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建置人口 1
第一章 建置 1
第一节 位置境域 1
第二节 村名由来 1
第三节 隶属沿革 4
第二章 民族 姓氏 5
第一节 民族 5
第二节 姓氏 5
第三章 人口 6
第一节 人口数量 6
第二节 人口构成 8
第三节 婚姻、家庭 12
第四章 计划生育 13
第一节 机构 14
第二编 自然环境 61
第一章 地理环境 61
第一节 地质结构 61
第二节 地形地貌 62
第三节 地下水 62
第二章 土壤植被 64
第一节 土壤种类与分布 64
第二节 植被 64
第三章 气候、物候 64
第一节 气候 64
第二节 物候 65
第四章 资源 66
第一节 土地资源 66
第二节 水利资源 67
第三节 电力资源 70
第四节 矿产资源 70
第五节 植物资源 70
第六节 动物资源 71
第五章 自然灾害 72
第一节 旱灾 72
第二节 涝灾 73
第三节 震灾 75
第四节 冰雹 75
第五节 风灾 76
第六节 虫灾 76
第七节 霜冻 77
第八节 瘟疫 77
第九节 鼠害 78
第三编 村庄建设 80
第一章 住宅 80
第一节 旧村住宅 80
第二节 新村住宅 81
第二章 公益设施 82
第一节 公共建筑 82
第二节 道路 85
第三节 供水供电 86
第四节 通讯、有线电视和网络 87
第三章 环境管理 87
第一节 环境管理 87
第二节 环境保护 88
第三节 绿化美化 91
第四编 党务、政体、群众团体 93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东四王村地方组织 93
第一节 党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93
第二节 党务工作制度 99
第三节 党员代表 103
第四节 党员教育 103
第二章 行政设置 104
第一节 旧行政建制 104
第二节 抗日时期行政建置 105
第三节 村公所 107
第四节 农业生产合作社 108
第五节 生产大队 109
第六节 村民委员会 110
第七节 人民代表 110
第八节 村规民约 110
第九节 村务、财务双公开制度 114
第十节 村务工作 115
第三章 群众团体 126
第一节 农民组织 126
第二节 青年组织 126
第三节 妇女组织 128
第四节 少年组织 129
第五节 民兵 130
第五编 农业 132
第一章 农业生产关系变革 132
第一节 封建所有制 132
第二节 农民土地所有制 133
第三节 集体所有制 135
第二章 农业生产 138
第一节 土地 138
第二节 作物种植 140
第三节 农作物管理与示范推广 145
第三章 农田基本建设 150
第一节 耕地布局 150
第二节 农田水利 150
第四章 农机具 152
第一节 传统农具与改良农具 152
第二节 农业机械 156
第三节 农机管理 158
第五章 林业 161
第一节 树木种类 161
第二节 植树造林 163
第六章 畜牧 164
第一节 大牲畜 164
第二节 家畜家禽 165
第六编 工业 168
第一章 私营手工业 168
第一节 铁业铺 168
第二节 木匠铺 168
第三节 油坊 169
第四节 弹花坊 169
第五节 粉坊 豆腐坊 170
第六节 香坊 171
第七节 纸扎(冥衣铺) 171
第八节 纺织(土布)丝织 171
第九节 建筑业 173
第二章 集体工业 175
第一节 铁业组 175
第二节 纸盒厂 176
第三节 橡胶厂 176
第四节 丝绸被面厂 176
第五节 纺织配件厂 176
第三章 群星灿烂 177
第七编 商业 服务业 194
第一章 私营个体商业、服务业 194
第一节 私营个体商业 194
第二节 私营个体服务业 195
第二章 集体商业、服务业 200
第一节 代销点 200
第二节 粉坊、小钢磨 201
第三章 东四王大集 201
第八编 交通运输 203
第一章 道路、公路 203
第一节 古道 203
第二节 公路 204
第二章 运输工具 204
第一节 传统运输工具 204
第二节 运输机械 206
第三章 货物运输、客运 206
第一节 公路运输 206
第二节 客运 207
第九编 管理与分配 208
第一章 经济体制 208
第一节 互助合作经济 208
第二节 人民公社经济 209
第三节 经济体制改革 209
第二章 经营管理 210
第一节 互助合作时期的经营管理 210
第二节 人民公社经营管理 211
第三节 改革开放后的经营管理 212
第三章 收益分配 212
第一节 农业生产合作社收益分配 212
第二节 人民公社收益分配 213
第三节 改革开放后的收益分配 213
第十编 科技、卫生 214
第一章 科技 214
第一节 科技组织 214
第二节 科研活动 215
第三节 科教兴村战略 217
第四节 科技人员 220
第二章 卫生 224
第一节 乡医、药铺 224
第二节 保健站 225
第三节 合作医疗 225
第四节 妇幼保健 226
第十一编 文化、教育 228
第一章 文化 228
第一节 春节扮玩 228
第二节 庄户剧团和专业剧团 245
第三节 歌谣、儿歌、谚语、歇后语 254
第四节 广播、电影、电视 278
第五节 书画艺术 279
第六节 图书、档案 281
第二章 教育 282
第一节 幼儿教育 282
第二节 小学教育和初中班 288
第三节 业余教育 293
第三章 体育 301
第一节 群众体育 301
第二节 酒令和儿童游戏 304
第十二编 村风民俗 308
第一章 民俗 308
第一节 岁时习俗 308
第二节 传统习俗 319
第三节 婚丧习俗 331
第四节 其他礼仪 341
第五节 称谓 358
第六节 陋习流弊 361
第七节 禁忌避讳 363
第八节 方言 365
第二章 道德风尚 372
第一节 舍己救人 372
第二节 扶危济困 373
第三节 尊老爱幼 374
第四节 拾金不昧 376
第十三编 人物 377
第一章 社会名流 377
第二章 村干部简介 388
第三章 在外县团级以上干部及有高级职称者 402
第四章 左邻右舍 415
第五章 革命烈士 425
第十四编 杂志 428
第一章 宗教 428
第一节 道教 428
第二节 佛教 429
第三节 基督教 429
第四节 功门 429
第二章 奇闻轶事 430
第一节 地名的传说 430
第二节 东四王村的故事 433
第三节 民间传说 443
第三章 地方特产 448
第一节 东四王村的枣 448
第二节 苇叶 449
第三节 爆花葱、老山药 449
第四章 古遗迹 450
第一节 烽火墩 450
第二节 官坑和他周围的庙宇 451
第三节 杨公墓碑 456
第四节 砖坟头 457
第五节 面梨树 457
第六节 鲁家坟翠柏 457
第十五编 荣誉 458
第一章 集体荣誉 458
第二章 个人荣誉 459
第十六编 附录 461
第一章 邵涟水同志工作报告 461
第二章 榆科镇党委年终考核的结语 463
第三章 村民文摘 466
编后记 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