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一、选题的理由及意义 1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5
三、主要创新点 7
第一章 独立审计基础理论 9
一、公司治理理论 9
二、委托代理及契约理论 13
三、有效市场假设理论 17
第二章 审计质量的内涵、特征及其评价体系 20
一、审计质量的内涵 20
(一)审计质量概念辨析 20
(二)会计信息质量 24
(三)对审计信息质量的认识 28
(四)审计信息质量特征 35
二、审计质量评价标准体系 38
(一)文献回顾与简要评价 39
(二)对审计质量标准体系建立原则的思考 44
第三章 独立审计环境与激励机制构想 47
一、审计环境的含义及在审计理论框架中的研究地位 47
(一)审计环境定义 47
(二)审计环境在审计质量研究中的地位 49
二、审计环境影响因素辨析:审计市场观的视角 51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代表观点 51
(二)文献评述 56
(三)独立审计环境市场观 58
三、我国当前审计质量问题及其成因的窥探:基于市场观的案例研究 61
(一)典型案例 63
(二)审计案件原因的考察 66
四、激励机制构想 69
(一)激励机制设计动因分析 69
(二)激励契约的设计 82
(三)与激励机制相联系的几个问题及其与激励契约的关系 89
第四章 激励机制的制度基础——审计委托、审计任期与非审计业务 92
一、会计事务所委托模式 92
(一)当前公司治理结构与审计委托模式 94
(二)几种审计委托模式及其评价 102
(三)审计委员会模式 113
二、会计师事务所自愿性变更与强制轮换 120
(一)审计自愿性变更的现实动因及其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120
(二)对会计师事务所强制轮换的思考 124
(三)对会计师事务所自愿性变更监管和强制轮换实施的三点建议 129
三、非审计业务影响 131
(一)非审计业务的发展现状 132
(二)非审计业务是否影响审计独立性:正反观点、证据与笔者的评价 134
(三)一种折中的制度构想 138
第五章 激励契约关系人的行为选择预测与博弈均衡 140
一、基本模型的建立及分析 141
(一)“最优”审计质量目标的确定 145
(二)激励系数(β)与努力程度(t)的关系 147
(三)激励系数(β)与会计师事务所风险规避(ρ)和市场风险(σ2)的关系 147
二、模型的第一次扩展:引入管理当局与会计师事务所的合谋 148
(一)贿赂条件下事务所努力程度的确定 149
(二)激励程度与事务所努力程度的关系 149
(三)贿赂与事务所努力程度 149
(四)激励系数确定 150
(五)合谋与不合谋情况下对委托方收益最大化的考察 150
(六)论激励机制的局限性和特殊性 150
三、模型的第二次扩展:引入外部监督机制 151
(一)外部监督条件下的最优努力程度 152
(二)激励、贿赂与事务所努力程度 152
(三)外部监督条件下最优激励水平 153
(四)转移支付条件下激励水平的考察 153
(五)论外部监督的局限性 154
四、本章结论与建议 155
第六章 激励机制的效率保证——外部监督制度与事务所内部管理 157
一、外部监督的保障性 157
(一)提高外部监督发现概率的制度保证 157
(二)加大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处罚力度:事务所责任制与民事赔偿的配套改革 169
二、会计师事务所内部管理的保障性 175
(一)业务质量控制准则及其评价 176
(二)事务所应贯彻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思想 178
(三)健全会计师事务所的质量控制 184
三、注册会计师素质 187
(一)注册会计师职业素质 187
(二)注册会计师道德素质 200
结论 212
参考文献 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