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城市灾害问题及评估 1
第一章 总论 1
第一节 城市在国民经济中地位及城市减灾 1
第二节 城市综合减灾涉及的问题 3
第二章 城市灾害现状及风险谱分析 5
第一节 城市灾害系统分类及风险谱 5
第二节 城市灾害的统一图景及“灾害链” 10
第三节 城市“震、水、风、火”四大灾害的细解 14
一、城市地震灾害 14
二、城市水患灾害 16
三、城市风灾害 18
四、城市火灾害 21
五、城市灾害的相互作用及关联度 23
第四节 现代城市“新致灾源” 27
一、高新技术系统的事故风险 27
二、故障和电磁辐射与城市公害 29
三、“建设性破坏”人为灾害 31
四、流行性疾病及城市潜伏性灾害 33
第五节 城市灾害的社会经济损失 34
第三章 “91”特大洪涝灾害与城市防灾的反思 39
第一节 “91”特大洪涝灾害概况 39
一、淮河流域 39
二、太湖流域 40
三、松花江流域 40
四、长江中游 41
七、台风袭击暴雨成灾 42
六、沂沭泗水系 42
五、长江下游左岸支流——滁河 42
第二节“91”特大洪涝灾害的特点 44
第三节 “91”洪涝灾害成因 46
第四节 城市防洪涝灾害的反思 48
第五节 城市防洪标准 62
第四章 城市灾害评估 65
第一节 城市灾害评估的现状及缺陷 65
第二节 城市灾害学的基本原理 67
一、灾害与城市灾害系统 67
二、城市灾害学基本原理 68
三、城市综合减灾规划体系的有关准则 70
第三节 灾度评价及综合指标体系 71
一、灾害风险评价 74
第四节 灾害风险评价 74
二、减灾评价指标 78
三、可靠性典型算式及典型系统 79
第五节 综合减灾模型论 85
一、减灾模型广义量化依据 86
二、灾害状态预测的系统综合模型 87
三、灾害风险决策模型 89
四、城市减灾的可维修性及寿命模型 90
五、城市减灾评价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91
六、灾害经济学及保险评价模型 92
七、灾害的模糊、灰色对策模型 98
第二篇 城市综合减灾对策 103
第五章 城市综合减灾管理对策 103
第一节 减灾体制与政策的现状及缺陷 103
一、城市减灾管理对策与失误分析方法 107
第二节 失误论——广义灾害管理思维 107
二、广义可靠性工程 111
三、失误机理及失误控制规律 113
第三节 减灾管理的指标与评估方法 116
一、减灾管理指标 116
二、指标评价与论证 119
三、管理评估的基本问题 120
第四节 灾害预警系统的可靠构筑 125
第五节 关于建立“中国城市减灾管理体系”的建议 129
第六章 城市综合减灾规划对策 134
第一节 城市基础设施的“病症”及减灾状态 134
一、城市规划与城市“病症” 134
二、城市基础设施的“病症”分析及减灾状况 136
第二节 城市全寿命分析及极限负荷 138
第三节 减灾规划的意义及准则 140
一、城市社会经济系统规划的决策准则 140
二、城市减灾规划的意义 142
三、城市综合减灾规划准则 142
第四节 减灾对策标准化与政策体系 145
一、减灾对策标准化 145
二、综合减灾政策体系 146
第五节 城市生命线系统的减灾规划 147
一、城市生命线系统 147
二、城市生命线系统的抗震对策 148
三、城市生命线系统的可靠性评定 149
四、可靠性冗余设施的原则及规律 150
五、城市生命线系统的综合减灾规划要点 155
第一节 综合减灾设计概论 160
第七章 城市综合减灾设计对策 160
第二节 室内减灾设计对策 161
第三节 住宅及住宅区的减灾设计 164
一、住宅及住宅区的减灾设计 165
二、防灾设计准则 167
第四节 城市供电系统减灾的可靠性设计 169
一、故障分析及诊断技术 169
二、供电干扰及电磁兼容设计 173
三、漏电开关的可靠性分析 180
四、应急照明电源系统的可靠性评估 190
第五节 电梯系统综合减灾设计 197
第六节 电气消防综合设计标准化图表 204
二、防御目标与设防原则 210
一、我国城市的现状和地震易损性 210
第一节 城市综合抗震技术 210
第八章 城市综合减灾技术对策 210
三、地震区城市的土地利用对策 212
四、新建房屋的抗震设防对策 213
五、现有房屋的加固技术对策 214
六、生命线工程的抗震防灾对策 216
第二节 城市台风灾害及其防治对策 220
一、我国沿海地区的台风灾害概述 221
二、对我国台风和台风灾害的认识 222
三、减轻台风灾害的对策 223
第三节 城市抗御洪涝灾害对策 225
一、摆正城市防洪工作位置,理顺管理体制 225
