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概述 1
第二节 全科医学、全科医疗与全科医师 1
(一)全科医学 2
(二)全科医疗 3
(三)全科医师 4
第三节 全科医学产生与发展的历史基础 6
(一)通科医师时代 6
(二)专科化发展时代 6
(三)专科与全科协调发展的阶段 7
(一)人口迅速增长与老龄化 8
第四节 全科医学产生的科学和社会基础 8
(二)疾病谱与死因谱的变化 9
(三)医学模式与健康观的转变 10
第五节 国内外全科医学发展状况 13
(一)国外全科医学的发展状况 13
(二)中国的全科医学 15
第六节 医学生学习全科医学的意义 17
(一)树立整体医学观,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健康 17
(二)真正实现医学模式的转变 18
(三)激发医务人员从事全科医学的责任感 18
(四)有利于改善医患关系和医德医风 18
(五)提高医学生和医务人员的基本素质 18
(一)历史回顾法 19
第七节 学习全科医学的基本方法 19
(二)哲学剖析法 20
(三)实践体会法 20
(四)对比学习法 20
(五)科学研究法 21
第二章 全科医学的理论基础与基本原则 22
第一节 概述 22
第二节 全科医学的整体医学观 22
(一)对医学的认识 22
(二)两种不同的医学模式 23
第三节 全科医学的系统整体论 26
(一)一般系统理论 26
(二)还原论与传统的整体论 27
(三)系统整体论 28
第四节 全科医学的基本原则 30
(一)以病人为中心的基层医疗 30
(二)以家庭为单位的服务 31
(三)以社区为导向的服务 32
(四)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基础 32
(五)以预防为导向的服务 33
(六)综合性服务 33
(七)持续性服务 34
(八)可及性服务 35
(九)协调性服务 35
(十)团队合作的形式 35
第一节 概述 37
第三章 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服务 37
(一)了解病人就医背景 38
第二节 以病人为中心的基本观点 38
(二)全科医师的应诊过程 41
(三)医师的作用 42
(四)有关健康的价值观 51
(五)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决策要素 52
第三节 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诊疗模式 53
(一)收集资料 53
(二)临床判断 56
(三)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服务模式 59
(四)临床判断的新工具-功能状态量表 61
(一)病人管理 64
第四节 病人管理与病人健康教育 64
(二)病人健康教育 68
第四章 以家庭为单位的服务 73
第一节 概述 73
第二节 家庭的定义、结构和功能 73
(一)家庭的定义 73
(二)家庭的结构 74
(三)家庭的功能 77
第三节 家庭动力学与家庭系统理论 79
(一)家庭动力学 79
(二)家庭系统理论 80
(二)根据家庭生活周期预测家庭问题 82
第四节 家庭生活周期与家庭资源 82
(一)家庭生活周期 82
(三)根据家庭生活周期提供预防性服务 83
(四)家庭资源 87
(五)家庭危机 87
第五节 家庭对健康与疾病的影响 89
(一)家庭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 89
(二)家庭成员的健康问题对家庭功能的影响 91
第六节 家庭评估 92
(一)家庭基本资料 92
(二)家系图 93
(三)家庭圈 93
(四)家庭关怀度指数(家庭功能APGAR表) 94
(五)家庭动力学评估 95
(六)家庭适应度与凝聚度 96
(七)McMaster家庭评估 97
第七节 家庭照顾 98
(一)家庭咨询 98
(二)家庭治疗 102
(三)家访 105
第五章 以社区为范围的服务 108
第一节 社区及社区环境与健康 108
(一)社区的定义及要素 108
(二)社区环境与健康 108
(一)初级卫生保健 110
第二节 初级卫生保健与社区卫生服务 110
(二)社区卫生服务 111
第三节 社区健康的实施 114
(一)社区动员 114
(二)社区诊断 116
(三)确定需要优先解决的健康问题 117
(四)制定社区健康的工作计划 118
(五)社区健康项目的评价 119
第四节 特殊人群的社区保健 120
(一)妇女儿童的社区保健 120
(二)老年人社区保健 124
第一节 概述 126
第六章 以预防为导向的服务 126
第二节 全科医师的预防医学优势与观念 127
(一)全科医师的预防医学观念 127
(二)全科医师的预防医学优势 129
(三)全科医师提供预防医学服务的流程 130
第三节 临床预防医学的方法 130
(一)免疫接种 131
(二)生长发育评价 132
(三)早期诊断 133
(四)周期性健康检查 135
(五)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144
(一)常见疾病的筛检 146
第四节 社区常见健康问题的预防 146
(二)与职业有关的预防保健 148
(三)健康促进 150
(四)自我保健 155
第七章 人际交往与医患关系 157
第一节 概述 157
第二节 人际交往 157
(一)人际认知 157
(二)人际印象 160
(三)人际吸引 161
第三节 人际沟通 163
(一)人际沟通 163
(二)人际交往的原则 164
(三)人际沟通技能 166
第四节 医患关系 169
(一)医患关系的模式 169
(二)影响医患关系的因素 169
第五节 医患关系的沟通 171
(一)沟通的作用 171
(二)沟通的要求 171
(三)沟通的形式 171
(四)医患沟通的途径 173
(五)需特别沟通的病人 173
第二节 全科医疗的作用和地位 176
(一)全科医疗是以现代医学模式为指导的新型卫生服务 176
第一节 概述 176
第八章 全科医疗机构的组建与管理 176
(二)全科医疗是满足人们基本卫生需求的理想的服务模式 177
(三)全科医疗机构是初级卫生保健的组织中心 177
(四)全科医师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骨干力量 177
(五)全科医疗体现了“大卫生”的观念 177
第三节 全科医疗的组建 178
(一)全科医疗的组建原则 178
(二)全科医疗机构的设备 178
第四节 全科医疗的管理 182
(一)全科医疗的目标管理 182
(二)全科医疗的人事管理 183
(三)全科医疗的质量管理 184
(四)全科医疗的财务管理 186
第九章 全科医疗中的居民健康档案 188
第一节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目的及方式 188
(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目的与意义 188
(二)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几种方式 189
第二节 个人健康档案 190
(一)个人健康问题记录 190
(二)周期性健康检查记录 192
(三)会诊和转诊记录 193
(四)免疫接种计划表 193
第三节 家庭健康档案 193
(一)家庭基本资料 194
(三)家庭评估资料 195
(二)家系谱(图) 195
(四)家庭主要问题目录 196
(五)家庭成员健康资料 196
第四节 社区健康档案 197
(一)社区基本情况 197
(二)社区卫生服务资源 197
(三)社区卫生服务情况 198
(四)社区居民健康状况 198
第五节 居民健康档案的使用与管理 202
(一)应用居民健康档案进行全科医疗服务 202
(二)应用居民健康档案进行全科医疗教学 202
(三)应用居民健康档案进行全科医疗研究 203
附表一 上海市某街道60岁以上老人健康调查表 204
附表二 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入网体检表 206
第十章 全科医学教育 207
第一节 概述 207
第二节 国外全科医学教育 207
(一)全科医学教育的形成和发展 208
(二)医学生的全科医学学科教育 210
(三)全科医学的毕业后教育 211
(四)全科医师的继续医学教育 212
第三节 中国全科医学教育的发展途径 213
(一)中国发展全科医学的意义 213
(二)中国全科医学教育的途径 214
第四节 全科医学教学内容和方法 217
(一)全科医学教学内容 218
(二)教学环境与方法 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