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导论 1
批判 39
一、对儒学“天”“天命”与天帝观念的批判 43
二、对孔子与子思“性与天道”论题的批判 60
三、对孟子及其宋明时期“心、性、天之间关系”的批判 69
四、对儒学“夷夏之别”的批判 76
五、对儒学孝观念的批判 85
六、对儒学“性相近,习相远”命题的批判 101
七、对儒学“理同气异”学说的批判 107
八、对儒学殡葬用棺椁习俗及为亡人看风水习俗的批判 112
九、对儒学关于妇女应守贞洁观念的批判 117
十、对儒学重道德伦理、轻法律倾向的批判 121
十一、对“易学”的批判 127
认同 132
一、对儒学“忠君”观念的认同 133
二、对儒学“践迹”“升堂入室”认识方法的认同 140
三、对儒学强调人在宇宙间具有优异地位观念的认同 144
四、对儒学“仁”理想的认同 151
五、对儒学“中和”思想的认同 156
六、对儒学“三纲”“五伦”伦理思想及“修齐治平”思想的认同 162
七、对儒学强调“知行合一”理念的认同 168
八、对宋儒“人性善恶两重”理念的认同 173
九、对儒学“安贫乐道”理念的认同 177
十、对儒学“克己”“恕人”理念的认同 184
十一、对儒学人分“君子”“小人”理念的认同 189
十二、对儒学“格物穷理”理念的认同 192
十三、对儒学“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判断的认同 196
十四、对儒学“文道统一”理念的认同 200
借用 205
一、对儒学“人极”范畴的借用 209
二、对儒学“理”范畴的借用 222
三、对儒学“太极”范畴的借用 231
四、对儒学“形”“神”范畴的借用 240
五、对儒学“动”“静”范畴的借用 244
六、对儒学“体”“用”范畴的借用 254
七、对儒学“性”“命”范畴的借用 263
八、对儒学“心”范畴的借用 272
九、对儒学“成人”范畴的借用 284
十、对儒学“礼”范畴的借用 288
十一、对儒学“五常”范畴的借用 293
后记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