二、强化城市防洪规划 226
三、兴建防洪工程设施 226
第四节 城市火灾与消防对策 227
第五节 城市道路交通事故及其对策 231
第一节 人为失误型灾害案例 236
第九章 人为灾害综合控制对策 236
第二节 人为灾害的基本问题 240
第三节 人为灾害的可靠性控制哲理 244
一、人的管理“说” 244
二、人为失误可控性的悖论思维 246
第四节 灾时人为生态及心态 247
第五节 人为灾害的可靠性量化控制 251
一、人的可靠性的基本方程 251
二、人的可靠性的典型参量 252
三、鲁克模型 252
四、人机界面失控模型 253
五、人的可靠性经济学模型 253
七、生物节律模型及灾害“风险日” 254
六、宜人设计原则 254
八、人为灾害预测模型 255
九、人的模糊、灰色、可靠性决策模型 255
十、人机功效参数及工程应用 256
十一、某控制系统的事件树分析(ETA)诊断技术 259
第六节 减灾文化及控制要点 260
第十章 灾后修复重建综合对策 264
第一节 灾害的历史教训 264
第二节 灾后重建的总体框架 266
一、恢复重建的工程性对策 267
二、恢复重建的非工程性对策 268
第三节 灾害社会学及灾害知识体系 269
第四节 成功的综合减灾案例 271
一、具有综合减灾能力的新唐山 272
三、山东城市绿化造林综合对策 273
二、天津市环境生态综合减灾治理对策 273
四、城市废弃固体物处理综合实例 274
五、城市区域噪声公害的控制方法 274
六、山西省土焦节能治污综合对策 274
七、“人人身边无事故”单位综述 275
第五节 城市综合减灾规划的立法体系 276
第三篇 城市灾害实录与数据库 278
第十一章 城市洪涝灾害实录 278
第一节 东北地区城市洪涝灾害实录 278
一、黑龙江省 278
二、吉林省 280
三、辽宁省 281
二、天津市 284
第二节 华北地区城市洪涝灾害实录 284
一、北京市 284
三、河北省 285
四、山西省 286
五、内蒙古自治区 287
第三节 华东地区城市洪涝灾害实录 288
一、上海市 288
二、江苏省 289
三、浙江省 293
四、安徽省 296
五、福建省 297
六、江西省 298
七、山东省 300
一、河南省 303
第四节 中南地区城市洪涝灾害实录 303
二、湖北省 304
三、湖南省 308
四、广东省 312
五、广西壮族自治区 317
六、海南省 321
第五节 西南地区城市洪涝灾害实录 322
一、四川省 322
二、贵州省 327
三、云南省 328
第六节 西北地区城市洪涝灾害实录 330
一、陕西省 330
二、甘肃省 331
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332
三、青海省 332
四、宁夏回族自治区 332
第十二章 城市水患实录 334
第一节 城市海水入浸实录 334
第二节 城市水资源短缺实录 335
第三节 水资源和需水资料 339
第四节 城市地下水漏斗实录 340
第五节 城市酸雨灾害实录 347
第六节 城市水污染实录 349
第七节 城市水管爆裂灾害实录 353
第八节 城市冰雪冻害实录 354
第十三章 城市“火、震、风”灾害实录 359
第一节 城市火灾实录 359
第二节 城市液化气爆炸实录 361
第三节 城市震害实录 362
第四节 城市下水道爆炸实录 363
第五节 城市风灾实录 364
第十四章 城市其他灾害实录 367
第一节 城市高温热浪灾害实录 367
第二节 城市空气污染灾害实录 368
第三节 城市突发性污染事件实录 371
第四节 城市电磁辐射污染实录 374
第五节 城市放射性源污染实录 374
第六节 城市风沙灾害实录 375
第七节 城市地裂、滑坡、泥石流、崩塌灾害实录 375
第八节 城市噪声灾害实录 378
第九节 城市煤气管道泄漏灾害实录 379
第十节 城市地面沉降灾害实录 380
第十一节 城市建筑物倒塌灾害实录 383
第十二节 城市狂犬病实录 392
第十三节 城市性病实录 392
第十四节 城市食物中毒实录 393
第十五节 城市流行病实录 395
第十六节 城市白蚁为害实录 396
第十七节 城市鼠害实录 397
第十八节 城市蚊蝇为害实录 398
第十九节 城市煤气中毒实录 399
第二十节 城市交通事故实录 399
第二十一节 城市“都市病”灾害实录 400
第十五章 建立健全城市综合减灾数据库 402
第一节 城市诸种灾害数据弊端 402
第二节 建立数据库应解决的认识与物质条件 403
第三节 综合减灾数据库的形式 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