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章程 1
第一部分 党的建设基本知识 25
1.党建理论 26
党的性质 26
党的宗旨 26
党的纲领 26
党的最终目标 27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 27
党的指导思想 28
马克思主义 28
列宁主义 29
毛泽东思想 30
邓小平理论 3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2
科学发展观 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3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4
党的基本路线 34
党的基本纲领 35
党的基本经验 36
党的基本方针 37
党的思想路线 37
党的政治路线 37
党的组织路线 37
党的群众路线 38
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38
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总要求 39
党的建设面临的两大历史性课题 39
党的思想建设 39
党的组织建设 40
党的作风建设 40
党的三大作风 41
“两个务必” 41
八个坚持,八个反对 41
“八荣八耻” 42
党的制度建设 42
党的反腐倡廉建设 42
党的先进性建设 43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 44
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45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45
共产党的执政规律 46
党的执政环境 46
党的执政理念 47
党的执政基础 47
党的执政体制 48
党的执政方略 48
党的执政资源 49
科学执政 49
民主执政 50
依法执政 50
党内民主 50
民主集中制 51
正确对待党内不同意见 51
党员有保留自己意见的权利 52
因故未参加党员大会的党员对会议的决议有不同意见的处理 52
保留意见与坚持错误的区别 53
正确对待犯错误的同志 53
党内监督 54
党内监督的主体和客体 54
党内监督的目的 54
党内监督的实质 55
党内监督的形式 55
党内监督的内容 56
党内监督的依据 56
党内监督的标准 56
党内监督制度 57
党的组织监督 57
党的社会监督 58
党的群众监督 58
党的舆论监督 58
党的纪律 59
党的政治纪律 59
党的组织纪律 60
党的群众纪律 60
党的宣传纪律 60
党的保密纪律 61
党的外事纪律 61
党的财经纪律 62
党的组织人事纪律 62
党内政治生活准则 62
党员应遵守“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63
党员不得在党内搞非组织活动 63
共产党员不准修炼“法轮大法” 64
共产党员不得信仰宗教 64
共产党员不能参加宗族活动 64
共产党员不能参加封建迷信活动 65
共产党员不能参加集体上访、闹事活动 65
共产党员因私出境须知 66
井冈山精神 67
长征精神 67
延安精神 68
西柏坡精神 68
“两弹一星”精神 69
抗洪精神 69
抗非典精神 70
载人航天精神 70
抗震救灾精神 71
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 71
派别组织和小集团活动 72
非组织观点 72
本位主义 73
小团体主义 73
宗派主义 73
地方主义 74
官僚主义 74
主观主义 75
教条主义 75
本本主义 76
经验主义 76
2.党员的修养和管理 77
党员的标准 77
党员的义务 78
党员的权利 79
党员要认真履行党员的义务 79
党员要正确行使党员的权利 80
党组织切实保障党员权利必须做好的八个方面的工作 81
对于侵犯党员权利行为的处理方式 81
共产党员先进性 81
党性修养 83
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83
企业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要求 84
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要求 85
机关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要求 86
事业单位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要求 87
学校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要求 88
街道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要求 88
“窗口行业”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要求 89
党内表彰 90
党内表彰的种类 90
党内表彰的权限 90
预备党员不宜评为优秀党员 91
党员管理的指导思想 91
党员管理的基本任务 91
党员管理的基本原则 91
党的生活 92
党的组织生活 92
党员必须参加党的组织生活 93
“三会一课” 93
组织生活会 94
党的组织生活形式可以丰富多彩 94
离退休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原则和方式 95
长期病休的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原则和方式 96
患精神病的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原则和方式 96
长期外出的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原则和方式 96
民主评议党员制度 97
民主评议党员的基本原则 97
民主评议党员的基本内容 98
民主评议党员的方法步骤 98
党员评议格次 99
延期召开民主生活会,必须报经上级党组织同意 100
党员领导干部应参加双重组织生活会 100
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的基本内容 100
