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胜概况 1
建置沿革 1
社会形态 4
农耕经济形态 5
自然资源 7
民族分布与人口 7
特有的边屯文化 9
永胜历史文化与世守高氏 11
永胜文化与其历史上所处的军事战略地位密不可分 11
永胜文化与高氏家族在当地的千年历史密不可分 15
永胜文化最显著的特点是多民族文化的相互借鉴与融合 21
边屯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24
澜沧卫实行的兵制 26
澜沧卫部分武职人员 27
明太祖都御使巡案马灵官 31
实施屯民实边的有关制度 34
明军传入中原文化教育 41
屯边制形成的村落文化 44
边屯文化中的马帮文化 47
“屯民实边”形成的集市 52
永北骡马物资交流会 56
土司与土著民族的关系 57
北胜土司世系 59
一代伟人毛泽东的祖源圣地 65
澄清史实纠正误传 66
太华后裔收族归宗 67
履历艰辛成果必得 71
毛太华生平新考证 72
推出品牌世人关注 75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78
彝汉融合典范——他留文化 79
他留人是土著 80
高斌祥建小吉都兵寨 81
屡建战功,积淀辉煌 84
人文风情 86
多民族聚居的多元文化 96
汉族习俗 97
彝族习俗 120
普米族习俗 128
傈僳族习俗 133
回族习俗 142
英才荟萃 145
助段思平建立大理国的高方 145
小吉都兵寨创建者高斌祥 146
朝廷赐给“忠贞报国”匾的高承祖 146
滇西北第一名进士谭昪 147
清初文名居滇之首的刘彬 147
拾金不昧名扬全国的刘思善 148
乾隆皇帝表彰的“天下贤员”刘慥 149
道光皇帝赞誉的“正经念书人”王寿昌 150
精心搜集整理父亲遗著的王政南 155
山西屯留民众立“去思碑”的进士何现龙 157
无私奉献以《二仙楼记》而不朽的黄耀枢 158
大义凛然有太白遗风的徐抡元 158
以教育著述为乐的冷照明 159
不慕功名热心教育的单镜 160
光绪戊戌考取一等举人刘必苏 162
乾隆壬申进士诗人黄恩锡 164
永北女诗人张瑞贞 167
文武双全的才女高玉柱 169
冶金专家濮有文 172
伸张正义反对霸道的彭宿 174
清正廉洁的知府朱昕 175
少将秘书主任谭其筤 177
彝族头人外交家余海清 181
个旧锡矿工程师矿长、经理杜汝霖 187
惊动滇省和朝廷的历史事件 189
清邑天主教案 189
震动清王朝的唐贵起义 190
震惊云南的菖蒲塘事件 192
震惊云南的“海腰事件” 194
艺苑奇葩 197
源远流长的洞经音乐 197
永北滇戏 201
丰富的民间民歌小调 203
湖畔绝技 210
明清艺文诗选 214
永胜民间流传的神话传说故事、谜语、谚语、歇后语 223
自然景观 236
灵源胜境 236
西关远眺 239
三川坝田园风光 240
龙潭莲锦 242
三川土林 244
秋霖瀑布 245
迪里溶洞(又称觅水洞) 246
阳和龙洞 246
程海渔灯 247
金江晚渡 249
金江雁字 251
夏雪奇峰 252
高寨仙人洞 253
猫猫山 254
笔岫晴岚 255
东圃群芳 256
丛山中的羊坪水库 257
程海白云寺 259
永胜胜迹、文物 260
悠久的澜沧卫古城 260
永胜红石崖国家级地震遗址 264
明朝正德六年永胜大地震 264
红石崖地震遗址 265
民间传说 266
龙门峡至桥头河地震遗址 266
正德六年大地震形成的西山草海现状 267
小吉都兵寨 268
毛泽东祖先纪念园 269
他留城堡遗址和坟山碑林 269
崀峨古城遗址 270
顺州城遗址 271
东岳庙遗址 272
清真寺 272
石林居 273
拜佛台 273
卧佛寺 274
三川天王庙 275
梓里金龙桥 278
文物 279
新石器文物遗址 279
翠湖龙潭青铜器文物遗址 281
清水螃蟹箐出土三戟叉 281
觉斯楼铜钟 281
天顺开化寺铜钟 281
天启铜鼎 281
康熙铜鼎 281
铜炮 281
重修北胜州城碑 282
中洲刘必苏墓碑 282
片角年尼山吉祥塔铜佛像 282
牟尼山《伽兰香火万年碑》 282
皇经宝塔 282
灵源古碑 282
尊经阁铜炉 283
嘉靖高室木氏墓碑 283
万历高室木氏墓碑 283
土酋子宗麟墓碑 283
刘晟基墓碑 284
“五岳真形图”碑刻 284
永北女诗人张瑞珍墓碑 284
西山文笔塔 284
南山文笔塔 284
狮峰文笔塔 284
桂林文笔塔 284
永胜名特名食 285
传统名特产品 285
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品 290
特色农产品 294
特色食品 297
参考书籍资料 305
后记 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