节 唐代莫徭 95

二、莫徭社会 101

三、唐王朝的治理政策 105

四、道州瑶民的反抗活动 106

第三节 五代的湖南蛮族 107

一、湖南诸蛮 107

二、楚与湖南蛮族的关系 111

第七章 宋代瑶族 114

第一节 瑶族分布 114

一、瑶族分布的地域与特点 114

二、宋瑶成分辨析 132

三、瑶人进入两粤路线 133

—、设羁縻州制 138

第二节 宋王朝治理之策 138

二、“推其雄长者为首领” 140

三、行“羁縻之道” 147

四、土地制度 153

五、贡赋制 155

六、“互市” 160

七、置寨、堡、塞、铺 162

八、设戍兵、飞虎军与土兵 167

九、隔离政策 174

十、“开梅山” 177

第三节 宋代瑶族社会 183

一、农业与狩猎业 184

二、山区副业 186

三、手工业 188

四、交通运输业 194

五、商业 195

六、阶级关系 196

七、社会组织与姓氏 200

八、日常生活 202

九、教育事业 205

十、文化生活 208

十一、习俗与宗教信仰 214

第四节 宋代瑶民的反抗活动 220

一、反抗活动的主要过程 220

二、宋统治者的对策 231

三、湘瑶转战岭南探原 236

四、反抗活动的原因 237

五、反抗活动的意义与作用 239

第五节 宋代瑶族的民族关系 241

一、杂居局面的扩大 241

二、大开发 242

三、大迁徙 243

四、大融合 245

第八章 元代瑶族 249

第一节 瑶族的分布与活动地域 250

一、湖南 250

二、广西 252

三、广东 257

四、贵州 259

五、云南 259

六、元代瑶族分布的特点 260

第二节 元代理族社会 261

一、社会组织 261

二、社会经济与文化 265

第三节 元王朝治瑶政策 269

一、署瑶首为土官 269

二、不出赋或定轻赋 270

三、武力镇遏 271

四、兴学校,教儒学 272

一、主要反抗事例 273

第四节 元代瑶民的反抗活动 273

二、元统治者之对策 275

三、反抗活动的主要特点 278

四、瑶民反抗的原因 280

第九章 明代瑶族 282

第一节 明代瑶族分布 282

一、广东 282

二、广西 287

三、湖南 299

四、其他地区 308

一、明代治瑶政策的变化与评价 312

第二节 明王朝治理政策 312

二、抚瑶官与瑶官 318

三、广东抚瑶人员与瑶首的朝贡 328

四、强化对瑶民统治的行政措施 332

五、赋役、劝农桑、互市与经济掠夺 337

六、军事据点、戍兵与“雕剿”法 349

七、以上兵制瑶 364

八、“建学校”与“兴教化” 375

第三节 明代瑶族社会 381

一、山居与瑶山 381

二、明代瑶族分类 384

三、刀耕火种与定居农业生活 386

四、狩猎业 390

五、山货等副业 391

六、手工业 393

七、交通业 399

八、贸易业 400

九、社会组织与姓氏 401

十、封建生产关系的发展 403

十一、法制 406

十二、居住 408

十三、食物 409

十四、服饰 412

十五、文化生活 415

十六、婚姻与丧葬 417

十七、宗教信仰 421

第四节 明代瑶民的反抗活动 427

一、大藤峡瑶民大起义 427

二、罗旁瑶起义 436

三、粤北瑶民起义 439

四、湘南瑶民起义 441

五、明统治者的对策 443

六、瑶民起义的原因 446

七、反抗活动的主要特点 453

八、瑶民反抗与镇瑶遗迹 462

第五节 明代瑶族的民族关系 463

一、瑶与他族“杂处” 464

二、瑶与他族的融合 466

三、瑶与他族的相向迁徙 468

第十章 清代瑶族 471

第一节 清代瑶族分布 471

一、湖南 471

二、广西 479

三、广东 497

四、贵州 508

五、云南 513

第二节 清代治瑶政策 514

一、清代治瑶政策的阶段性与评价 514

二、设立“专理瑶事”职官 517

三、设瑶土官 520

四、编保甲,约束稽查 529

五、供赋役、赋而不役、无赋役的多种赋役制 531

六、以土地问题为中心的经济政策 535

七、防范和镇压瑶人的军事措施 539

八、“文教为先”的怀柔政策 547

第三节 清代理族社会 556

一、瑶人居地的名称 556

二、瑶人分类的称谓 559

三、姓氏 564

四、农业经济类类型与农作物 566

五、狩猎业 569

六、副业 570

七、手工业 572

八、交换与贸易 573

九、封建生产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575

十、居住 577

十一、饮食 578

十二、服饰 580

十三、“瑶书”、“篆文”与“刻木为契” 584

十四、医药医术 586

十五、乐器与歌舞 587

十六、婚姻 590

十七、丧葬 595

十八、其他习俗 597

十九、宗教信仰 601

一、清前期的反抗活动 605

第四节 清代瑶民的反抗活动 605

二、道光年间赵金龙、盘均华、赵子青领导的瑶民起义 607

三、清末的反抗活动 612

四、瑶人反抗活动的原因 615

第五节 清代瑶族民族关系的新发展 616

一、和睦共居 617

二、民族间通婚 619

三、语言交流 620

四、习俗变化 621

五、同之“齐民” 621

六、“新民”与“新童” 622

七、汉变瑶与“杂瑶俗” 623

主要参考与引用书目 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