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四字成语 3
三思而行 3
开卷有益 3
从善如流 3
山清水秀 4
古为今用 4
业精于勤 4
吐故纳新 5
老马识途 5
岁寒三友 5
同舟共济 6
学海无涯 6
江山如画 6
励精图治 7
闲情逸致 7
妙手回春 7
国色天香 8
百花齐放 8
风流人物 8
物华天宝 9
国泰民安 9
政通人和 9
格物致知 10
学无止境 10
厚德载物 10
诗情画意 11
闻鸡起舞 11
亲仁善邻 11
独辟蹊径 12
幼学壮行 12
推陈出新 12
清风高节 13
勇猛精进 13
海阔天空 13
诲人不倦 14
高瞻远瞩 14
尊师重教 14
三省吾身 15
天涯海角 15
百家争鸣 15
万马奔腾 16
清新俊逸 16
虚怀若谷 16
博闻强识 17
知足常乐 17
马到成功 17
专心致志 18
文贵天成 18
百川归海 18
功德无量 19
延年益寿 19
任重道远 19
修身养性 20
众志成城 20
能者为师 20
心旷神怡 21
含英咀华 21
良师益友 21
源远流长 22
事在人为 22
和气致祥 22
闲云野鹤 23
河清海晏 23
实事求是 23
安居乐业 24
集思广益 24
春华秋实 24
温故知新 25
明察秋毫 25
天朗气清 25
德高望重 26
风调雨顺 26
俯仰无愧 26
颐神养性 27
止于至善 27
陶冶性灵 27
刚柔相济 28
锦绣山河 28
见贤思齐 28
风樯阵马 29
渴骥奔泉 29
鸾翔凤翥 29
万象更新 30
沧海桑田 30
大展鸿图 30
宠辱不惊 31
鉴往知来 31
独善其身 31
高山流水 32
风华正茂 32
春风得意 32
春花秋月 33
知人者智 33
明月入怀 33
雏凤清声 34
寸阴尺璧 34
年高德劭 34
茂林修竹 35
探奇访胜 35
格高意远 35
文韬武略 36
素心若雪 36
雅士高风 36
妙笔生花 37
万事随缘 37
冰壶秋月 37
人文日新 38
明月清风 38
乐天知命 38
耕云种月 39
巧夺天工 39
君子不器 39
行胜于言 40
云淡风轻 40
兰心蕙性 40
与人为善 41
无欲则刚 41
有容乃大 41
居安思危 42
福禄双全 42
福寿年高 42
福如东海 43
寿比南山 43
锦上添花 43
光明磊落 44
恬淡虚无 44
秋高气爽 44
积少成多 45
积沙成塔 45
近悦远来 45
水到渠成 46
事在人为 46
石破天惊 46
学知不足 47
至诚如神 47
诚意慎独 47
仁义礼智 48
厚德载福 48
海纳百川 48
春和景明 49
笃志好学 49
博大精深 49
前程万里 50
温柔敦厚 50
敏而好学 50
鹤鸣九皋 51
峥嵘岁月 51
博采众长 51
钟灵毓秀 52
敬老慈幼 52
一帆风顺 52
世外桃源 53
博览群书 53
奋发图强 53
儒雅风流 54
朝华夕秀 54
温文尔雅 54
美意延年 55
知书达礼 55
壮志凌云 55
寿山福海 56
厚积薄发 56
碧血丹心 56
澡身洁德 57
返璞归真 57
剑胆琴心 57
雅俗共赏 58
游目骋怀 58
龙吟虎啸 58
意在笔先 59
心慕手追 59
游云惊龙 59
曲径通幽 60
高山仰止 60
文思泉涌 60
俭以养德 61
气象万千 61
淡泊明志 61
明德至善 62
龙马精神 62
宁静致远 62
天道酬勤 63
琴韵书声 63
上善若水 63
道法自然 64
天人合一 64
紫气东来 64
室雅人和 65
福寿康宁 65
积健为雄 65
室静兰香 66
君子道长 66
天马行空 66
难得糊涂 67
人杰地灵 67
锲而不舍 67
第二部分 八字成语 70
贤贤易色言而有信 70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 70
志道据德依仁游艺 71
多闻阙疑慎言其余 71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72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72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73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7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74
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74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75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75
博学笃志切问近思 76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76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77
定静安虑明德至善 77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78
德本财末财散民聚 78
得之忠信失之骄泰 79
择乎中庸拳拳服膺 79
和而不流中立不倚 80
造端夫妇察乎天地 80
温故知新敦厚崇礼 81
小德川流大德敦化 81
聪明睿智宽裕温柔 82
发强刚毅齐庄中正 82
行远自迩登高自卑 83
言足以兴默足以容 83
隐恶扬善执两用中 84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84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85