民主评议党员领导干部的方法和步骤 101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办法 101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适用对象 102
开具组织关系介绍信的要求 102
复转军人党员组织关系转递的基本原则 102
大中专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转递的基本原则 103
离退休干部、职工党员组织关系转递的基本原则 103
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或党员证明信丢失的处理 104
过期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和党员证明信的处理 104
流动党员管理 104
流动党员转移组织关系的基本要求 105
流动党员活动证制度的主要内容 105
流动党员活动证的适用范围 106
党员外出前必须向党组织报告 106
党组织对外出的党员要进行临行前的教育 106
流动党员要主动与外出所在地党组织联系 107
党组织不得拒绝接收流动党员的组织关系 107
流动党员集中的地方和单位要建立党组织 108
流动党员参加选举办法 109
流动党员参加民主评议的办法 109
实施党的纪律处分的原则 109
党纪处分的程序 110
处理党员违纪案件工作应遵循的基本要求 110
党的纪律处分的种类 111
对党组织的纪律处分的种类 111
党员在纪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含义 111
严肃党纪会不会限制党员的自由 111
“撤职”和“免职”的区别 112
撤消党内职务有无期限 112
党员因过失犯罪,被判处刑期较短的有期徒刑而收监执行,给予留党察看处分的,其考察期的计算办法 112
开除党籍和劝告退党的区别 113
开除党籍和除名有何区别 113
对犯了错误的党员不能同时给予两种党纪处分 113
党员受处分的时间的计算办法 114
免予处分的含义 114
从轻或者减轻处分的情节 114
从重或者加重处分的情节 114
党员拒绝在处分决定上签字的处理办法 115
受刑事处罚的党员党纪处分办法 115
延长留党察看的时间 116
由其他处分改为留党察看处分的时间计算办法 116
留党察看期满后恢复党员权利需要履行的手续 116
不合格党员的组织处理 117
处置不合格党员的方式 118
限期改正的时限 118
界定自行脱党的两个要件 119
劝其退党处理不适用于预备党员 119
对待党员退党的处理原则 119
党费管理的原则和要求 120
党费的使用范围 121
党员文纳党费的基本要求 121
有工资收入的党员交纳党费的比例 122
实行年薪制的党员的党费交纳办法 122
从事个体经营的党员党费交纳办法 122
流动党员交纳党费的办法 122
农村党员的党费交纳办法 123
没有经济收入或经济困难的党员交纳党费的办法 123
交纳党费可否提前或过后补交 123
党员可以多交党费 123
预备党员开始交纳党费的时间 124
党龄和党籍的区别 124
特殊情况的党龄计算方法 125
3.党的领导机构及党务常识 126
党的中央组织 126
党的地方组织 126
党的基层组织 127
党的最高领导机关 127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 128
党的全国代表会议 128
中央委员会 128
中央政治局 129
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 129
中央书记处 129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130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130
党的中央军事委员会 130
党内选举制度 131
党内选举方式 132
选举前要向选举人介绍候选人的情况 132
选举人 133
党内选举的有效人数的含义 133
直接选举 133
间接选举 134
差额选举 134
无记名投票 134
预选 135
表决权 135
选举权 135
被选举权 136
选举人可委托他人代写选票的情况 136
党内选举可以投弃权票,但投弃权票后不能另选他人 136
党徽的使用范围 137
党旗的使用范围 137
发展党员工作的指导方针 138
发展党员工作的基本原则 138
发展党员工作应遵守的纪律 139
发展党员工作的程序 139
申请入党的基本条件 140
申请入党的两条基本原则 140
入党申请书的格式与主要内容 141
申请入党的人工作调动后不必重新写入党申请书 141
离退休干部、退休工人要求入党,原则上应向其管理单位的党组织提出申请 142
外出务工经商的人提出入党申请的办法 142
借调到外单位工作的人提出入党申请的办法 143
待业或自谋职业的人提出入党申请的办法 143
信仰宗教的人不能入党 143
归侨、侨眷可以申请入党 144
因不具备党员条件被取消预备党员资格的人,可以重新入党 144
党组织应慎重对待在重大政治斗争中犯过一般性错误的人申请入党 144
应慎重对待被开除党籍以及退党、劝退或被除名的人要求重新入党 145
入党积极分子应具备的条件 145
党组织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教育的主要内容 145
定期考察入党积极分子的主要内容 146
自传应包括的主要内容 146
入党申请人、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应经常向党组织汇报思想 147
思想汇报应包括的主要内容 147
培养联系人的主要任务 148
预备党员不能做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联系人 148
发展对象必须具备的条件 148
确定发展对象的程序 149
申请入党人、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149
发展党员要有两名正式党员做入党介绍人 150
确定入党介绍人的办法 150
预备党员不能做入党介绍人 150
一名正式党员不宜同时担任几名发展对象的入党介绍人 151
入党介绍人的任务 151
对发展对象进行政治审查的主要内容 151
党组织对发展对象进行政审、函调或外调手续的办理 152
发展对象的综合性政审材料一般包括的内容 152
对发展对象培训的时间和内容 153
