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甄微 3
周秦民族与思想 3
杨朱学派考 32
略论黄老学 50
墨学之流变及其原始 74
法家流变考 79
一兵、农、纵横统为法家 79
二 法家学说、著述及法经 82
三 儒法为周秦新旧思想之主干 86
四 法家思想导源与秦民族 90
五《管子》书为法家与儒道两家之调和 93
六 附论阴阳、名、杂分属墨、道二家 97
晚周仟道分三派考 99
周秦学术流派试探 105
一 法家与兵、农、纵横各家的关系 106
二墨家和阴阳、名家的关系 107
三 三墨 109
四 道家有北南二派 110
五 杨朱学的两派 112
六 篇后语 114
略论《山海经》的写作时代及其产生地域 115
一 116
二 121
三 128
我国学术之进展 137
读《管子》札记 142
《老子》征文 146
征文凡例 146
《老子》征文上 147
《老子》征文下 179
附:《老子》佚文 222
严君平《道德指归论》佚文 224
序言 224
《道德指归论》佚文 227
《老子》王弼本校记 239
叙录 239
《老子》王弼本校记 245
王介甫《老子注》佚文 295
前言 295
《老子注》佚文 297
中国禅学考 319
一 禅学传承考 319
二 古今禅考 328
唯识新罗学 332
史学甄微 339
中国史学史 339
绪言 339
第一章 晚周至汉 341
一 周代学术发展之三阶段 341
二论《尚书》之传写与体例 346
三 晚周史学三系 351
四 东方前期文化与史学 356
五 晚周各派之历史哲学 360
六 鲁国史籍与诸国史籍 365
七《左》、《国》荟萃之史料(原缺) 369
八《世本》与《史记》 369
九 杂家学说与司马迁(原缺) 370
十司马迁与班固(原缺) 370
第二章 六朝至唐 371
一 魏晋之学术与史学 371
二 史学与江左清谈 372
三 史学与六代俪文 374
四 史学家之民族国家思想 376
五 史家之君臣观念 378
六 史例之进步 381
七 史体之发达 383
八 史识 387
九 汉以后有关古史之著作 389
十 北朝史学 395
十一 唐修《晋书》五史与《汉书》学(原缺) 396
十二 刘知几与张太素(原缺) 396
第三章 中唐两宋 397
一 天宝后之文、哲学与史学 397
二《五代史》、《唐书》之重修与新旧史学 400
三《春秋》与史学(原缺) 402
四 孙甫与司马光 402
五 史底(原缺) 406
六 新学、洛学、蜀学与史学 406
七 南渡女婺史学源流与三派 409
八 义理派史学 410
九 经制派史学 417
十 事功派史学 423
十一 金华文献之传(原缺) 429
十二 西蜀、江西之史学(原缺) 429
十三 三派末流与官修宋、辽、金、元各史(原缺) 429
第四章 明清(全章原缺) 429
一 正德、嘉靖以后之学术与史学 429
二 义理派之史学 429
三 考据派之史学 429
四道、咸学术与史学再兴 429
五 欧亚交通与蒙古史及中亚史 429
六 近世史学之动向 429
天问比事 431
序 431
天问比事 433
《宋略》存于《建康实录》考 458
附:《宋略总论》校记 466
评《学史散篇》 471
致柳翼谋(诒征)先生书 480
四库珍本《十先生奥论》读后记 483
论别本《竹书纪年》 496
馆藏明蜀刻本《史通》初校记 505
跋《宋史全文续资治通鉴》 515
馆藏嘉靖汪刻《文心雕龙》校记书后 523
涵芬楼影印弘治本《新语》略校记 529
跋华阳张君《葉水心研究》 532
从《采石瓜洲毙亮记》看宋代野史中的新闻报导 536
一 536
二 537
三 543
《采石瓜洲毙亮记》书后 545
二顾校《华阳国志》跋 549
《先秦史学史》提要 554
论先秦传述古史分三派不同 556
《稽古别录》序言与选目 562
序言 562
目录 563
国史体系 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