独善其身兼善天下 85
君子所性仁义礼智 86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86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87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87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88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88
百虑一致殊途同归 89
独立不惧遯世无闷 89
刚健笃实辉光日新 90
鸢飞戾天鱼跃于渊 90
知足者富自知者强 91
礼义廉耻忠孝仁义 91
知易行难行重于言 91
第三部分 书家常写对联 94
一人知己亦已足 毕生自修无尽期 94
一即是多多即一 文随于义义随文 94
一帘花影云拖地 半户书声月在天 95
一庭花发来知己 万卷书开是古人 95
一室图书自清洁 百家文史足风流 96
一路沿溪花覆水 几家深树碧藏楼 96
一窗佳景王维画 四壁青山杜甫诗 97
一溪烟水明如画 十亩桑田谁并耕 97
一榻梦生琴上月 百花香入案头诗 98
二分诗景八分画 楼外江声天外峰 98
人有不为斯有品 己无所得可无言 99
人多瑶草琪花气 家有兰台石室书 99
人间清品如荷极 学者虚怀与竹同 100
人到万难须放胆 事当两可要平心 100
人品若山极崇峻 情怀与水同清幽 101
人品清于在山水 天怀畅若当风兰 101
人得交游是风月 天开图画即江山 102
几枝疏影千秋色 一缕东风万户春 102
三春花满香如海 八月涛来水作山 103
于人何不可容者 凡事当思所以然 103
大文间世有述作 至乐在人无古今 104
大贤自合为九列 清风可以流万年 104
万花深处松千尺 群鸟喧时鹤一声 105
万里山川皆入画 一庭花木又催诗 105
万卷古今消永日 一窗昏晓送流年 106
万卷图书天禄上 四时云物月华中 106
万壑泉声云外去 数点秋色雁边来 107
与世不言人所短 临文期集古之长 107
与有肝胆人共事 从无字句处读书 108
与贤者游信足乐 集古人文亦大观 108
与弦作契风生竹 列坐为情水抱山 109
才高自觉风云阔 情重反疑华岳轻 109
才能济变何须位 学不宜民枉有官 110
山水之间有清契 林亭以外无世情 110
山外斜阳湖外雪 窗前流水枕前书 111
山有此生未能至 竹为一日不可无 111
山静日长仁者寿 荷风香善圣之清 112
千秋笔墨惊天地 万里云山入画图 112
川原缭绕浮云外 台榭参差积翠间 113
勺水汇集成沧海 拳石频移作泰山 113
广庭有露桂花湿 空山无风松子香 114
门无车马终年静 卒对琴书百虑清 114
门掩梨花深见月 寺藏松叶远闻钟 115
小雨藏山客来久 长江接天帆到迟 115
小楼一夜听春雨 孤桐三尺泻秋泉 116
天下几人学杜甫 诗中自合爱陶潜 116
天机清旷长生海 心地光明不夜灯 117
天若有情天亦老 学如无恨月常圆 117
无求不着看人面 有酒可以留客谈 118
无求便是安心法 不饱真为却病方 118
无事且从闲处乐 有书时向静中观 119
无事在心惟极乐 有功于世不虚生 119
无欲常教心似水 有言自觉气如霜 120
无瑕人品清如玉 不俗文章淡似仙 120
开卷神游千载上 垂帘心在万山中 121
韦孟五言作清咏 晋唐八法为工书 121
云归时带雨数点 木落又添山一峰 122
云淡风清诗世界 雨香竹翠画乾坤 122
云影波光天上下 松涛竹韵水中央 123
不因果报勤修德 岂为功名始读书 123
不知明月为谁好 时有落花随我行 124
不除庭草留生意 爱养盆鱼识化机 124
世间清品至兰极 贤者虚怀与竹同 125
世情岂尽能相合 贤者所为固自殊 125
日月两轮天地眼 诗书万卷圣贤心 126
日照青山山隐画 春临绿水水含诗 126
中天明月悬肝胆 大海澄波漾性情 127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127
书有未观皆可读 事已经过不须提 128
书有未曾经我读 事无不可对人言 128
书到用时方恨少 事非经过不知难 129
月写个文疏映竹 山行之字曲通花 129
月沼观心清若镜 云房养气润于珠 130
丹光出林掩明月 玉气上天为白云 130
风人所咏托于古 静者之怀和若春 131
风度鹤声闻远谷 山横雨色卷浮岚 131
文生于情有春气 兴之所至无古人 132
文能换骨余无法 学到寻源自不疑 132
文如秋水尘埃净 诗似春云态度妍 133
文章奇古原西汉 诗律精深祖后山 133
文章真处性情见 谈笑深时风雨来 134
文章散作生灵福 议论吐为仁义辞 134
六经以外无奇籍 一室之中有太和 135
计利应计天下利 求名当求万世名 135
为学深知书有味 观心澄觉宝生光 136
心收静里寻真乐 眼放长空得大观 136
心肠铁石梅知己 肌骨冰霜竹可人 137
水天秋晚时呼茗 芦荻风来欲系船 137
水不求深鱼自乐 人之好吾鹿则鸣 138
水能性淡为吾友 竹解心虚是我师 138
水宽山远烟霞迥 天淡云闲今古同 139
水惟善下方成海 山不矜高自极天 139
玉子半枰敲净几 炉香一缕上藏书 140
玉瑟瑶琴倚天半 白波青嶂非人间 140
未出土时便有节 及凌云处更虚心 141
古人却向书中见 男子要为天下奇 141
古人所重在大节 君子于学无常师 142
石含太古云水气 竹带半天风雨声 142
拈花久碍人天眼 扫叶犹留解脱心 143
名画要如诗句读 古琴兼作水声听 143
附录金德年清华人文精神主题文化作品展 145
后记 169
“清华大学继续教育文库”简介 171
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百年树人文化促进基金项目简介 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