听取党内外群众意见的方式 153
《中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与入党申请书的区别 154
“入党志愿”应包括的主要内容 154
“入党介绍人意见”应包括的主要内容 154
支部大会接收预备党员的主要程序 155
讨论接收预备党员的支部大会进行表决时,发展对象不必回避 155
入党介绍人在支部大会表决自己所介绍的人入党时,不能投弃权或不赞成票 156
支部大会通过接收预备党员的决议有效票数的计算方法 156
支部大会通过接收预备党员的决议应包括的内容 156
对审批发展对象入党前的谈话的主要内容 157
党委在审批预备党员的意见中必须注明预备期的起止时间 157
预备党员必须面对党旗进行入党宣誓 158
入党宣誓誓词 158
入党宣誓的程序 158
入党宣誓仪式的具体方法 159
需要延长预备党员预备期的几种情况 159
不宜用延长讨论转正时间的办法来延长预备期 160
支部大会关于延长预备党员预备期的决议的主要内容 160
预备党员转正的手续 160
支部大会讨论预备党员转正的程序 161
预备党员转正后,应将哪些材料存入本人档案 161
由于组织上的原因造成延期讨论转正的预备党员的党龄算法 162
预备党员在预备期间调动工作,其转正问题的处理办法 162
第二部分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共产党员楷模 163
第三部分 党的历史基本知识 199
“中国共产党”的名称是怎样提出来的 200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00
中国共产党诞生纪念日的确定 201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201
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202
五卅运动 203
国民革命军北伐 204
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 205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205
南昌起义 206
八七会议 207
秋收起义 208
广州起义 209
井冈山会师 209
古田会议 210
红军反“围剿”斗争 211
红军长征 213
遵义会议 215
“一二·九”运动 216
瓦窑堡会议 217
西安事变 218
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220
洛川会议 221
百团大战 222
皖南事变 223
大生产运动 224
延安整风运动 225
延安文艺工作者座谈会 226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45年) 227
重庆谈判 228
三大战役 229
七届二中全会 232
开国大典 232
抗美援朝 233
西藏和平解放 234
“三反”,“五反”运动 235
三大改造 236
农业合作化运动 236
1957年的整风和反右派斗争 239
“大跃进”运动 239
庐山会议 240
七千人大会 241
“文化大革命” 242
所谓“二月逆流” 243
“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 243
林彪反革命集团灭亡 244
粉碎“四人帮” 245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245
平反冤假错案工作 246
十一届三中全会 248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1年) 249
邓小平南方谈话 250
“一国两制”构想和香港、澳门回归 250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52
十七届四中全会 252
第四部分 党的光辉历程——从一大到十七大 253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254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255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256
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258
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259
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261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263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265
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267
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269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271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273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275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278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280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282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284
第五部分 全国红色教育基地及红色旅游地名录 287
第六部分 党员个人资料 313
国际歌 3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332
后记 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