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煤炭开发利用对水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案例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8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邱立新著
  • 出 版 社:赤峰: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538022766
  • 页数:106 页
图书介绍:本书研究了煤炭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成因机理,归纳了煤炭开发利用对水环境影响的特征要素。系统总结和分析了西北地区煤炭资源、水资源分布特征和水环境污染现状,揭示了煤炭资源与水资源的错位分布关系。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3

1.3.1 煤炭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影响研究 3

1.3.2 煤炭开发利用对水环境影响研究 5

1.3.3 水环境影响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研究 7

1.3.4 存在的问题 10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10

1.4.1 研究内容 10

1.4.2 技术路线 11

2 西北地区的基本情况 13

2.1 社会经济概况 13

2.2 自然地理特征 13

2.2.1 地形地貌 13

2.2.2 气候 14

2.2.3 河流 15

2.3 水资源分布及特点 16

2.3.1 水资源的形成与分布 16

2.3.2 水资源分布数量 18

2.3.3 水资源的基本特点 20

2.4 水环境污染及分区 21

2.4.1 分省(区)水环境污染现状 21

2.4.2 黄河流域水污染现状 24

2.4.3 地下水污染现状 24

2.4.4 水环境污染特征分区 25

2.5 煤炭工业发展概况 26

2.5.1 煤炭资源优势 26

2.5.2 煤炭工业发展现状 28

2.6 本章小结 30

3 煤炭开采对水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33

3.1 煤炭开采对水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基础 33

3.1.1 可持续发展观 33

3.1.2 系统科学理论 33

3.1.3 环境价值观 34

3.2 煤炭开采对水环境影响评价依据 34

3.2.1 水环境影响评价内涵 34

3.2.2 水环境影响评价对象与内容 35

3.2.3 水环境影响评价原则 35

3.2.4 水环境影响评价标准 36

3.2.5 水环境影响评价流程 36

3.3 煤炭开采对水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37

3.3.1 研究思路 37

3.3.2 建模指导思想 37

3.3.3 水环境影响评价系统设计 38

3.3.4 水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40

3.3.5 目标权重的确定 46

3.3.6 水环境影响评价模型构建 49

3.4 本章小结 55

4 煤炭加工转化对水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57

4.1 煤炭加工转化技术概述 57

4.1.1 煤炭洗选 59

4.1.2 水煤浆 59

4.1.3 煤炭焦化 60

4.1.4 煤炭气化 60

4.1.5 煤炭液化 60

4.1.6 坑口发电 61

4.1.7 其他大型煤化工 62

4.2 煤炭加工转化对水环境影响评价依据 62

4.2.1 水环境影响评价内涵 62

4.2.2 水环境影响评价内容 63

4.2.3 水环境影响评价标准 63

4.2.4 水环境影响评价流程 63

4.3 煤炭加工转化对水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63

4.3.1 研究思路 63

4.3.2 水环境影响评价系统设计 64

4.3.3 水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65

4.3.4 水环境影响评价模型构建 67

4.4 本章小结 68

5 煤炭开采与加工转化对水环境影响评价 69

5.1 案例1:煤炭开采对水环境影响评价——以神东矿区为例 69

5.1.1 背景描述 69

5.1.2 水环境影响识别 72

5.1.3 水环境影响现状评价 74

5.1.4 水环境影响趋势预测 82

5.2 案例2:煤炭加工转化对水环境影响评价——以三种技术为例 82

5.2.1 评价技术选择 82

5.2.2 评价指标体系 82

5.2.3 分级标准 83

5.2.4 假设条件和基础数据 84

5.2.5 目标权重 86

5.2.6 评价结果与分析 86

5.3 本章小结 87

6 煤炭开采与加工转化对水环境影响趋势预测 89

6.1 煤炭工业“十一五”水资源需求预测与分析 89

6.1.1 煤炭工业发展规划 89

6.1.2 水资源需求预测 89

6.1.3 水资源供需分析 90

6.2 煤炭工业2010~2020年水环境影响情景分析 93

6.2.1 水资源破坏量预测 93

6.2.2 矿井水排放量预测 94

6.2.3 水资源需求量预测 94

6.2.4 水环境污染预测 96

6.3 本章小结 98

7 结论 99

7.1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及结论 99

7.2 本文创新点 100

参考文献 103