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冠状循环的解剖及其影响因素 1
第一节 冠状动脉 1
第二节 冠状静脉 7
第三节 冠状微血管 7
第四节 影响冠状动脉循环的因素 8
第二章 冠心病中血管的病理变化 13
第一节 动脉粥样硬化的组织学变化 13
第二节 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态学变化 15
第三节 动脉粥样硬化对各器官的影响 20
第三章 心肌纤维结构与缺血时的形态变化 26
第一节 正常心肌纤维的超微结构 26
第二节 缺血时心肌细胞的变化 30
第三节 心脏传导系统及缺血对其影响 34
第四章 正常心肌代谢及缺血对其影响 37
第一节 正常心肌代谢 37
第二节 缺血对心肌代谢的影响 44
第五章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理 52
第一节 概论 52
第二节 脂蛋白代及其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54
第三节 内皮细胞损伤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 71
第四节 平滑肌细胞、巨噬细胞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74
第五节 动脉壁代谢与动脉粥样硬化 77
第六节 动脉壁基质代谢与动脉粥样硬化 79
第七节 血栓形成、血小板、前列腺素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 81
第八节 免疫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95
第九节 神经、内分泌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97
第十节 血流动力学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100
第十一节 冠心病和性格的关系 102
第七章 动脉粥样硬化的消退和防治 124
第一节 概论 124
第二节 动物的造型和消退 125
第三节 消退时生化及细胞学变化 132
第四节 动物模型与人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关系 133
第五节 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 134
第六节 高脂蛋白血症及其治疗 146
第二节 冠心病的流行概说 160
第一节 概论 160
第八章 流行病学 160
第三节 冠心病的死亡率 163
第四节 国外冠心病的流行情况 164
第九章 冠心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166
第一节 诊断标准 166
第二节 冠心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169
第三节 冠心病的病理生理改变及临床表现 171
第四节 缺血性心肌病 183
第五节 中间型冠状动脉综合征 186
第六节 在冠状动脉主干狭窄 187
第七节 冠心病常见合并症 188
第八节 心绞痛的病因诊断 193
第九节 心绞痛的鉴别诊断 200
第十章 无创性检查对冠心病的诊断 203
第一节 冠心病的心脏听诊及心音图改变 203
第二节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心电图及心向量图表现 209
第三节 心尖博动图在冠心病中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236
第四节 收缩时间间期在冠心病中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242
第五节 超声心动图对冠心病的诊断 244
第六节 放射性同位素检查对冠心病的诊断 252
第七节 核磁共振显象 260
第十一章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 263
第一节 概论 263
第二节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适应证及禁忌证 263
第三节 造影前准备及注意事项 264
第四节 左室及冠状动脉造影 265
第五节 并发症及其防治措施 272
第六节 造影结果分析 273
第七节 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的适应症及其疗效的评价 284
第十二章 冠心病的内科治疗 286
第一节 概论 286
第二节 心绞痛的药物治疗 288
第三节 心律失常的治疗 314
第四节 体力锻炼及工作耐力 325
第五节 冠状动脉旁路手术的内科问题 327
第六节 体外反搏 328
第一节 急性心肌梗塞的病理变化及发病机理 330
第十三章 心肌梗塞 330
第二节 急性心肌梗塞的生化改变 341
第三节 急性心肌梗塞的血液流变学变化 344
第四节 心肌梗塞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345
第五节 心肌梗塞时其他器官的变化 347
第六节 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表现 348
第七节 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及实验室诊断 360
第八节 心肌梗塞的合并症 378
第九节 心肌梗塞的治疗 381
第十节 急性心肌梗塞的康复 396
第十一节 心肌梗塞后的防治 399
第一节 冠心病中医辩证实质的探讨 403
第十四章 冠心病的中西医结合研究 403
第二节 冠心病中医药治疗 405
第三节 中西结合防治冠心病展望 410
第十五章 冠心病的介入性治疗 411
第一节 概论 411
第二节 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411
第三节 冠状动脉内溶检疗法 419
第四节 激光冠状循环重建术 422
第十六章 冠心病的转归 426
第一节 未经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的预后 426
第二节 经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的预后 431
第三节 心肌梗塞的转归 432
第四节 治疗对冠心病转归的影响 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